「佛经故事」坚持有原则的自由
佛学视频时间:2020-08-02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第268期明觉 文: 陈沛然博士 1. 自主原则; 2. 公平原则; 3. 上进平等原则; 4. 承担精神;5. 生命的连贯性; 6. 生命形态的可变性; 7. 创造原则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31
印度早期佛教的四大广说与净法原则湛如一、引 言净法(kappa)是早期佛教僧团行为的重要准则,其内容包括僧团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泛指与经律相应的行为规范。在波罗提木叉(p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26
印顺导师对本生谈与西方净土思想的抉择释昭慧关怀生命协会理事长......................前略....................三、印公有关「西方净土」之思想述要关于净土的部分,印公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25
博学、严谨、慈悲、自在的菩萨典范——侧写帕奥禅师 释昭慧 缅甸帕奥禅师(pa Auk Sayadaw),现年七十五高龄。所授禅法,依据《清净道论》中三学、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0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1
中国近代第一高僧,尝遍人间疾苦,圆寂前留下一字至今无人可解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23
杨幂分享成名经验:闲暇之余喜欢看佛经,佛法让我有了巨大改变!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29
大安法师时间:2020-04-06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临终现前佛光注照,佛光注照使这个妄心伏住。那因为妄心的本体就是真心,阿弥陀佛的
佛学视频时间:2020-02-25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的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孝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学生对于
汉传法师时间:2017-10-30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净土法门时只能是述而不作,要依据佛的圣言量加以诠释。离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15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净土法门时只能是述而不作,要依据佛的圣言量加以诠释。离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09
《善生经》云: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这个族,就是族人的意思。现在族人这个观念在我们东北比较淡,在南方,还有山东这一带比较多,都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10
僧团应该共同遵守的六条原则(资料图)和合,就是团结的意思。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徒,共同团结起来,组织成一个有典次有精神的僧团,共同卫护三宝,使三宝久住于世,无论出家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19
懂得原谅的意义对无关底线的事,看清一个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你就懂得了至极的尊重。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人,也有看不惯你的人。你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6-10-26
工作就是修行,我们在工作来的时候,如何调伏自己的心?有的人平常笑咪咪,但是工作一来,进入忙碌的状态,就开始埋怨,很容易发脾气,甚至摆臭脸给别人看,这种人一看就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8
问:什么是修道人重要的原则?答:如果别人到我们这里来说是非,古德说得好,‘来言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能听。修道人最重要的原则,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善心
其他文章时间:2016-09-28
出家如初 成佛有余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你们是年轻人,我们老年人也都是年轻过来的。年轻人一出校门满怀的抱负,满怀的希望,但是入世一久
大德居士时间:2016-07-14
文:学佛修行善知识对于学佛来讲至关重要,无论是教授善知识、同行善知识还是外护善知识,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我们已经得到可用来修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12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