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下手得力处--慧光和上开示--修道要得力、要有力量,要不断的观照和反思这世间的实相。 佛在成佛之后第一次转*轮的时候,就讲出了四圣谛的教法,也就是世间的四种真理。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宗门amp;教下---慧光和上开示---中国佛教有八个宗派,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还有唯识宗或者法相宗,这八个宗派。现在最盛行的禅、净、密,其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2011年慧光和上出关开示各位菩萨: 新年到了,先给大家拜个早年!希望大家智慧增长、福德具足! 学习佛法,要开智慧、要具足福德,能够成就这两件事,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心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慧光和上开示--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他是印度人。在印度有四个社会阶级,佛陀是属于统治阶级。佛陀出生的时候,就能够一手举天、一手指地,并讲了一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菩萨也发财!---慧光和上开示---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先拥有才有资格说「放下」!---慧光和上开示--- 「放下」这二个字常被误用。 你还没学习提起,怎么放下?举个例子:诸位努力用功、培养具足福德;现在福德具足了,就应该要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放下才有真功德---慧光和上开示---不执取于功德相所以心就清净,心跟真理实相一样就是能与实相相应。 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真实,只是因缘和合而已,所以做了就放下。放下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诵经,不是诵给佛听---慧光和上开示--- 我们每天在诵经,不是诵给佛听啊!有人说:「唉呀,我要诵经。」 「为什么要诵经?」 「我每天要做功课,我要跟佛交功课,给佛磕头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慧光和上开示--慈悲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说慈悲以慈为根本。 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修道瓶颈、勤修忍辱---慧光和上开示--- 外在的布施也好,自我的持戒也好,这二件事情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遇到瓶颈。1.瓶颈我们利益众生,但是众生很麻烦,有些你帮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修「功」与心「德」---慧光和上开示---借境修心,借这个功德境,修我们这颗菩提心;如果我们不在心地上用功,只是在事相上分别执着,那么修再多的功课,做再多的福,我们的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解脱就是打破限制的框框---慧光和上开示--- 如果用一般的神道教的观念就是:我们人的世界是痛苦的,要到天堂去才叫做解脱。但是佛法是说:不管你在人间天堂统统都是解脱的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欲为苦本---慧光和上开示--- 《杂阿含经》云: 若有一爱,便生一忧悲苦恼。若无爱者,是则无有忧悲苦恼。离于尘垢,如池莲华,不着于水。 佛陀告诉我们说:世间人的心因为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真心不生不灭--慧光和上开示--我们现在讲心,一般都是妄想。有来有去,有生有灭,这个念头,有来有去、有生有灭,这个是妄想,这不是你的真心。在《楞严经》里说,要参、要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8
平等法中无一法可得--慧光和上开示-- 正见的修行人,就是看他,于平等中有没有一法可得。 如果他修行还在执着---「我做了多少功德」,你就知道他还不具正见。 他修佛、学佛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7
无所住、无所得--慧光和上开示--什么叫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不要想说,我真的得到一个什么东西噢!从修那个法获得什么东西噢!你不要这样子想! 那只是世俗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7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慧光和上开示--圣人以无得为得。 道家也是如此说。 道家说:为学,就是做学问,「为学日增」,增加一点知识; 「为道日损」,修道的话,损之又损,以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7
以无所得心行一切善法--慧光和上开示-- 「以无得为得」,圣人没有得。 圣人不会说---「噢!我现在得成佛了!获得佛了,有佛的境界可以得了!」。 没有!佛只是完全彻悟:一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7
众生有病、故我有病--慧光和上开示-- 维摩诘居士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众生有病、故我有病。 菩萨度众生、想要度众生,如果从某个角度,也是一种执着噢!是不是? 「众生苦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7
如理皈依--慧光和上开示--皈依,你要学习皈依。很多佛法的观念都把它形式化了,并没有真正运用在生活里面。 皈依,甚么是皈依? ——「我都去参加那个皈依典礼,我就变成一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6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