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供僧获福德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28
自为严重饥渴逼,是欺盗夺行吝啬,恶业利刃轮自己,今自取受诸饥渴。自己生活极其贫困,受到了非常严重的饥饿、干渴的逼迫,此时要想:这是前世欺骗、偷盗、抢夺他人财产,
藏传法师时间:2016-11-15
佛法是平等的,信仰的虔诚与否关键是一颗心,不能以人的贫富贵贱来评价人的信仰。佛经中有一则故事说,曾经有一个很穷的女人,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道场里的方丈
其他文章时间:2016-10-19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江西这个地方有一个舒老先生,这个“翁”就是比较上了年纪的人。他刚好从事私塾教育,教书本身收入就不是很多
佛教故事时间:2016-10-15
修道路上,很容易走偏。只要不小心一念的偷心。但告诉各位,要发觉这个偷心,还真不容易。有些人说,我要求菩萨保佑我发财了,我好去护持三宝。所以他会修各种法来求发财。
其他文章时间:2016-09-16
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一、佛教并不主张贫穷佛教主张物质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作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体生存与存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16
核心提示:四月初四,是金色清凉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文殊菩萨是与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佛教四大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据《首愣严三昧经》、《放钵
其他文章时间:2016-05-10
有些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贫穷的命运,这个时候,想想,自己有没有借钱不还?借钱不还的人,一生都会贫穷,除非你将钱还了。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村有个人,叫林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25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4
【提示】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三届【福慧禅修营】精彩授课内容节选。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富有。有人说这世界上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7
有些人从小到现在,钱包里始终空空的,任凭自己怎么努力都没用。实际上,今生的富足,来自于往昔的布施。假如自己比较吝啬,没有钱也怨不得别人。凡夫人总担心:“我布施了
佛教故事时间:2015-11-12
佛陀时代,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着一根拐杖来到佛陀这里,想要求见佛陀。这时门卫阻拦住他,不为他通报。这位老人就大声喊叫着说:“我虽然是
佛教故事时间:2015-02-01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大智度论》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21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就把他送到乡下的穷亲戚家去亲身体验。他儿子在乡下住了三天三夜。在回家的路上,他父亲在车里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佛教故事时间:2014-10-28
一1.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幸福不再看得那么重,而去关心那些没有比他幸福的人,他自然会快乐得多。2.爱,永不止息;爱,使人富有!3.外在的富裕,滞碍了个人内在的绽放!4.不论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01
昔有夫妇二人,家计贫乏,终年佣赁自活。每见主人合家大小男女,常往寺中,作大施会。心里暗自思惟,主人先世作福,所以今世富裕,今世再行作福,来世福报更大。我因前生悭
佛教故事时间:2014-02-14
问:如何懂得修福,帮助贫穷的人度过年关? 净空法师答:1我们在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要想事业发达,一定要修福;你不修福,你那个事业要发达,很难!2修福,就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8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1-01-16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难易是对待法,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在各人所用不同。不讲别的,就讲贫穷布施难吧!佛弟子行菩萨道,布施为六度之首。
虚云老和尚时间:2021-01-18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谷,他勤奋努力,可是衰运与祸事却紧追不舍,他想尽一切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04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