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上给我们修习佛法者有很清楚的三个纲要,我们修习佛法要不断往这三个纲要来探讨,能够尽量的把握到它,透过学习、薰陶,那个人愈接近了它,那个人在佛法上就算愈成功,距离菩提大道也就越来越近了。第一个纲要是禅宗以“无念为宗”。那个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1
这部经的价值,是没有可以比的,和佛所说的经典,是一样的。◎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这六个礼拜,已经圆满,这部《六祖坛经》也讲圆满了。在这六个礼拜,你们受的苦很多,也都很辛苦的。但是我不知道你们自己知不知道辛苦?你们若知道辛苦,那就如六祖大师讲的,就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2
你把执着去了,才能与自性、本有的智慧相契合。◎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六祖坛经》中提到,六祖大师为神秀大师的门人至诚,说了一首偈颂:生来坐不卧 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 何为立功过这个意思,就是神秀大师那儿,只是在臭皮囊上用功夫,不知道在自性上用功夫,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本书又称《六祖法宝坛经》、《六祖坛经》、《法宝坛经》、《坛经》。为禅宗六祖惠能应韶州刺史韦璩之请,于城内大梵寺讲堂演法的内容,由弟子法海等记录而成。共分十门:□行由;□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8
中国禅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大影响。随着禅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到今天,中国文化在各个方面仍然反映出禅文化对它的影响。所谓禅文化,应该说其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举凡禅宗的经典(包括《六祖坛经》及禅宗语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六祖坛经 顿渐品 第八卷贾题韬按照最初的安排,我们这次学习《坛经》,学到机缘品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没有多的时间了。但为了使这次学习《坛经》的因缘圆满,所以有必要对后面三品也作一些提持。后面这三品的大意是什么呢?如果对前面七品有了理解,这三品的内容全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六祖坛经 决疑品 第三卷贾题韬大家知道,禅宗真正兴起是在六祖的时代,也正值盛唐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佛学最盛之时。现在存在的天台、唯识、华严、禅宗、密宗、净土等几大宗派,几乎都是在这时期发展和兴盛起来的。特别是三论、天台、唯识、华严这些宗派,都是长于义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等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福德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02第五《坐禅品》:《坐禅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闻法的大众开示修习禅定不是在着心、着静和不动上修行。坐禅的意义是: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定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此,我人于念念中,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03
六祖坛经讲记 第88集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8
1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五祖把衣钵传给惠能,叫他带着衣钵到南方去避难,后面有很多人追他,要夺他的衣钵,其中有个惠明法师,他也是五祖的弟子,没有出家之前做过四品将军,他追到了。追到之后,惠能很聪明,知道这个人有武功,不是他的对手,他把衣钵放在路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8
《六祖坛经》行由品 直讲6【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六祖大师在东山寺槽厂加工米。过两日有一个小沙弥路过碓房,唱颂神秀大师的偈颂。惠能大师一听就知道做这个偈诵的人没有见性。虽然没有听到五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3
信众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仁清法师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所以学法无益。释迦牟尼佛成佛是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4
《六祖坛经》十五讲(附注:每期讲稿都由弟子们根据录音整理。师父很忙,不能亲自审稿。限于水平,若有错字漏字,敬请大家原谅!阿弥陀佛!)上次我们讲到了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那么我们讲到了四悉檀。四悉檀是佛陀说法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包佛陀说的所有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6
【原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情不自禁地说:做菩萨真好,不用开口,天天只需座在大殿上,既有香火,又受人尊敬,我何时才有这份福气呢?菩萨回答说:只要你不开口,现在就可以!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求财、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3
编者注:《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学生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大师平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22
六祖坛经六祖坛经门人法海编集后学德清勘校自序品第一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佛经时间:2024-02-03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过后,广钦老和尚第一句话就问说: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就回答说:现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点事,讲经说法。老和尚说:佛祖还要你帮他做事吗?你现在是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我当下顿悟。《六祖坛经》上记载,有弟子问慧
其它故事时间:2024-01-29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很清楚的说明了功德之内容!「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3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