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论释义破因中无果品第八前《破因中有果品》是破数论师执有,今《破因中无果品》是破胜论派执无。佛教内部小乘上座部执有,大众部执无,就大乘中瑜伽派执有,方广道人执无。前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1
乙十 观作者门此品来意略陈五种:一者,如果从我法二种无生观论,上来诸门是就诸法无生明无生观,今此一品就众生无我说我不生明无生观。如果从修观次第论,应先明我无生后辨法无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1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二】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9-11
『不贪』,不但世间一切法我们决没有贪恋之心,佛法也不能贪,佛法也不可以贪。所以《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指佛法,佛法都要放下。你能够把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生从何来,死归何处?带您认识六道轮转的真面目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六道轮回,根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么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行宜,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译解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卷七正文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9-11
新年佛教春联集锦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横批:诸行无常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横批:严于律己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横批:群经指见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常怀惭愧横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观世音菩萨对佛言【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宣化上人讲解:世尊,我以
菩萨应化篇时间:2024-09-11
内容概要:真心修道人,不见世人过,三岁小儿能知,八十老翁难行,愿大家多长智慧,少生烦恼,创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不妨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学佛之后,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提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七】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9-11
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剎那,其身心会因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凡夫异生们不畏三有轮回,是因他们为无明愚痴所遮障,无法自知处境的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问:谁是观自在菩萨?答: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也称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依耳根圆通法门而证悟,并且救苦寻声,大悲应化,广行救度,观世音三个字很恰当地概括了菩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0
问:何为大平等性自解脱?答:自性与本基的自性无二无别,一体无离合。可以理解为证到了基的一切本来面目,即证悟了本来。大用现前,即道的功德一切圆满,远离阿赖耶的所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0
问: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答:不能简单的这样说,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他还是不错,有修行,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它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曾
舍利瑞应篇时间:2024-09-10
1喜欢绮语、妄言的,你走近一点你就闻到他口臭,确实有。我在没有学佛之前这个绮语不知道造多少,喜欢开玩笑,喜欢挖苦别人。年轻不知道,有意无意得罪很多人,以后造成很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0
1.锻炼: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除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除狗——老天爷刻意要锻炼人,让人们做事与愿违的事;就像领导锻炼属下一样。2.后其身而身先——伟人的实践人只有为自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1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修念佛法门,不必破无明烦恼(妄想),不必断见思烦恼(执着),这一句佛号能降伏烦恼,能把烦恼压住,就能带业往生。2 带业往生是佛说的,但是佛在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0
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那么地藏王的具体又是什么呢?下面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时间:2024-09-1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