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愿法师: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
同修: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师: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的,这需要缘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出家的缘分。如果真正为了自己修行,不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妙华法师:求药师佛什么得什么是助长欲望吗?和出离心矛盾吗?
网友问师父:有很多人说,求药师佛,求什么得什么,这不是助长了人的欲望吗?和佛教的出离心是不是矛盾?妙华法师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首先药师佛是在满足大家生活跟生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九日(一):前四门应达成的事实
安居第六十九日(一):前四门应达成的事实“并舍九界”是念佛中一个特定的提法,“唯佛是念”这个抉择是净土法门十分主要的、特征性的教导、引导的焦点。但是我们现在社会的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7
-
智海法师答: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得很多,首先是对五蕴的出离,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出离,就是《心经》里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自己认识到没有?二一个,认识到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智海法师答:听了师父的讲法,在名言上知道了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在哪里用功。那日常中用功的具体方法是怎样
智海法师答: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用功方法,《心经》里讲得很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随时随地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五蕴身心要观照它没有自性。当我们对色受想行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还是属于妄心吗,佛菩萨见性了,就没有出离心了吗?
智海法师答: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从出离心的界定,就是出离一切制约。我们现在,看出离心,是出离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都是由于虚妄分别而来。问题是虚妄的,所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净土法门法师:战争的因果责任可怕!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第一次大战距离第二次大战二十年了,二次大战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没爆发,什么原因?得力于现在的高科技的信息,彼此之间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责任与光阴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
“水沉香就是沉水香”是谣言!事实在这里!
有时会听到一些香友念叨一个词:惠安水沉香,听到这我们世纪沉香坊就得多说一句,这个词其实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按照沉香结香的方式来定义,在沼泽或水中形成的沉香,称之为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5
-
海涛法师:佛教徒的责任就是让世人了知佛法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
宣化上人:这位菩萨保证我们可以成佛,他负完全责任
地藏王菩萨对我们天高地厚的恩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5
-
湛如法师:中日韩佛教的社会责任任重道远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当今世界正日益变为一个地球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的同时,各种全球性的危机也日益突出。本文作者湛如法师,现任中国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1
-
印海法师:佛教的社会责任
社会存在的价值,在提供人民自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为目的,如果社会能够提供物质满足与心灵建设平衡的发展,即为国家得以永续经营的最大保证。当伟大人民正每日默默耕耘,使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2
-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伪以对,实在是没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2
-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什么?年仅 17 岁的“杀鱼弟”喝药自杀,我从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大吃一惊。17 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龄,是什么让他放弃宝贵的生命?记得 2010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6
-
真心想要成佛,需首起清净出离心
想要解脱的人,虽然有非常多修持的方法,然而真心想要成佛的人,首先要生起清净的出离心。这种出离心,不是只想着出离三恶道而已,而是想要超脱整个轮回。如果没有这样清净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3
-
达真堪布:出离心不是逃避
达真堪布:出离心不是逃避我们一讲出离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出离心了,是不是要远离世间了?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然后到山上、到山洞里自生自灭?”这是
悟性时光时间:2023-12-14
-
达真堪布:偶然生起的出离心犹如魔的一种幻化
达真堪布:偶然生起的出离心犹如魔的一种幻化心要寂静,首先要远离妄想。远离妄想,首先要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若是我们不以智慧去仔细观察,很难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以智慧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3-11-18
-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解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成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罗汉菜:老比丘逃避说法
老比丘逃避说法从前有一个女人,聪明智慧,深信三宝,常常请二比丘来家供养。后来有一老比丘来应供,这个老比丘并没有证果。这一天饭过,女主人至心请其说法,敷坐头前,闭目静坐
佛教故事:罗汉菜时间:2023-08-18
-
陈兵: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陈兵: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大成果,是结束了封建社会政教合一、宗教干预政治的历史,政教分家,成为先进国家的标志之一。近世多种政治体制,包括无产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7
-
50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1
-
钟茂森:往生净土的理论与事实
钟茂森:往生净土的理论与事实往生净土的理论与事实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9/8/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3-0002 尊敬的诸位菩萨,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昨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6
-
时间:1970-01-01
-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一点事实
事实确凿。一生中就这么一点事实。写几眼文字,也算是对妻子横眉竖目的默默回答。那是一个黑得深沉的夜晚,我饮了几盅水酒,正醉眼挑灯看,楚楚动人的妻,眼帘里藏着的一丝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时间:2023-07-19
-
出离心与菩提心
出离心与菩提心有三种不同因果的人:一种是平凡的人,只想要得到现世利乐或來世生到更好的地方等等,则必须要有增上生心,力行十善业;另一种是中等的人,想要获得自己的解
随缘法语时间:2023-07-19
-
佛弟子犯戒堕落,是佛陀的责任吗?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种很无知、愚痴的说法:“佛弟子犯了戒,佛陀是有责任的”。一个佛教公案众所周知,释迦世尊的弟子提婆达多在刚出家时,修持尚好,但因其贪图名闻利养,
佛门观察时间:2023-06-20
-
济群法师: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济群法师: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问: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济群法师答:什么是现实?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子、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羌佛圣迹】返老回春成事实_学佛艺术网
古代传为神奇的千里眼、空中飞行,早就成为现实了,而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返老回春至今尚无先例,随着科学的发展,比电视飞机电脑更强、更先进的莎士比亚大机器人和老鸥小机
佛陀住世时间:2022-10-01
-
担当生活的幸福责任
对于生活的追求是什么?告别苦涩,告别悲观,告别苦难,告别纠缠,奔赴更美的山河,相见更亮的时光,推动生活真正幸福的向前。可以历经辛苦,可以倍经磨难,可以风雨兼程,
海月禅林时间:2022-03-04
-
大宝法王:修行不是要逃避,而是要更勇于面对自己!
修行有点像是要磨炼、训练自己。现在很多人说修行会让你减轻压力、让你成功有收获,让你找回自心平和等等,好像修行是一件很舒服、欢喜的事,这样是没有正念,没有走正道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1-12-10
-
佛法并非教你逃避现实
佛法就是帮助你对付心中的烦恼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就是什么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结婚,不能当官,不能发财,去过清心寡欲的
南普陀寺时间:2021-11-26
-
学佛越久,越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
有些人在皈依佛门之后,非常迷恋学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欢念佛、修法等等,对工作变得漠不关心了,对家人也冷淡了。比如说,有些居士只愿意关在佛堂里盘腿念佛,妈妈生病也不
太桥旦曾堪布时间:2021-10-03
-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一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禅师回答:「你何不躲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呢?」那和尚又问:「那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禅师答道:「就是冷起来
圣严法师时间:2021-09-30
-
四个事实证明素食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补充维生素B12的素食饮食为儿童的各个阶段,即从出生到青春期提供了优秀的营养。纯素营养食物不仅
其他文章时间:2021-09-25
-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她孝顺亲长,敬重丈夫,教导子女,主持家务,救助贫困穷乏及救护生命,种种德行,都足堪女子效法。而且她笃信佛法,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06
-
面对五浊,我们负有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16
-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无主宰的自由心;无分别的平等心;护生命的慈悲心;厌娑婆的出离心;救众生的菩提心;证圣道的清净心。其中,出离心
本性法师时间:2021-04-20
-
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
检验出离心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而不听闻修习佛法、精进断恶修善,就如同到了宝山空手而归一样,白白地浪费了殊胜的受道之器人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如瑞法师时间:2020-12-31
-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厌离心出不来。尤其末法的众生,他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越深重,就越没有般若智慧;对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30
-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你追求它,当然是伤痕累累;你逃避它也非常可惜,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增上资粮。它是污泥,如果你善加利用,它可是一个
净界法师时间:2020-12-16
-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那么我希望把我的善业跟我的快乐,种种的因,善业是因,快乐是果,把我这种可爱的因果使令一切众生的痛
净界法师时间:2020-11-29
-
济群法师答: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济群法师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净空法师答:古德说‘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请问这样做有何因果责任?
问:今天佛门内有少数同修违背了戒律,横生见解,甚至藉口攻击排遣他人,这非但不能庄严佛净土,而是动摇了同修们的信心,甚至招致世人对佛教的讽刺。古德说‘宁搅千江水,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原则,有功的时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凡是遇到事情没有做好,领导人要勇敢承担,把责任归于自己,寻求改进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可接受自己的儿女往生,也不愿意让儿女出家。因为如果子女往生,至少不用再为他们操心,不会再有什么牵挂;可是子女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把逃避当出离,把放弃当放下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有时会遇到顺境,但是没有必要追求;有时会遇到逆境、障碍、违缘,但是也没有必要拒绝。关键是自己的心。烦恼、痛苦都是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的。如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