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随念三宝经
《随念三宝经》是著名译经大师法尊法师1962年4月22日从藏文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序言》中说:“凡是佛陀的弟子,当随时忆念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由忆念三宝功德“生善法欲、起精进行故,行者也能如实学习佛陀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是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忆念三宝功德是佛弟子纯洁信仰、修学佛法的基本法门。”序言中还说到此经在藏传佛教中是僧众每天进食前必诵的经典。可见此经重要性的一斑。
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整个修学过程的要义。这部经不但内容精辟、重要,而且译文典雅通畅,更便于读诵受持。
吉祥经
《吉祥经》是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从南传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附言中写道:巴利文《吉祥经》“系南传佛教各国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诵经文之一。”经文列举的十一种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们依之而行,便无往不胜,无处不安,无时不顺。
善生经
《善生经》是一部宣示学佛以提升人伦道德、实践人乘善法为根本的经典。佛法约可分五乘:一、人乘法,二、天乘法,三、声闻乘法,四、缘觉乘法,五、菩萨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并使来世不失人身。佛陀应化在人间,所以佛陀说法教化的对象是以人类为根本,佛初成道时即先为提谓长者等说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于天乘,进而可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出世善法的基础。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必须把尽职尽责地做人作为修行的起点。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共有7卷28品,是本书所集十经中文字最多的一部。从本经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以弘扬优婆塞戒为中心的经典。梵语优婆塞,译为清信男,相对还有优婆夷,译为清信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在家学佛修行的男居士和女居士。佛教的经典从其性质来分,有经、律、论三藏,本经属于律藏。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约为三大类: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为出世三乘共法的。本经弘扬以优婆塞戒为基础的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类法中属五乘共法;但它又鼓励在家学佛者要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本经又属于大乘不共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心经》,是在家教徒应当经常诵读的四种经典。前二种经以广修福德资粮、成就慈悲观为中心,后二种经以断惑证真、成就般若观为中心。我们能够经常诵习这些经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长,善根纯熟,智慧开朗,烦恼淡化,广修善行,得大轻安。这四种经典均属大乘不共法。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示、门人法海结集整理的一部禅门圣经。六祖大师把艰深的法义及其自身的深入体悟,用极浅白的语言,宣示大众,令各开悟。此经特别强调:若俗修行,在家亦得。六祖修行悟道、说法度生、立教开宗的功德,极为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佛法的原则、佛法的精神,只有同学佛者的生命完整地结合起来,佛法才真正有生命力,佛法的慧命才有延续的希望。
此外还有众所周知的《 金刚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心经》,在此不再赘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今天在这里能够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同大家结一次法缘,来表示我的法供养。《维摩经》中有这样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5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就是大乘圆顿之法。有人觉得你念佛求往生,这是自了汉,是小乘的心态,不是大乘菩萨所为,一个大乘菩萨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学佛要走正道,不走正道,不能称其为学佛者。对我们每个人来讲,现在正是反思的时候。我们过去曾经走了许许多多的弯路,没关系,只要你能够回到正道上来,还为时不晚。如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2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假和尚以化缘、看病、算命等方式行骗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市极乐寺方丈静波认为,应该加大对佛教知识、信息的公开,通过促进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2
问: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善知识?大安法师:是啊,确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知识会说这句话,邪知识邪师也会说这句话,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智海法师答:我们究竟目标是什么?是追求解脱与自在。是你有不自在的地方,才追求。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不解脱不自在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现前学佛人认识到因果之后,要从改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智海法师答:有关的,梦里遇险,梦里发誓吃斋,说明它有因果关系。你遇险就知道发誓吃斋,总是在相关教理当中听闻过,和往昔时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有关。这可以说是梦里的造作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缘。因缘改变了,果报也会转变。佛法讲的因果律是活泼泼的,和看相、算命讲的“宿命论”、“铁板数”完全不同。佛法认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8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诗曰:“祗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释迦世
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5-03-17
通过学佛改变人的命运 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这个回答不完整。富贵的人,是有富贵的心才能富贵,不是靠布施。因果不是做交易。布施是让我
为人处世时间:2025-03-17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诗曰:“供佛虔祈四子生,商农学果俱圆成;财官富乐全能获,志愿出家度有情。”信佛和学佛,最重要的是,依照佛教的信、愿、行三资粮去行持。一、要有
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5-03-16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诗曰:“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仅缺
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5-03-16
九、阻人建寺 苦报无边诗曰:“心怀烦恼口招殃,偶发闲言受苦长;业火烧身难忍耐,幸生善念获清凉。”七地菩萨化身的阿耨婆达多龙王,他有一天,恭请佛陀到龙宫去接受供养,佛陀就
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5-03-16
莫言:“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题记我从小单亲,父亲与母亲一边一个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6
然而因沉香的结香方式不同,和地区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沉香都适合泡水。那么,朋友们该如何选择适合泡水的沉香呢?从结香方式来说,沉香分为生结沉香和熟结沉香,熟结沉香相
沉香资讯时间:2025-03-15
什么是五戒?五戒的内容,简单地讲,第一条不杀生,佛教的戒律非常严谨,就像行为科学,它可以分析,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比如不杀生,它会在行为环节上,做一种细的解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气息是越来越浓烈了,你有没有开始给你的珠宝盒做一些整理,把夏天那些或夸张或Oversize的珠宝统统收起来,拿出既精致好看又养生的珠宝首饰,来迎接
文玩手串时间:2025-03-13
佛学是哲学的最高境界,闲来无事研究一些佛学,至少能提高你心胸的境界,你会感觉至少你不是再那么庸碌无知。夜里怕鬼、心里烦闷、想要发火等等这些时刻,只需在心里虔诚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3-13
龙德村的李侯,非常敬仰善昭禅师,三番两次表示要善昭禅师至承天寺当住持,禅师厌烦俗务,但使者苦苦哀求,不得已就考问众弟子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而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12
念佛平时要精勤,临命终时才有用。所谓精勤,就是随缘随力,记起来就念。不可以高兴了,念得很用功;不高兴,就放下了。一曝十寒,要不得。临命终时,我们业障深重,恐怕免不了有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中国因辽阔幅员、悠久历史、富庶产物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可供于串珠的材料多达几十种,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玛瑙、琉璃、玻璃、树种、东
文玩手串时间:2025-03-06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03
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文珠法师讲述一、人间佛教的历史二、人间佛教的思想三、人间佛教的精神四、人间佛教之目的五、人间佛教之实践六、人间佛教与社会七、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2
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文珠法师讲述1975年2月为响应罗省中国同学联合会主办中国文化周于加州州立大学一、佛教的始创者及其思想二、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年代三、佛教对中国文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2
论研究佛教必须会归自心方得实益明真法师从来教育家之光焰,可以辉映乎天下,照耀于城中,为千古之不可破坏,作万代之当依准绳者,其惟我释迦所立之教乎。夫我释迦,经谈三百余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1
适合你的鞋只有脚知道。可是你到哪里去找那么一双绝对合脚的鞋,找一双合脚的鞋又是多难。又去哪里寻找那一份完美的婚姻,完美的婚姻更难找。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脚到底需要
为人处世时间:2025-03-01
众生无边,佛陀无数,佛法无量,法力无疆,人人的悟性和福报不一样,与佛缘也不一样,本尊也不一样,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的本尊,只是我们不认识而已。目前没有认定自己本尊佛
行业新闻时间:2025-02-26
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死死生生,不知改头换脸了多少次,我们自己丝毫做不了主,被业力牵着跑。我们是谁呢?就是本有佛性。业障是谁呢?就是我们的伙计。伙计是一起开有限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在风水学上,水晶有着风水石之称。水晶生长于地心,凝聚“地气能量”。用科学来解释水晶能量与地球磁场产生互动,从而可以调节人体五行的平衡。人体五行:金、木、水、火、
DIY配饰时间:2025-02-14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好好修行者人天爱戴很多人认为修行需要大块时间其实不然一分钟也能完成修行快来看看吧修行方法修行主要训练的是让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非常贫穷的外婆1.我外婆往生后转世到什么境界?是否获得供养佛像所回向的功德?有什么想转告我的吗?2.我父亲有什么恶业才被在脖子上钻孔来帮助呼吸,每天很痛苦且无法说话?当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6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