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颠倒、我执才是罪业;无妄想、无颠倒、无我执就是真净。比如释迦牟尼佛,也有金枪马麦之报,佛陀难道也是有罪业的吗?也是不清净的吗?显然不是的,佛陀内心清净,并无一相可得,金枪、马麦都如梦境一样,并无真实受者,只是凡夫以相论相,妄生分别。所以解脱的圣人也叫无业行人。
原标题:达照法师:无业行人
转自微信公众号:普明讲堂
妄想、颠倒、我执才是罪业;无妄想、无颠倒、无我执就是真净。比如释迦牟尼佛,也有金枪马麦之报,佛陀难道也是有罪业的吗?也是不清净的吗?显然不是的,佛陀内心清净,并无一相可得,金枪、马麦都如梦境一样,并无真实受者,只是凡夫以相论相,妄生分别。所以解脱的圣人也叫无业行人。
原标题:达照法师:无业行人
转自微信公众号:普明讲堂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一个居士诉说:一块学佛的一个同修出于嫉妒心理,散布谣言诽谤自己,为此和她吵过几次,也托人捎话给她,可她还是不改,因此想找人在街上拦住揍她一顿。清净讲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6
一个居士向清净哭诉:自己从小关心弟弟,从弟弟的上学、成长、就业、买房,都是自己出钱出力帮忙安排的。可几个月前,由于一点小事,弟弟竟然声称要与自己断绝姐弟关系,父母也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6
我们的人生完全不在书本上,不在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中,也不在某些成熟或者不成熟的做法、思想当中,它真的是血与泪的痛苦磨砺,这才是人生稳稳当当的垫脚石。所以当我自己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佛说无量寿经》中讲三辈往生,就把“一向专志”表达出来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一向专念?由于阿弥陀佛完成大愿,完成净土,他是一向专志;现在我们要到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1
道证法师:请珍视圣人的血泪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忏公师父更常提示我们:竭诚尽敬,妙妙妙妙!记得我第一次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29
释迦牟尼佛节日:任何人观想、作意佛陀,解脱一切罪藏历火鸡年【火鸡年】,2017年9月20日藏历七月三十,释迦摩尼佛节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释迦牟尼佛,其实与三世诸佛无二无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6
阿底峡尊者临别教言——欲求解脱的勇士心髓阿底峡尊者到阿里地区住了两年,期间,以菩提光头人为主的众弟子,向尊者求得了很多的教授。尊者想回印度,准备起程的时候,菩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10
有些人拥有的受用容易失去,总是处于贫困之中;有些人总想赚钱,却想尽办法也赚不到钱;有些人暂时赚到了一些钱,却很快失去,又变成了一个穷人……这是业力,是过去世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09
随缘是一种解脱随缘是一种解脱、无著与智慧的表现。领众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善观因缘而随机诱导的智慧。 它看起来不著痕迹,也没有任何勉强;胸有成竹,可是却不死执既定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02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29
智海法师答:我们究竟目标是什么?是追求解脱与自在。是你有不自在的地方,才追求。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不解脱不自在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现前学佛人认识到因果之后,要从改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朝五台散记一、母亲母亲,这伟大的称呼,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生起敬爱之情!大地,如同母亲一般,涵泳着天下所有的人的生命!文殊菩萨,这千佛之母,用他的智慧启发天下所有的人的慧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天台宗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做性具善恶,本来我们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超越善恶你才能得解脱。△智者大师悟到的道理告诉我们说:善恶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 命运和生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每个人的起心动念就是每个人自己生命和未来世界的导航,佛法则是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导航。所以学习佛法,把握当下的心念,才是充满智慧和慈悲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一)1 命运和生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每个人的起心动念就是每个人自己生命和未来世界的导航,佛法则是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导航。所以学习佛法,把握当下的心念,才是充满智慧和慈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过去冬天过去了,春天也过去了;少年过去了,青春也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吗?为何往事还萦绕在我的梦中?为何总是喜欢采摘未结果的苦瓜花?朋友说:那是菩提!不停地向往着未来的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这句话是世尊修道的一个经验。他告诉我们住大禅定,这里面细讲禅定非常多。如果是按照修学的次第来说,从欲界的定,一直到四禅八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天涯,也是我的家你不是一直在修行吗?朋友,为何你说自己都没有进步?为何你说自己有点失去了信心?请你回忆近来的一段时间,回答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的心量是否比原来更大一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按照大乘八宗来看,我们发现:《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法有次第,而人无次第。法有次第,就是告诉你道前怎么修,下士道怎么修,中士道怎么修,上士道怎么修,而且讲得很详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本觉与生死达照法师奇奇怪怪一葫芦,非白非黑无赤朱。里面不知啥玩艺,没头没面傻乎乎!真的好奇怪啊!站在生死这面,看不见本觉;站在本觉这面,也看不见生死。这看似风马牛不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0
浮光浪迹达 照一夜,已经很深了;慈悲的圣者还在努力地实践他的宏愿。世界,已经很繁华了;此地却还是如此的简朴,以至荒凉!二禅,是一束永不凋谢的花朵,是一团缥缈天边的白云,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0
孤独生命的依靠达照法师心心心,不可寻。你想寻找这个真心,实际上是我们带着错误的眼睛,带着一个错误的心态。就象一个老太婆,他的儿子去世了,已经火化了。她因为舍不得儿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0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今天是“第二届普陀山观音文化节”的第二天,按照文化节组委会的安排,有这么一个讲经法会,佛协和佛学院的领导通知我,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0
汉语开示空谷回音是身如响,属诸因缘。色身如同空谷回音,虽然有声音,但其实还是源于你自己,你要是不出声,山谷也不会发出任何响声,这就是因;另外,山谷也要是空的,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0
学习《大悲咒》是带着米去寺院里跟人家学的,而学习《心经》则更有意思。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哥哥、姐姐,还有我,为了学习《心经》而帮人家砍柴割草。教我们《心经》的是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9
真实的你达照法师水月空花一半真,舞池清泪觅何人?秋风叶落随流去,海卷云涛梦里身!秋风甫起,落叶聚还散。聚散匆匆,道尽人间万相。似潮音,似泉声。月落江平家万里,满目凄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9
问:活佛,我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大法,请问我该怎么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向您求法?去哪里找您?答:所有弟子都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5-01-26
戒律vs.解脱自在得以胜出无常,自在出入三界与三昧之中,方是真正解脱的行者!修行的目的在志求解脱而得自在,如今有一班「行者」,对于戒律从严规范、扩大解释,大到几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解脱何难如何超出?即是修行!行者修行的目的是在解脱,但是解脱什么?换言之,到底是什么系缚着你呢?所谓的系缚或羁束,皆不是外在对人身的牢笼,而是那系绊心灵的东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二大理则﹞佛法的因缘论,虽有此三层,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为事实,依此而显示真性。如上面说到的「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第一项 无明〕一、无明的含义即无知、不明,不是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错误的知,是与正智相反的知。为生死流转的根本。”我们不仅不知道真理法则,反而自以为是,错误认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涅槃之深究﹞(一)蕴苦永息之涅槃:惟有甚深的空(无我)慧,才能破除我见。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就是入涅槃了。”生死永灭不再轮回相续才叫涅槃。这里点出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八、正定﹞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是「定」。定,有禅那、等持、三摩地等同义的异名。以下区别「定」与「正定」的不同。”定即是一心而非二心、三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二乘圣者及菩萨,从证悟而得的解脱,还有不圆满处。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因无始来的烦恼,多且重,深刻影响于身心,所以身心仍然不免遗留有过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道 谛※﹝八正道﹞涅槃──苦的熄灭,是由修道而证得的。在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就是八正道。”四圣谛的内容是“苦集灭道”:苦是现实的一切,集是苦集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圣人的血泪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忏公师父更常提示我们:「竭诚尽敬,妙妙妙妙!」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斋戒学会,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文--藏密难信能信有明显节奏的事情,渐次发展,最后一出结局出现时,人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没人会感意外。人从出生而成长,从青年迈入盛年,由中年渐次进入衰老,然后老死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如今在座的弟子,无论是独自一人在家禅修还是跟随导师一起禅修,相信平常都在修行之中。但在修行过程中,内心的感觉可能并不稳定。因为今天内心清净并不等于明天也会清净,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13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七章悟、醒觉与解脱禅是一个人独一无二对生活的领悟或省发,每个人都透过领悟而肯定了真我,发现生活的光明面。这种省发不是一般所谓的知性理解,或经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问:或问关公圣人,何以与韦驮并侍于弥勒菩萨左右。又传关公继任玉帝,究有实据否。范古农答:关公之神,曾受戒于智者大师,以护法为责任。故寺中供之为伽蓝神。并无与韦驮侍弥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宋朝僧人释僧俊,俗姓王,是京师人。他出家后,不守戒律,也未曾修善,结果,因为患了一点小病,就死了。他死后三日,又奇迹般的醒来,啼哭忏悔!自己说,他将要死的时侯,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
问:何为大平等性自解脱?答:自性与本基的自性无二无别,一体无离合。可以理解为证到了基的一切本来面目,即证悟了本来。大用现前,即道的功德一切圆满,远离阿赖耶的所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0
达照法师:打坐的基本坐法很多人都知道打坐禅修是有一定的坐姿和寓意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打坐。也有很多人知道打坐的姿势,却不知道打坐各个姿势的内在原因。所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8-20
【原文】迄高宗永徽辛亥岁闰九月四日,忽垂诫门人曰: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据《五灯会元》卷一)【译文】到了唐高宗永徽辛亥年(651)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道证法师:声闻:佛的声音听得入耳,还会照做实行,所以他会开悟,解脱自在声闻法界 “声闻”这两个字,单由文字表面上来看,声就是声音,闻就是听闻。 听闻什么声音呢?听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09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