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四圣谛与五蕴
◎四圣谛与五蕴佛法第一看的是色。第二心。第三感受,苦、乐、不苦不乐的感觉。第四,四圣谛,为什么从苦说起?因为我们记得牢的统统是苦的,大部份是烦恼的东西,所以佛法要解决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1
-
五蕴的来源是什么?
外道的观点内外道的说法各不相同:有些外道认为,五蕴是随意而生,偶尔从我中产生,偶尔从自性中产生,偶尔从地水火风空中产生,或者像有些教派声称,由上帝或其他万物所生
佛像文化时间:2025-05-29
-
明真法师:“五蕴皆空”的研究——佛学的人生观
“五蕴皆空”的研究——佛学的人生观明真法师绪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人与我,也就没有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的荣枯祸福,基本上亦取决于人与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1
-
五蕴山上的人
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里去了?云居禅师道:我去爬山!洞山禅师问:爬哪里一座山?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03
-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蕴
五蕴色受想并行识此五蕴本空寂蕴之一名含有积聚、和合二义。每一蕴皆由同类的许多法积聚而成,也就是许多同类法的归纳总合,故称为蕴;同时每一有情皆由五蕴法和合而有,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
五蕴皆空经
五蕴皆空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当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
佛经时间:2024-02-19
-
索达吉堪布: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
索达吉堪布: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问: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 答:虽然身体在瞬间刹那地消失,但依靠它所积累的善业功德却会流芳百世。如同在风中荡漾的檀香气味,传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9
-
五蕴--《藉心经说真谛》中有关五蕴部分内容
什么是五蕴?什么叫了?何为“照见”?什么是色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色蕴” 什么是受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受蕴”?什么是想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想蕴”?什么教行蕴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14
-
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
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 XX同播问:“对于生命之始源,佛教的态度又是怎样? 为什么佛陀不想解释这个问题呢?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以下是我的回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
五蕴是什么_指的是哪五蕴_
五蕴(佛教解释)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
名词解释时间:2023-06-18
-
【观五蕴皆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照见五蕴皆空本文要点笔记体会梦幻色法如梦,色蕴如梦。只有用慧去观照,你才知道说:哦,这是外在的东西。受蕴如幻。受蕴是人的一种感受。所谓如幻,就是不真实的。想蕴如
直达彼岸时间:2021-11-23
-
五蕴明明有,如何照见空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才能
传喜法师时间:2021-08-17
-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一念无明烦恼的执著,才有色,受,想,行,识的诸行。有业行感苦报,是必然的结果。假使我
清定上师时间:2021-06-13
-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用功就是照顾自己的话头,话头断了还搞什么呢?打妄想!眼睛东看西看,耳朵听到这里又听到那里,心里想到这个又想那个
佛源老和尚时间:2021-05-13
-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果呢?他观的境怎么样呢?照见五蕴皆空,马上可以得到这个结果五蕴都是空的。对五蕴皆空,容易有一种误解,好像五蕴是
智敏上师时间:2021-04-28
-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一)色蕴: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六根中眼、耳、鼻、舌、
隆莲法师时间:2021-04-28
-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赞叹,都穷劫难尽,最后表明一个菩萨如果要成就像如来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1-04-07
-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有事就把腿子盘起来,晚上盘起腿子睡觉也没问题啊!腿子一盘,管它!人总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不要为名为利,不要有
佛源老和尚时间:2021-03-25
-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佛法的名相,能把我们众生心里的名相转过来。色如聚沫,好比银楼橱窗里头摆的,有多少克拉的金刚钻石,还有蓝宝石、红
忏云法师时间:2021-02-09
-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我们这个身这个身其实包括心(我们的五蕴身心)。我们的五
净界法师时间:2020-12-21
-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
王日休居士时间:2020-11-20
-
微细的「五蕴」作用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照见五蕴皆空
往昔,舍利弗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多比丘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相互问讯后坐在一旁。众比丘向舍利弗尊者询问:持戒成就的比丘应当思惟什
其他文章时间:2021-11-04
-
五蕴并不是真正的「我」
五蕴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7
-
你知道“五蕴皆空”中五蕴指什么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
佛学入门时间:2016-05-30
-
照见五蕴皆空
往昔,舍利弗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多比丘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相互问讯后坐在一旁。众比丘向舍利弗尊者询问:“持戒成就的比丘应当思惟
佛教故事时间:2016-06-03
-
“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学生问:我想问一个实修的问题,关于“转识成智”。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转成大圆镜智了?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分别智变
藏传法师时间:2016-07-04
-
五蕴明明“有” 如何照见“空”?
观自在菩萨 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8
-
五蕴明明有,如何照见空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23
-
透过《西游记》看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透过《西游记》看孙悟空的五蕴皆空《西游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俗语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人看《西游记》,只看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22
-
时间:1970-01-01
-
“照见五蕴皆空”一句 是《心经》之心!
般若心经(资料图)夫《心经》一书,乃世出世间圣贤豪杰之神术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如黠童牧羊,鞭策指挥之间,靡不得其所者也。究其关键,则“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法师时间:2017-06-06
-
大安法师: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文 | 智愫从上个月开始,我突然决定吃素了。现在,吃素持续了一个多月,感觉自己的身心非常轻松自在。身体轻盈了很多,而心灵也变得更加平静了,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安静
大安法师时间:2020-04-01
-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三)理事体用 2.彼此五蕴
(一)公案本文南岳怀让禅师入室弟子,总有六人,师各印可。(缘起于现象界,众徒多多,入室者有六,各有所专。)禅师曰:「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
更多文章时间:2020-05-24
-
五蕴论讲记第九课
海涛法师开示:生命的目标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
五蕴论讲记第七课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
五蕴论讲记第六课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
五蕴论讲记第五课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
五蕴论讲记第四课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
五蕴论讲记第三课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
白云禅师:大般若经要解——五蕴密义
大般若经要解——但有名而随义文:白云老禅师“但有名而随义”这个名词听起来有点古怪,其实在“大般若经”里,这个单元要告诉我们的是:对于经典所有的名相,如果只知道名
白云禅师时间:2020-05-29
-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五、正见破无明 五蕴成假我
二、如何得解脱 1.扫尘除垢 如何来正确对治自己的烦恼?就要如理修行佛法、修持佛法。如理修持佛法,我们常常听到六加行。六加行的第一加行:洒扫住处,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
学诚法师时间:2020-05-30
-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一节 总依五蕴建立情器世间
赵州公案『无门关』二则净慧[编者按] 2010年8月31日上午,邢台玉泉禅寺秋季禅修法会刚刚圆满,德国本笃禅修中心参访团一行二十人,来到玉泉禅寺,拜访净慧老和尚。应客人的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二节 别论五蕴
第二日趋向不露顶处虚云老和尚把话头解释为话之头,绝对不是说话之头为一片空白,而是指语言未起的头前之离言处,也是心意识所不及处。这固然是我们参话头所要悟入的,但是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三节 约众缘生法释众缘
第五日修行歧路 为了避免在参禅道上走上歧路,应该谈谈一般人常犯的几项心理障碍。所谓障碍,就是障入正道;所以,障碍本身就是歧途。在这里,我特别提醒,修行人不可忽视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
佛教歌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阿弥陀佛
“布施欢喜”的修道典范——忆开果长老尼释昭慧认识开果长老尼的因缘,还得从我的一位资深而优秀的学生,目前担任佛教弘誓学院专修部教师的心住法师说起。八十二年初,性广
佛学音乐时间:2020-07-10
-
月溪法师:五蕴皆空
如如不动“如如不动”一语乃写象真如佛性之形容词,意思是说真如佛性本来现成,无有增减,亦无动静,增减动静乃人之脑筋作用,与真如本体无干。现在有一般修行人终日枯坐,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24
-
慧光法师:一切处但见五蕴 人我相终不可得
一切处但见五蕴 人我相终不可得--慧光法师--佛说世界是什么呢?世界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主要是讲这个,五蕴呈现。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心所现,心识所现;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4
-
王日休居士: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
王日休居士时间: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