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恒志: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
一、端正学习教理的态度(一)佛弟子应该研究佛教教理我们知道,世间任何学问都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佛教是宇宙间的伟大真理,也是一种伟大的学术,三藏十二部多至八千余卷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一、关于参禅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参禅的几个问题徐恒志祖光居士:你给本刊编者的信中,对拙著《怎样实践佛法》的参禅一段,提出了几点意见。这里,想就你所提的问题叙述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讨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六、三皈依的意义
六、三皈依的意义[《觉讯》原文为归字,今改为现代常用的皈字,编者注。]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学佛的基础。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简单扼要地分四点来说明: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徐恒志: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0、“兔”“鼠”禅缘
10、兔鼠禅缘浅记徐恒志大德李开宇徐恒志大德,九十岁,属兔。我属鼠。平日竟口无遮拦地称其为兔师,虽犯上,却不敢作乱也。一日,心血来潮。向兔师打探李钟鼎(元音老人)习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徐恒志:观心、念佛、人事磨炼
学佛的目的,既在于解脱生死苦恼,而解脱生死苦恼,必先明心见性,而见性的切要功夫,便应从观心入手。譬如伐木必须断根,灸病必须得穴。所以《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智洪居士
答鹤壁智洪居士恭敬顶礼师尊: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师尊,弟子于正月二十六日 到苇泉山静居寺心密道场打七,原计划三个七,但行前考虑不周,与庙会时间相冲突,不得已于二月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孝谦仁者慧席 :手教及尊作两幅,均拜收。才华横溢,不胜敬仰!知曾阅读拙作《般若花》,可谓文字因缘,至祈指正为盼!知正修“六字大明咒”,甚好!此法简单易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南通钱居士
答南通钱居士某某同学:10月3日来信收到。你是一个很有品德和智慧的人,所以对于一门学问的研究,很专心用功,非常难得。现将问题简复如下:1、在静坐中呼吸较粗,这是一定的过程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据王居士抄录本整理,编者注]…… 突然一切消失,只剩了了灵知,此时即是定相初现,当知这个一切消失,妄想暂时脱落,但又灵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仁者的本来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
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鸿老大德长者法座:五月二十日手教拜悉。此次辱蒙枉顾寒舍畅叙所怀,深感您老人仁厚慈祥,虚怀若谷,令人有高山仰止之赞叹。所赐佳作《心经体会》[后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讷河郭元禄居士
答讷河郭元禄居士元禄仁者慧鉴:寄来偈颂已阅,知仁者驾车奔走,十分辛劳,但能护持心地,念念在佛,念念在觉,妄想不生或少生,便可亲得受用。目前末法时期,在家虔修较为相宜。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七章 欲流
第七章 欲流欲流(kamogha)耽溺于色、声、香、味、触的感受里。因我们只看外在,未向内看,所以才会耽溺。人们不看自己,只看别人,他们能看其他任何人,却看不到自己。这并不困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这次雨安居我不太有力,身体欠安,所以来山上呼吸点新鲜空气。人们来拜防,我也无法如往常般接待他们,因声音沙哑,气息奄奄。大家现在还能看见这身体坐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龙树六论本颂(十九)
龙树六论本颂(十九)国王规则品第四忍不忍难知,故王行非法,或作非理行,给养者于王,多加赞美故,益无益难觉,若对任何人,逆耳益难说。况于大地王,我比丘何言,为令汝喜悦,及愍众
龙树六论本颂时间:2025-08-17
-
五位百法----心法
第二节五位百法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之间得到系统的认识。但是我们假若能够从某些有系统性的名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0
-
广超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第二节 心法
第二节心法八识名称表┏眼识━┓┃耳识┃┃鼻识┿━━━前五识┓八┃舌识┃┃┃身识━┛┃了别境识━━┓识┝意识━━━━━第六识┛┃唯识┝末那识━━━━第七识━━思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九、《慧眼禅心》要则分享
十九、《慧眼禅心》要则分享现在来跟大家分享几则《慧眼禅心》中的短文。《慧眼禅心》这本书的作者是安东尼.戴梅乐,是一位印度籍的神父。他虽然是一位神父,但是他所讲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4
-
秘密的心法
洪州泐(le)潭(今江西高安县洞山)法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五灯会元》和《景德传灯录》均记载了他参问马祖的悟道经过:一日,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2
-
实用佛教十九:探病须知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
徐恒志居士-有关佛性答问
问: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搞清楚佛性问题与学佛关系重大,所谓佛性究竟是什么?答:五十年代我曾和佛教青年探讨过有关佛性问题;近年来,也曾围绕这一问题,谈过我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三、附编 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
三、附 编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问一:显教说成佛须三大阿僧祇,而密教说即身成佛,其异同处何在?凡夫慧照观心,有即身成佛之可能否?答一:密教外,禅宗亦言即身成佛,华严宗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十一讲 缘起(第一部分)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十九、八不缘起
十九、 八不缘起第456 (335)经﹙上p414﹚ 不生不灭﹙有业报无作者﹚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8
-
佛学基础: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心法,心作用的根本主体,自在线取各自所对境界,起分别虑知之作用。造善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此心,又叫心王,共八种识,识是心的别名,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
放生因果:【心中心法】_什么是心中心法_心中心法六个手印
心中心法(解释)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5
-
春季“七少”养生心法
1、少怒。怒是七情中最强烈的一种情绪。怒不节,气乃不固。怒则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引起心脑血管病。故善于养生的老寿星,无不忌怒。止怒的主要方法是:自制。易发
素食情怀时间:2024-01-10
-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诗曰:妒妇奸谋子点头,堕烧煮狱苦千秋;馀生五百遭谣谤,实力现身业不休。有一天,佛陀告诉众弟子说:实力子比丘,因为他过去世曾经供养一位辟支佛,种此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3-09-01
-
二十徒劳行--十九:若做利乐有情事,非由菩提心起为徒劳也
修行 人为利乐有情事,大凡是由两种心生起,一种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种是菩提心。 盖四无量心乃菩提心之基石,因此它们是一种先与后的承启关系,似乎没有绝对的界限,但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
专访山东中医药大学赵永山老师:素食的心法
你吃东西一口,东西吃你一口吃难消化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伤身体的。赵老师很形象地说,你吃东西一口,东西吃你一口。我们吃东西的同时,也在消耗自身的能量,如果食物能够通
素食心得时间:2023-07-31
-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十九、活佛圆寂现神奇
十九、活佛圆寂现神奇活佛,他自从龙华寺被缅政府关闭,在大金塔上长住下来之后,他的生活,更加坚苦,一切动作,也都不像从前,都有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不平常,他竟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时间:2023-07-28
-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九、春干摩比丘尼
十九、春干摩比丘尼两世皆无智能,同等情况被骗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名叫春干摩的比丘尼,她住的地方有很多戒学较高的比丘尼,她们经常以神通力到北俱卢洲、西牛贺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7
-
佛陀说法【世法哲言】之十九 什么是阴魔?
阴魔之出是为生气,视他之非而为烦恼,实乃暗敌自伤,何涂他人之皮毛耳。《楞严经》上有五十种阴魔之说。什么叫阴魔?这里说的阴魔就是把自己对自己生气、自己想不通、自寻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06
-
佛学常见辞汇(十九画-卅三画)
十九画【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诸恶莫作是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
陈义孝居士时间:2022-03-11
-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又向世人揭示出这一人生规律,劝喻世人遵循这一规律,皆可成佛。一佛
传印法师时间:2021-07-29
-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须运心作观。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
智者大师时间:2021-05-27
-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本无法,心亦无心,心法两空,是真实相。而今学道之士,多怕落空。作如是解者,错认方便,执病为药,深可怜愍。故庞居
大慧宗杲禅师时间:2021-05-23
-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奏家在台上表演一曲非常成功的曲子的时候,我们为他喝彩献花,但他却是经过十年台下枯燥的辛苦训练。所以现在散乱心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16
-
观住轮番净心法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益西彭措堪布 译顶礼文殊师利童子!三有轮回诸过患,由自心力烦恼生,非理作意烦恼因,如理作意能除彼。此者分三:如何修持,彼于相续中生
祖师教言时间:2021-03-27
-
傻和尚别传-十九(生老病死原来痴)
生老病死原来痴 不觉就是二十多天过去了,善契力求让自己的心凝聚在恩师的功德加持下,善契觉得离开了恩师的功德加持,佛号总是那样的无奈,无力,被动。善契想起了恩师曾
传记故事时间:2021-03-24
-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入之初。如大集经云。佛告贤护。我念往昔有佛世尊。号须波日。时有一人行值旷野。饥渴困苦。遂即睡眠。梦中具得诸种上
明贤法师时间:2021-02-06
-
慧律法师答: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不是外求了吗?
问: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不是外求了吗? 慧律法师答:你还是众生,求没有关系。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那是对开悟究竟义讲的话,当你求到最后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11
-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一)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工作,倍受磨练,后由表兄接引,于二十五岁痛下决心,正式学习佛法,
徐恒志居士时间:2014-07-02
-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管住自己那颗驿动浮躁的心,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30
-
南怀瑾:静坐的心法——六妙法门
大小乘的法门不离十念法,十念法中的念阿那般那为一切修定法门之共法。而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阿那般那的一种。同时也是修证菩提道果之简要法门。六妙法门
大德居士时间:2015-07-06
-
时间:1970-01-01
-
解决一切问题之方便法门 疾病、考试、应急的心法
希望解决身心疾病(鬼神病、抑郁症、癌症、白血病、女性瘤子等)、家庭问题、超度堕胎的同修请点击==>中国最神奇的地方、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广东化州南山寺【一、重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13
-
南怀瑾:禅宗是佛学的心法,是注重修行求证的
禅宗乃是佛学的心法,而佛学的主旨,注重在修行求证,并不是纯粹空谈理论的思想问题。无论原始大小乘的佛学,以及中国佛教各宗的创建,都是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所谓
大德居士时间:2016-11-27
-
打坐的心法其实就是“没有方法”
打坐(资料图)只管坐在那里,摆好姿势,闭上眼睛,就只管坐着便成了!这样身体与心性,一切等等都会自动慢慢开始转化,在转化的过程当中会有种种境象,想法产生。此时打坐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10
-
传印长老:佛法是心法
《净土》杂志2016年第5期 文/释传印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又向世人揭示出这一人生规律,劝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