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没有一天不做佛事的出家人。
净空法师:没有一天不做佛事的出家人。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7
因果定律是没有办法打破的,即使是奉子成婚结的婚,他还是该结婚,本来他俩就应该是结婚的命,就应该做夫妻的,从这果报上,我们相信他这个因前生已定好了。这个问题,奉子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7
早年我在美国的时候,我看到经上两句话,「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点都不假,世间没有恶人,妖魔鬼怪到我这里来,都是佛菩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6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善恶的分别了? 菩提心有两种:一个是愿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另一个是胜义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真正能发出来了,一直能保持住了,那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3
问: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在何处?若要出家,应具备什么条件?答:区别在什么地方?首先从自力的角度来看,出家、在家修行就从净土法门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3
这才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没有治不好的病!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本来就具足的;人健康状况的
早吃素时间:2025-10-01
【问】: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答】: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竖出用,祖师常有呵斥。念佛法门首先要解决信愿,时时呼唤弥陀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1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人世间的道德应该以正义为坐标和参照,正义的道德才是人世间真正需要的。换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5
出家的制度在古印度就存在,佛陀还没有出世以前,就有其他宗教徒出家修行。佛陀悟道之后建立僧团,以出家人为核心;现在的佛教不论传播到什么国家,都有人来出家。中国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20
出家悉达多太子的出家,是前所未有的最大胆的行动。外道非议悉达多太子的出家。认为他是「抛开妻子和家庭」。然而,假使他不是静悄悄的离开,而是以挚爱的心情,举行一个隆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6
钟茂森:把每一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看有使命感的同时,必须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我们讲,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是什么?来自你自己,自己给自己压力。最好的压力是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6
2.禅宗的修法1.惠能长老:禅宗六祖惠能最为人传诵的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究竟法,他教的无念即是心住于法,念念以法断除种种结缚。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高僧打坐入定时会没有脉搏 这是真的吗?禅定中的初禅是什么境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寂戒法师) 【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证悟的种类证悟的种类有中般涅槃(antarāparinibbāyī)、生般涅槃(upahacca parinibbāyī)、行般涅槃(sasan-khāra parinibbāyī)、无行般涅槃(asankhāra-parinibbāy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
为了千百万众生的裨益和幸福,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喜益和快乐,稀有圣者应现于世间。何为此无上觉者?如来,世尊,圆满觉者。--《增支部》公元前623年(1)五月间的月圆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v医师:我想告诉您一个我亲戚的故事。这个家庭有一个他们认为很有学习潜力的孩子,因此他们做了许多牺牲,供他去读大学。在学校时,他开始对佛法产生兴趣,并乐此不疲。他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贪享受何必出家出家人,一定要把出家的基础建立起来。就是严守戒律。◎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开示出家人,一定要把出家的基础建立起来。出家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严守戒律。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01
拜佛、诵经和抄经都是在修福德、做功德,回向的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到一个指定的方向。经论中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5
问:顶礼师父!我有幸见过慧净上人,净宗法师还有宏愿寺师父们,一直难以忘怀,经常在心里顶礼师父们,师父可曾知道? 我看了念佛感应录,很是欣喜,也在佛前请求能带我到极乐看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5
出家人要有气质,有僧格、有感召力和威德。对此,从几方面做了一个规定。第一是正。要正心、正念、正行。正是出家人最根本的素质。要身有正气,首先心态要正,心灵要正。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3
为什么我们人要信佛呢?因为佛就是我们,我们本来就是佛来着;不过现在我们迷了,就不能证到佛的果位上。为什么说我们本来就是佛呢?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2
达真堪布:跟着外境跑的人,没有随缘很多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想“我要找什么什么样的工作,我要赚很多很多钱”,之后想“我要找个什么什么样的伴侣结婚,要幸福地过日子…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0
修道不要怕吃亏。很多人很怕吃亏,其实没有吃亏的事情。吃亏代表你给得起。多给别人好处嘛,就当作布施。但我观察,一般不会有吃亏的事情。除非你自己有邪念。比如你看,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
修道不要怕吃亏。很多人很怕吃亏,其实没有吃亏的事情。吃亏代表你给得起。多给别人好处嘛,就当作布施。但我观察,一般不会有吃亏的事情。除非你自己有邪念。比如你看,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
核桃是食疗佳品。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核桃仁的镇咳
素食健康时间:2025-08-02
1.果酸可以帮助消化,如果你消化不良,那我鼓励你饭后吃个水果。但如果你消化功能良好,饭后吃水果反而可能会帮倒忙。因为这不仅加重消化负担,还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因此
美容健身时间:2025-07-31
没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经》。一般人认为安全感来自外界,比如有了经济保障等,或者美好婚姻。古印度对人体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是一些修行者,他们内证的功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9
第三门就是要叙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世大愿、是究竟无上,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十方诸佛如来在因地菩萨的修行,发了总愿与别愿。总愿大家都一样,四弘誓愿,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8
佛教知识 | 怎样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用这个词最稳妥有师兄提到说,那哪些是不适宜在家居士用来称呼出家人的呢!未免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特在此再分享一篇!下面两种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4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信佛学佛的道路,除了宿世的善根之外,在现世还得冲破种种障碍,尤其是思想知见的牢笼。其心灵的历炼,可惊可叹,从中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0
有一年轻妇女,虔诚奉佛,朝夕诵经礼拜,从不懈怠;但她认识不足,信佛只是为冀求福报。一日,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有什么希求吗?”妇女见是观世音菩萨
孝顺父母时间:2025-07-18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病。同样的我们要对治烦恼,首先也要能够知道这个烦恼的次第,施设对治的方便。一般的凡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大悲心在菩提三因之中是主要的因,也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大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万佛圣城乃是修道的处所,天龙八部时刻在护持这个道场,如有发菩提心的人,他们一定护持你,令你身心轻安,有大成就,有大感应。可是你不存著这种希望,它才会自然现前。如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9
信众: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我们是否可以做?法师:什么叫佛事?佛事是能够让众生来觉悟圆成我们自性本具的佛性、就路还家、了生脱死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2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苦行往生的,而是靠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往生的。实际上净土念佛法门是一个快乐的修行法门,安乐修行,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1
这里有人提了个问题:由于家里人不信佛,所以家里现在还没有设佛堂,该怎么样拜忏?请师父开示。家里还没有设佛堂,也可以拜忏,怎么拜呢?可以临时设佛堂。那怎样临时设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4
问:我有很严重的病,知道放生会消自己的业障,才能使疾病有所好转,我也不止一次的放生,可是为什么没有感到病痛好转?答:因为你虽然在放生,但是你业障又不断的增加,所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22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6-20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0
你们为了慎终追远,报答亲恩,或是为了纪念故友,消灾免难等等的因缘,来做一番庄严而隆重的佛事;你们花费了很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成就此一善举。但是,真正做佛事的意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18
出家人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吗出家人当然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出家人的所受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接受社会义务的教育,即社会上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7
问:我们做放生法事时,诵《弥陀经》、传三皈后,念六字洪名,没有按仪规念《大悲咒》,这样做是否如法?请老和尚慈悲开示。答:你念《弥陀经》一定有念《往生咒》,这样也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13
问:底下一个问题,请问捐赠印经的款项後,若负责人没有把款项用於印经,捐款人是否也要堕地狱?是否能帮助提供一个真正的福田?净空法师答:你发心印经就是真正福田,至於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12
同修: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但是五戒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比较难,周围的人有很多争议,请师父开示。师:要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7
同修: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师: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的,这需要缘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出家的缘分。如果真正为了自己修行,不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同修:师父,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师:戒律分大乘戒和小乘戒。小乘戒中,比如喝酒,你心里想去喝,但是没去喝,这个不属于犯戒,小乘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眉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自己吃。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随了十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02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未出家之前,本是迦毗罗卫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5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佛陀涅槃 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佛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23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