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朴初:什么是“因果相续”?
问:什么是“因果相续”?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30
-
赵朴初:什么是因果相续?
问:什么是“因果相续”?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29
-
慈心即是一切安乐之因缘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放生。若见世
放生心得时间:2025-06-30
-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5.坦诚团体
坦诚团体这题目似跟打坐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跟我们的生活倒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现首先讲是什么动机,让我想到这题目。讲题动机曾看到一本书叫《大未来》,可能有些人也都看过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7
-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高明道有人说佛法是讲得最深入的心理学,又有人强调它跟科学互不相抵触;有的人喜欢把佛学当作高妙无比的哲学来看待,另有人主张作为宗教
为人处世时间:2025-02-22
-
赵朴初答:净土宗有哪些特点?
问:佛教在中国最易普及的宗派是什么?赵朴初答:净土宗。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
赵朴初答:佛教确立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
赵朴初居士谈佛教文化艺术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
清远法师: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序言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2
-
清远法师: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
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清远法师燃香敬佛是佛教徒礼敬佛菩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土时已有烧香礼佛的现象,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武元狩中,霍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0
-
慈心免祸,印经延年
曹舜聪是福建人,在汀州郑家教书,凡是鲜鸡虾蟹这一类的活物都不吃,恐怕主人为他杀生害命。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公元一六五六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僵冷了三昼夜,忽然醒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20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
佛经时间:2024-03-07
-
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
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
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4-01-23
-
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在寺院里,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信徒,尤其是法会节庆,善信络绎不绝,有来上香参拜的,有来参加法会的,当然也有一心来听经闻法的,所以,无
宽运法师故事时间:2023-12-31
-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知识答问集八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知识答问集八答:对个人来说,为了在学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对整个佛教来说,要有出家佛教徒组织的教团来担负起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8
-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明月光华,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
法云法师文集: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
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
陈坚教授: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
陈坚教授: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陈坚解放后,中国基督教为摆脱对国外教会的依附,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运动,自力更生办教,并于195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
第四回 物色乘龙欲传大位 闲观斗蚁引动慈心
话说自从阿那罗丞相几句说话,把那寻觅不著的老者,认为佛祖显化以后,传说出去,兴林国的百姓,没有一个敢于不信,而且又不免加油添酱的加上许多穿凿附会命之谈,闹得通国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2
-
修习慈心
一早,舍利弗进城托□,遇到一名老妇人在路旁哭泣。舍利弗慈悲的趋前垂询:“老人家,您怎么啦?” 老妇人泪流满面的说:“尊者!我家里遭小偷,财物被偷光了。”舍利弗回
因果报应时间:2023-07-30
-
赵朴初:一生蔬食七十年 未尝不饱足以忘忧
蔬食七十年 未尝不饱曲巷半世纪 足以忘忧这是中国著名佛教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宗教界领袖、诗人赵朴初的养生联。此联选自《答客问》,载于《赵朴初韵文集》。上联讲饮食
素食名人时间:2023-07-25
-
慈心不杀
杀生的「生」,是指一切有生命能活动的动物。牛羊鸡狗,蚊虫蝼蚁,固然都是动物,人也是动物之一,不过人类比较有理智,所以為万物之灵长。凡是用刀、枪、毒药,或任何一种
智慧法语时间:2023-07-20
-
大熊慈心救护砍材人,反遭砍材人杀害
大熊慈心救护砍材人,反遭砍材人杀害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往迦耶山的路上感冒了,弟子便延请当时最有名的耆婆医生来看病。然而,药还没吃完,世尊的病就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4
-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观修慈心?
首先应学会发世间方面善愿:观照地球上的人类,愿天下百姓幸福快乐。见人家父子,愿天下父亲慈爱、子女孝顺;见人家兄弟,愿世上兄友弟恭。得到食物,愿饥饿的人都能饱足;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7
-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我双踩在桌子上工作,一不小心,桌面倾斜,我不但摔了下来,而且还被倾倒的桌面重击胸部,因而血流不止,紧急送往林口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24
-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
其他文章时间:2021-07-17
-
慈心的功德殊胜难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念自然能够化除。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当知,过去有一位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25
-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个世间有种种的善事,那么在一切善事当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最好的善,第一的善来做。人生最难得,时间宝贵,就好像我们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07
-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具有气毒、眼毒、触毒三种毒;又因为过去所修的福报业缘,身体色彩如七宝聚集,不需要日月的照映就能自然散发出光明
其他文章时间:2021-02-25
-
赵朴初答:什么是“无常”?
问:什么是无常? 赵朴初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慈心放生佛子行
那我们平时行菩萨道,别人看,那不是吃亏嘛!平时我们放生的时候,哦,拿钱买来不吃,放掉,多少笨啊。每次放生都有人这样说,‘哎,这个人这么笨,这个钞票浪费掉了。’有
佛学入门时间:2014-02-09
-
把自己的慈心点亮
我们如果要净化社会,必须要先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净化心灵就是点亮自己内心的明灯,要把自己的慈心点亮起来,才能净化。我们要点亮什么灯光呢?一、点亮家庭伦理的心灯: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赵朴初巧用佛法反霸权
1961年7月下旬,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赵朴初率领中国宗教界代表团出席会议。赵朴初在大会上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局势,指出人类当前正面临着历史上最重大的问题
佛学入门时间:2014-02-17
-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5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佛陀始起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独园,恭敬礼拜释迦牟尼佛。佛陀见到比丘们,即以慈悲的
佛教故事时间:2014-11-01
-
时间:1970-01-01
-
赵朴初:“活佛”说法不符合佛教教义吗?
问:什么叫活佛?答: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化身”。“
大德居士时间:2014-11-19
-
赵朴初: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分别?
东南亚小沙弥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
大德居士时间:2014-11-27
-
赵朴初:“和尚”和“比丘”是一个意思吗?
出家男人,受十戒称沙弥,受具足戒则称比丘。问: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答:“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qdhyq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
大德居士时间:2014-12-13
-
赵朴初:“吃荤”和“吃肉”是一回事吗?
把“吃荤”和“吃肉”混同,是错误的。(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问:南方国家的僧人吃“荤”,是否也是开戒?答:南方国家僧人的饭食,或是到别人家托钵乞食,或是由附近人家
大德居士时间:2014-12-14
-
赵朴初:中国汉地出家人受戒从什么时候开始?
问:中国佛教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出家佛教徒?答:中国很早就有了本国出家佛教徒,汉明帝听许阳成侯刘峻出家是最早的记载。但最初那些僧人仅是从师出家,剃除须发,照戒律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04
-
赵朴初的书法,看看也宽心!敬请欣赏
赵朴初:作家、诗人、书法家和佛教人士赵朴初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尤以宗教家为甚,老先生在92岁时还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他的书法属于文人字一类,以行楷、行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07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轮回转世慈心不改 忘我布施无怨无悔
夜叉听说国王慈悲,前往王宫求见国王,希望解除饥渴痛苦。释尊在因地时曾舍身饲虎、喂鹰救鸽,忘我布施、救度众生之事超过恒河沙数,不可胜数。在此娑婆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
佛教故事时间:2015-06-05
-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在适逢释迦佛出世,听法者都获得正道。他的国家富裕,人民昌盛。王有两位夫人,第一夫人名叫月明,相貌端庄,王很爱敬
佛教故事时间:2015-07-11
-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无门慧开禅师的偈子“云门糊饼赵州茶,信手拈来奉作家。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很有意思,文字和意境之美不要说了,而且还是描述在禅堂里面用功的情景,具有禅修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26
-
时间: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