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运法师:心经 浅释 第二十三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 第二十三卷上面略把「涅槃」的种类讲完,接下来要解释它的含义。「涅槃」是梵语「波利昵缚男」音译。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旧译为「灭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5
-
宽运法师:心经 浅释 第三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 第三卷「心」:心有多种:一、草木心。二、肉团心。三、精要心。四、缘虑心。五、真如心。一、草木心,如草心、花心、树心等,乃属无情之物,虽有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5
-
宽运法师:心经 浅释 第七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 第七卷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能观之智,「五蕴」是所观之境。一切众生皆为五蕴身心所迷、所缚,以致生死无尽,故本经首先以照见皆空一句以警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5
-
宽运法师:心经 浅释 第十三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 第十三卷前五境(色、声、香、味、触)的道理容易明白,唯「法境」则较难了解,今再略为说明:例如昨天,数日或数个月前见一喜爱之物,或听一悦耳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5
-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浅释
(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1
-
蕅益大师:净社铭浅释
引言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从事何种职业,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除了他自身所具备的品学才干外,其平时能掌握机遇,运用诀窍,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们从历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
宣化上人:见闻利益品浅释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浅释 第十二卷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
宣化上人: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六)
宣化上人: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六)劝发菩提心文浅释美国加州万佛圣城宣化上人 讲述念生死苦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
净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四)
分身集会品第二无量世界的地藏分身和无量业道的出离者随众,随地藏王菩萨一起来到这个法会。由于我们的身障不知道,地藏王菩萨的分身有无量亿,无量亿的分身有无量亿的随众,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
称佛名号品浅释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浅释 第九卷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在那个时候,讲完了前面第八品,在第九品刚刚开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04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之一
宣化上人讲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10-07
-
卢志丹:放下小局,赢得大局
放下小局,赢得大局有个猎人,在深山里挖了一个陷阱,安放了一个捕兽工具,野兽的脚只要碰到它,它就会牢牢地把兽蹄钳住。有一次,一只老虎出来觅食,一不小心踏到了这个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
张尚德:浅释在北京大学的无相念咒
浅释在北京大学的无相念咒张尚德吴辉雄医师陪我回老家湘潭,我带了一些小本《金刚经》,送给亲朋戚友。一日下午,我和大哥张俊德说:「我们一起为死去的父亲念『阿弥陀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
清远法师: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序言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2
-
清远法师: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
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清远法师燃香敬佛是佛教徒礼敬佛菩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土时已有烧香礼佛的现象,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武元狩中,霍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0
-
赢得父母的尊重(一)
赢得父母的尊重(一) 作者: 张德芬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想声明一下,我认得的朋友里面,很少不孝顺的,或是说,不孝顺的人我大概不会和他往来。我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02-04
-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
赢得众人敬仰的沙弥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佛弟子比丘,当如是了知,莫贪着世利,专注于远离。提沙的父亲是舍卫城中名声显赫的人,也经常在家中供养舍利弗。所以,提沙很小的时候,就见过舍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9
-
发现自己的错误赢得自己
一位棋道高手退下来后被聘请为教练,他培训年轻选手的方式十分特别。他不教年轻棋手们怎样去进攻别人,也不教年轻选手们如何运用谋略,他和徒弟们天天对弈,决出输赢后,让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10
-
莲师:在转烦恼为道用之前~~~
无论如何,只要你的见地与修行尚未达到稳定,你就应该像只受伤的鹿一般逃到隐居静僻处。要像碰到毒蛇一样,逃离烦恼。措嘉又再问道:密'咒行者不是应该将一切烦恼都以为道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6-16
-
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_佛教经典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摘自南无羌佛原法音开示)今天我为大家讲什么呢?就开示至关重大的成就解脱关键佛法吧。这一次我必须要提醒大家,今天我对大家讲的法确确实实
佛陀住世时间:2022-10-03
-
祸患来临之前有五大征兆,请警惕!
佛家常说一句话: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若一心行善,虽然不能马上给你带来福报,但是灾祸已经悄悄远离;人若作恶,虽然不会马上面临
素食学习时间:2022-04-27
-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也就是说,一般的圣道门的修学,当他的心跟法接触时,只有两种力量,就是心力跟法力。而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
净界法师时间:2021-06-30
-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达国师,他在没有当国师前,曾经侍候过一个生病的梵僧,他生了大病,悟达国师就帮他护理,直到他病愈。梵僧病好后,就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25
-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著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著了。有执著了不但度不了众生,连他自己也变成众生了,就是这个含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0-11-11
-
人要倒霉之前真的会有许多征兆
人要倒霉之前真的会有许多征兆我几年前大学毕业要参加工作时,自己住在寝室里,有一天晚上梦到去世的亲人向我要纸烧,梦里我没见到人只是看到了坟墓,平时胆子挺大的,那次
佛教故事时间:2013-08-10
-
大安法师答:是否能够在念佛号之前祈求阿弥陀佛佛光加被,驱除心中的贪、嗔、痴?
问:是否能够在念佛号之前祈求阿弥陀佛佛光加被,帮助我,驱除心中的贪、嗔、痴?大安法师答:又是同样的毛病。你就是每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信愿行具足,念念往生啊!每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19
-
《七佛通戒偈》浅释(一)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6
-
「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6
-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13
-
昌臻法师:「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13
-
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我们常常会冲动的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事。是否想过,我们的每个思想、每句话语与每个行为都已带上各自的印记——无法逃脱。若我们制造了某些不太好的事,便永远无法收回,
藏传法师时间:2014-06-17
-
宣化上人:《佛遗教经》浅释摘录
释迦牟尼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做“能仁”、“寂默”。能仁──他能普度众生;寂默──他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们应该尊重,看戒律就像佛似的,就像师父似的,要像恭敬师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2
-
四十岁之前为今生活,四十岁之后为来世活
人到了四十岁左右,一般是人生积累比较好的时候,往往也是比较迷茫的时候,很多人面临着这种转型的困惑。这样的人不是没有财富,在别人看来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他们都具备。如
其他文章时间:2014-10-31
-
大愿法师:人死之前半年内15个征兆
老年人临死前有十五个征兆,如果具有其中之一个征兆,大概寿命只有六个月了,六个月以内要走了。尤其是第十三和第十四种,如果两相都有的话,大概寿命最多还有三天。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1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5-6)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5)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成就破乱”:他们不能成就他们的破乱,“由汝心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6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7-8)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7)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7
-
宣化上人:大乘正法经典《妙法莲华经》浅释(5-6)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临末法,众生福薄。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7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在境界未稳固之前需要住在寂静地修行?
问:为什么在境界未稳固之前需要住在寂静地修行?答:如果有幸能住在寂静的圣地,我们通过季节次第性迁变的实例,相续中可以生起强烈的无常观与厌离心。因为与任何人不相联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18
-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一个说明,我们看今天的附表,《佛法修学概要》补充讲表,第一个附表,忏悔须知,这以下有三段,第一个,忏悔当然就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5-05-07
-
改命之法:赢得祝福,解除诅咒【父母和学生必看】
有八种人,他们的语言和态度,以及他们心中的看法,会直接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婴孩和儿童。一、长辈;二、亲人;三、老师;四、领导;五、好友;六、权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13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该怎样分析决策?
问: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该怎样分析决策?索达吉堪布:萨迦班智达在《量理宝藏论》中说:“愚者信许后测察,智者测察后信许。”智者对一件事进行周密细致地观察、分析,其主
佛学入门时间:2015-09-13
-
为何获得智慧必须依靠禅定?修习禅定之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问:为何获得智慧必须依靠禅定?修习禅定之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如《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中云:“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欲得智
藏传法师时间:2016-05-31
-
科学未发明之前 佛菩萨都已看见
佛眼中的三千大千世界现在科学家,才发现虚空(宇宙)的秘密,有银河系统,那是由千千万万太阳系而成的。又发现有很多很多的银河出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晓得虚空中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18
-
放生之前 你得先弄清楚这7个关键问题
一切众生未来诸佛放生者,解放人或动物,使其得以生存活命。放,是手段、是途径;生,才是目的。放生切忌放死,毕竟生命攸关。我们不妨从放生的意义、责任、内容、程序,以
佛学入门时间:2016-08-05
-
忏云法师:投生为人之前 你会看到这个景象
十二因缘,追究宇宙人生、我们今生,怎么有今生呢?古代帝王,也有很高超的,他自己说不幸生在帝王家,生在帝王家他以为不幸,有人还羡慕帝王啊!种种的宇宙人生从哪儿来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12
-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一)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19
-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一)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于“阿含部”。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7
-
藏珠的故事:从精进苦行,赢得广泛赞誉到还俗经商,被捕入狱
舍弃今生的真正含义是舍弃得、失、毁、誉、称、讥、苦、乐这世间八法。不希求安逸富足、被赞美、被关注,不惧怕磨难挫折、被诋毁、被忽视。宠辱不惊,安贫乐道。自古以来讲
藏传法师时间:2016-10-25
-
《点灯祈愿文》浅释
《点灯祈愿文》浅释传喜法师2008.6.14晚开示我们念《点灯祈愿文》脑子里能观想起來吗?念‘愿灯具’灯碗大的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这灯炷有多大呢?象須弥山那么大,须弥
藏传法师时间: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