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开法师:聘金与嫁妆
聘金与嫁妆聘金,是男女双方谈到婚嫁的时候,男方送给女家的金钱,叫聘金;除了金钱之外,还有物质的礼品,叫聘礼。而在女方出嫁之时,随嫁的物品,叫做嫁妆。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不可有种族歧视的观念
不可有种族歧视的观念公元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八日,中国时报第三版,有一则标题为「南非保守党承认种族隔离政策失败」的新闻,其报导:【普勒托利亚十八日路透社电】继南非绝大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祖父教拜佛
祖父教拜佛我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最虔诚的佛教徒。祖父领导一方,创建了「石丛山林隐寺」,这寺规模不小,雕刻庄严,华丽堂皇,后来创办「保和国民小学」于此,笔者开始读小学,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体罚学生宜用委托
体罚学生宜用委托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一日,中国时报第三版,刊登一则前所未有的新闻-老师体罚学生,被判处拘役缓刑两年:高雄县冈山镇前锋国小,陈中仁老师及龚雪香老师,在校园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听佛陀讲个祭祀的故事
听佛陀讲个祭祀的故事有一次,佛陀在俱萨罗国人间游化,与常随比丘众等,行脚到一处全是婆罗门所居住的村庄,这个村庄的地名叫怯(少/免)婆提。因此,当地人都叫这个村庄为怯(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导演转世
导演转世人在六道轮回转世,只因没有明显的特征,故世人多不知。如人转人道,古时候人称之为神童者,只是一种誉称,其实就是转世之后,宿业不忘。就人道而言,也有举不完的例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三种福田
三种福田大家都知道,田,是农夫用来种植一切农作物的地方。一提到田,人们的脑子里,就会意想到田有能生长五谷、菜蔬及瓜果的意义。这块田,一经农人春耕播种,夏耘秋收,就可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圣开法师:建立不丢不捡之新观念
建立不丢不捡之新观念民国七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的「自由日报」,十一版有一则「你丢你捡,不捡受罚」并指「你丢我捡」的观念落伍啦!其报导说:【台北】中华民国环境保护学会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8
-
梦参老和尚:素鸡,素鸭一样是造业,何必呢?
财、色、名、食、睡,你一定要设法对治。皈依三宝了,你还很爱财,很好色,色有深有浅;穿的衣服要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名牌的,总而言之,是包括一切食欲。吃的饮食要吃什么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
母力衰退,儿心悲泣
汉朝的韩伯俞,是河南人。他生性非常孝顺,可是他母亲的家教很严厉。每当韩伯俞犯了小过错,他的母亲便用拐杖打他。但他总是跪下来接受惩罚,丝毫没有半点怨言。有一天,韩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19
-
崇慈法师答:既然上天赐给我们那么丰富的食物,我们就应该尽情享受嘛,何必一定要吃素呢?
崇慈法师答:你所说的上天具体是指谁?是大自然吗?大自然不会说话,更不会安排我们吃什么。是某个神仙吗?持这种观点这个神仙肯定是没有慈悲心、没有博爱心的,这样的神仙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6
-
崇慈法师答:既然心即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皈依、拜佛、念经等形式?
崇慈法师答:心中有没有佛,以什么来证明呢?形式是用来证明内心的。形式的一点一滴都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我们每天的生活,一言一行一食一饮,哪一样不是形式呢?作善作恶都是以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6
-
何必太过执着
何必太过执着有大和尚与小和尚二人结伴下山,到集市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集市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
禅·看开时间:2024-05-22
-
佛油子!你自己不想解脱,何必拉我做垫背!
在学佛修行的人中,最让初学佛者防不胜防的恐怕就是常在身边滴溜的“佛油子”。这些“佛油子”,或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师兄师姐“居士头”,或是外面名气很大的学佛"大咖”。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1
-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古人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是我们要管好自己这张嘴。佛教“十善业”中,与善恶相关的语言就有四种,恶语和柔和语,妄语和实语,绮语和质直语,两舌和调解语。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3
-
放生功德: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损伤,放了也未必可活,何必浪费金钱?
想想看战争中受伤残疾的人,是不是都努力挣扎,千方百计保全其性命,同伴们也都全力抢救,无一丝弃舍之心。操作的畜生也是生命,放于野外自有其求生之道,若不幸死亡,也死
放生功德时间:2024-03-01
-
随缘放生何必念想?
那天在杨姐店里买床单,她跟我叙述了一件事,让我感动不已。原来杨姐在大学当老师的儿子,带了女朋友回来,第一次上门,女孩带了份特别厚礼:—只约五斤重的甲鱼。这是女孩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6
-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何必人一走,就让茶凉掉呢?
晚清将领骆秉章虽然位高权重,但平日里乐善好施。他手下有一个叫张全的小吏,家境清寒,与身患残疾的老母相依为命。骆秉章得知后,就命侄子每个月都给张全家中送去米粮。一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10-24
-
佛教故事:何必重新来过
何必重新来过如果有悔,想想,再来一次,只怕还一样。如果有恨,想想,那恨的人与事也将随着我们凋零。人生何必重新来过一位从来不碰股票的朋友,第一次「进场」,就赔了钱,真可以
佛教故事:其它故事时间:2023-09-08
-
佛教故事:禅·看开:何必太过执着
何必太过执着有大和尚与小和尚二人结伴下山,到集市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集市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08-25
-
佛教故事:禅·看开:何必太在乎得
何必太在乎得会游泳的人都懂得这样一个常识:一旦溺水了,最好的自救方法不是拼命挣扎,也不是大声呼救,而是尽量心无杂念,全身放松。只要放轻松,就能浮上来!从某种角度上说,人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08-25
-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何必妄想
何必妄想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人若造作身、口、意善业,一定有乐,如影不离形。(偈2)玛塔侃达理是个年轻的婆罗门,他的父亲非常吝啬,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时间:2023-08-15
-
积累福报有何必要?
积累福报有何必要?问:您刚才说,学习藏文化与学习佛教应同时进行。那么,对一个学生而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累福报有何必要呢? 索达吉堪布答:作为学生,首先,学习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由此看来,并不需要常常念。如果我们的心已诚到极点,善业更是满到极点,在这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8
-
慧能与神秀:既然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学佛修行人都会念:身无菩提树 心无明镜台 既然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禅宗有一个著名的“菩提本无树”的故事,即使不信佛也几乎尽人皆知。说的是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慧能
佛教典故时间:2023-07-27
-
问: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损伤,放了也未必能活,何必浪费金
问: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损伤,放了也未必能活,何必浪费金 问: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损伤,放了也未必能活,何必浪费金钱? 答:任何一个生命,均好生怕死,自有其求生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7
-
人生本过客,何必惹尘埃(深度)
人生本过客,何必惹尘埃。遇见友情,是停留,遇见爱情,是陪伴。这一世的遇见和陪伴,都是短暂的,随着生命的离去,都成了一场相知,都变成一种不舍。这个世界,我们原本都
素食师兄时间:2022-07-25
-
人生本过客,何必太执着(好文)
一人生本过客,何必太执着!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明白,有些事情,注定无法左右,总要学会放手,懂得随缘。你所追求的,也许最后是一场空,不是你不够努力,是一开始,
般若电影时间:2022-05-17
-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常在遭遇困境时发愿吃早斋,或是初一、十五持斋;以此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既然天天都希望有福、平安、顺利,何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 洞山禅
佛教故事时间:2014-05-07
-
悟道法师:生意场上,何必妄语
此地讲妄语,特别是要得到利益的,譬如说做生意的要谋取一些利益,他要打妄语,这在现前社会非常的多。卖的产品,实在讲不是很好的产品,他说很好,标榜很好的产品,实在没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9
-
本性法师:小事一桩何必生气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动不动生气、愤怒。生气乃至愤怒,是很有害身心健康与灵性修炼的,也无益于工作、学习与生活。我们常说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7
-
索达吉堪布:赞叹他人有何必要?如何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赞叹他人呢?
问:赞叹他人有何必要?如何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赞叹他人呢?答:赞叹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凡夫人来说,赞叹可以让他们欢喜踊跃;对诸佛菩萨来说,赞叹可以让其他众生生起信心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10
-
宣化上人:真正有了功德鬼神护法都会帮助你,何必自己去宣传?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人见到你都和你有缘,都恭敬你。见到你,好象见到八辈子到现在的老亲戚,不知有多亲切,有那种亲切感,有那种回到家里的感觉。又好象在海外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02
-
【胡小林老师】生意场上何必焦虑!
胡小林,净空法师如是评价他:“我学佛58年了,再过两年就一甲子。58年我只看到一个人的成就,这个人就是北京的胡小林居士!”要知道,以“众善奉行”为准则、不断告诫自己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24
-
每日一禅:人生本过客 何必千千结
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即使
其他文章时间:2015-04-30
-
每日一禅:何必在意小过
仰山和尚是伪山禅师的学生,有一年,师徒两个一年没见了,彼此都十分挂念,等到见面时,伪山禅师向仰山问道:“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么事?”仰山说:“我开了片荒地,然后种
其他文章时间:2015-07-01
-
每日一禅:看清一个人,何必揭穿他
当你看清了一个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你就懂得了至极的尊重。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人,也有看不惯你的人。你的成熟不是因为你活了多少年
其他文章时间:2015-12-01
-
每日一禅:何必太计较
快乐是如此简单。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刷牙洗脸;晚上入睡前,也是要洗漱沐浴,洗掉一天的尘垢。既然身体都需要如此洁净,那我们的心在一天忙碌中,受到的染污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2
-
每日一禅:本自具足,何必烦恼生活?
本自具足,何必烦恼生活。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但需要成长的时间和能量的积蓄。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08
-
是否只有密宗才提倡观清净心?这样做有何必要?
问:是否只有密宗才提倡观清净心?这样做有何必要?答:《华严经》、《维摩诘经》、《入楞伽经》等显宗经典里面有许许多多观清净心的教言。其观点跟密宗所提倡的观清净心完
藏传法师时间:2016-05-31
-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苦短,朝看青丝暮成雪;时光匆匆,无可奈何花落去。暮年回首,总会有数十年转眼一瞬的感触;漠漠尘寰,
大德居士时间:2016-07-27
-
何必追求神通
昨日共修,有师兄分享到家人得了白血病,偶遇一位针灸大医,用针刺法控制住了家人的病情,还传说这位大医甚至可以用医术消除病人的一些障缘。就在大家都为师兄家人的病痛出
菩提书院时间:2016-10-05
-
修行何必在深山 红尘也是大道场
我们通过学佛修行,把宇宙和人生的事实真相、真理都弄得一清二楚了,像《心经》里讲的那样,“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真正明理了,是无所畏惧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6-11-17
-
修行何必在深山红尘也是大道场
我们通过学佛修行,把宇宙和人生的事实真相、真理都弄得一清二楚了,像《心经》里讲的那样,“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真正明理了,是无所畏惧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29
-
罗汉智慧答疑:既然在家出家一样得道 何必出家呢?
在家出家的功德区别是什么?看《释迦牟尼佛传》,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呢?释迦牟尼佛就是把荣华富贵放下,然后到深山里面去修行,他才成功了。他如果说是:“我等
汉传法师时间:2017-05-28
-
净视频:往生人人有分 何必自局其分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17
-
传喜法师:松石尚懂圣贤义 今人何必输古人
珍惜殊胜法缘 传喜法师大同弘法寺诵《金光明最胜王经》开示2011年5月17 日今天念了这个《金光明经》啊,大家知道这个经里面种种的殊胜,乃至《金光明经》的这个名字都很难
传喜法师时间:2020-05-20
-
宽运法师:何必守戒?──猎人与老和尚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缘 起2009年5月9日,由成都文殊院方丈上宗下性大和尚发起的“《瑜伽师地论》读书会”成立。读书会的成立缘起于2008年,四川大学唯
宽运法师时间:2020-06-12
-
“天涯何处无芳草”,后面不是“何必单恋一枝花”,上一句更精彩
阿弥陀佛圣号唱诵,24小时播放净化身心,做到起心动念皆是佛号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