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这几种话容易惹祸,千万不能对别人说
“祸从口出”,这几种话容易惹祸,千万不能对别人说
怎样会成就世间人,想要成功;修行人,想要开悟。光想是没有用的,而是要清楚怎么做!生:怎样才会成功?师:有思想、有理想、有计画、有行动、有检讨、有坚持、有智慧、有慈悲,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功德庄严:大愿大行成就下面解释功德庄严这四个字。功德庄严就是指弥陀大愿大行之功德庄严。首先来说大愿成就者。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光明无量,阿弥陀佛寿命无量、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9
达真堪布:正确做早晚课得加持 我们早课、晚课的仪轨都非常殊胜,但是很多人做早晚课坚持一两年以后,就开始没有兴趣了,都当成是一种任务。今天任务没有完成,还得勉强做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26
达真堪布:有禅定、有智慧的力量,持戒就会变成成就的助缘,变成方便如果懂得佛理,有智慧,受戒是不难的,是轻松、自在的。我们真正回到轨道上,那时是轻松、自在的!一点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26
佛教知识 | 怎样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用这个词最稳妥有师兄提到说,那哪些是不适宜在家居士用来称呼出家人的呢!未免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特在此再分享一篇!下面两种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4
问: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真信切愿却非易事。学佛者往往有一时会发出真实信愿,但一回到世间或境界中,被五欲六尘熏染后,就退失道心不能保任。广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0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12
问: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请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深信切愿达到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2
上天有好生之德,唤醒人们的良知。让我们学会放生,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让飞禽免遭网捕,冲出牢笼,回归湛蓝的天空,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也让我们的天空更
放生文库时间:2025-07-02
怎样才能变得运气好起来真正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境界中修行。境界里头特别是人事环境,逆境恶缘不生瞋恚,顺境善缘不起贪恋,境界就转过来了。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30
交命念佛以后需不需要做事业?学佛人应该理解到,世界以人为本,家庭也是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学佛的目的,交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命成为无量寿。不能说我们交命了,就什么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来的苦闷。老居士讲了下台后的失落,讲到自己有位下属,过去对自己俯首帖耳,毕恭毕敬,可自从自己退休后,态度大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6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4
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你的心里面一片清净、平静,没有喜怒哀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清静静,明明了了,一念未生,这叫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你的情绪跟着事情来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2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莲华化生出来的当下身体就很高大,不需要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的过渡,也不需要去哺乳、养育。这种生命的现象就不是我们常识的范围了。这个身体是善根福德成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2
问:困难时期一些农民欠下了国家债而没还,因为国家还没有追究,这样来生是否还是要还?往生的人是否需要还?答:往生的人没有了,他脱离了。但是往生的人如果再到这个世间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10
放生本是件善事,有时却会弄巧成拙变成坏事,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放生较为盲目,并没有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因此正确认识放生,积极引导,实现科
放生指南时间:2025-06-10
贤崇法师讲,同济大学石莹居士整理空杯装水贵在坚持敢为天下先皆是过程难得明白-修五心观念、思维、心灵,是禅修的对象,心灵的建设也是佛教思想的重点,因为心灵是身体和心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9
遇善友修正道,将可得成就遇善友修正道,将可得成就(一) 佛陀和其弟子们的日常生活是,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时就起床;然后在晨风中到街上去托钵。这个时候东方渐白,朝阳开始照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6-02
问:师父慈悲,我经常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自己烦恼,这是否就是逆缘啊,怎么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慧广法师: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若能真精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可否再请师父开示,功夫成片的法门?明证法师开示:这个法门非常简单,简单到不可以再简单的程度了,问题是你肯不肯修这个简单的法门,因为人他挺烦人,老想搞名堂,不甘心寂寞,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2
明证法师,阿弥陀佛,现今社会、校园,包括佛学院有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教授不正确的修行方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法师慈悲,阿弥陀佛?明证法师开示:这个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6
在有限的生命,也应该具足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未来生命的去处,不然时间一晃就是数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可度过呢?任凭怎样歌唱生命,赞叹生命的光明远景,而生命的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借着节日的假期,拖着疲惫的身心终于辗转地回到家。上学两个月来,忙碌的生活让我没有空闲思考,顶着压力全盘转的我,感觉好累,好盼望回家躲躲,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09
如本法师答:实相(梵语dharmata、bhutatathata)。实相乃远离对待,能念所念泯除,所念之佛不离能念之心,能念之心是所念之佛,能所俱泯,不一不异,光明自性当下显赫,如是念佛,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阿秋法王:正确利用今生一个人决定生起摈弃今生的出离心,和令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心后,将面临如何正确利用今生,如何尽可能快地让众生成佛的问题。那么,首先你要明了自己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06
静心才能容纳真知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早已有好几百人等在那儿了。隆重的迎接仪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04
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宣化上人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每一个人造就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庄严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时间:2025-04-23
问:以前在《大乘集菩萨学论》里看到佛教关于「羊车行菩萨」的开示:「又入定不定印经云。佛告文殊师利:云何名羊车行菩萨。譬如有人欲过五佛剎微尘数世界,是人乘彼羊车随路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邵伟华书:认清修行目的,才能舍身忘我 由于我们党的各级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改革开放后,都很重视宗教事业。我国的宗教事业不仅得到飞速发展,而且宗教的团体和谐稳定。从我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16
修持准提法如何下手去用功?持咒怎样才能上路?(首愚法师)师示:佛法就是要我们怎么样达到真实,悟得实相。但这是究竟的目的,若讲过程,则牵涉到我们修学佛法的一个实际受用问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七、声闻教成就与大乘化教威德第四天下午(录音对应4-2)1、用佛心真心来观察当下观察现缘我们继续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来印契我们的心地。佛愿、众生愿的差别表现在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9
安居第四十五日(二):先完成往生大事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一切所求”,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话,实际不是。前面大义门中讲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7
安居第六十九日(三):五念门的效果——所作随意自在成就我们学习净土法门,要是不了解往向、返向二种往生的方法进趣,那昙鸾法师所讲的“所作随意自在成就”我们是做不到的,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7
如何教育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成就自己、造福众生、造福社会?(2010.1沈阳22)答:这也是很好的现象,为人父母能够让子女及早接触正确的人生观,对子女而言是非常的重要。小孩子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气的根本在丹田从丹田发出来,这是气的根本,这气是源源不断的。◎宣化上人我们人无论念经、念佛、诵咒,都要会用气力。这气力怎样用呢?这股气要从丹田发出去;回来也要送到
宣化上人时间:2025-03-27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得很多,首先是对五蕴的出离,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出离,就是《心经》里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自己认识到没有?二一个,认识到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智海法师开示:我们要尽量多闻,广学多闻能够逐步成就闻慧、思慧、修慧。修行就是依修慧来成就。我们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因果明镜论》之后就明白,成佛的因果是很深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智海法师答:能够穿透事相,把我们执着的一切穿透之后,能够见到空性、实相,这样才能做到平等心、平常心。什么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凡是与实相相违背了,就会显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诗曰:“供佛虔祈四子生,商农学果俱圆成;财官富乐全能获,志愿出家度有情。”信佛和学佛,最重要的是,依照佛教的信、愿、行三资粮去行持。一、要有
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5-03-16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这句话是世尊修道的一个经验。他告诉我们住大禅定,这里面细讲禅定非常多。如果是按照修学的次第来说,从欲界的定,一直到四禅八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俗话说: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枸杞子是一味很好的滋补品,可清肝明目、滋阴润肺、滋肾益精。人们经常用它来泡水喝、煲汤,或做菜。中医养生专家指出,枸杞子泡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10
佛珠,象征着佛法的传承。皈依,是为了获得如法的、由诸佛世尊一脉相承的皈依体,这正是佛法最殊胜的传承。我们平时念咒,就用菩提子佛珠比较好。现在很多人爱用计数器代替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6
怎么样能保持你的清净心?我觉得有一个好方法,止语,就像我刚才说的,少说、不说、无话可说,止语。我老伴在家经常跟我止语。他什么时候止语?犯错误了,说错话了,办错事了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香严本是百丈门下的弟子,他虽然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后,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灵佑处。沩山:"你在先师百丈处,听说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因为你聪明伶俐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3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