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就是收心
学佛就是收心
前些日子,冻得鼻涕直流的张静初一幅圣母样放生泥鳅:今天我们让1万5千多斤泥鳅重获新生了。张静初在微博发在简阳三岔湖放生泥鳅的照片说:小泥鳅活蹦乱跳,我们冻的鼻涕直
放生心得时间:2025-06-29
佛教反对自杀理由,是基于贪嗔痴三毒。如果张国荣懂佛法,他还会选择自杀吗?张国荣自杀了,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生命如此无法承受之轻,实在令人深思。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6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印度取经时,每到一处圣地都会虔诚礼拜,抵达佛成道圣地时,看到弥勒菩萨所造佛成道像,至诚顶礼,五体投地,悲哀懊恼,感伤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10
禅海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后来,他与高官的太太两情相悦,十分亲密。纸里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终于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高官,带着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13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动不动就想生气呢?好像无名火好多!但又不知为什么?隐隐约约感觉是自我好烦人啊,有时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都不敢碰它,我该怎么办?(2010.12.29灵峰寺)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6
高僧“开悟”的境界,就等于成佛吗?禅宗历代祖师,从西天初祖迦叶尊者,到东方禅宗六祖惠能,几乎每位祖师都有“开悟诗”传世。高深莫测的境界,晦涩难懂的文字,给了我们
金玉良言时间:2025-03-23
为避嫌疑筑屋田间,坚持不懈苦修廿年。不近女色财心未断,廿年之功一朝丧尽。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高石桥有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9
有些人认为《阿弥陀经》他都能看得懂不需要讲,同时有些个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念一句阿弥陀佛,不生尊重心,而生轻视心。有人修禅定,修观,认为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人都能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看到这个故事后,再遇到不讲理的人你也不会生气了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问:我的朋友已经皈依了三宝,但是从皈依了三宝之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念经就会发狂,请问长老我应该怎么样处理?答:皈依三宝之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念经就会发狂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0
生气,就是自己给自己上刑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3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班里有个同学太讨厌了,自己不会做作业老要抄别人的,小宝不给他抄,他居然还说小宝不讲义气,不帮助同学,小宝就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1
我们一定要知道,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佛弟子应该做的,最基础的,无论你是学哪个法门的,无论怎么样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要做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你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5
生气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时候,有些人对身边的一些琐碎小事看不顺眼,就会气不打一处来,而且还气得特别厉害。甚至我们会因为生气而大哭一场,或者会喝酒来解
禅·看开时间:2024-06-12
问:大师你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很容易被别人一些细微的言行举止激怒。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克制不了自己,请教大师应该怎么办。答:你的这个问题是比
星云法师时间:2024-05-30
生气是从嗔恨心发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时候,遇到受伤害的时候,遇到受委屈的时候,就要生气。人一旦生起气来,往往失去理性,对别人没有一点尊重,没有一些包容,只有尽
星云法师时间:2024-04-17
导语:人类在野外下陷阱捉熊,熊落入陷阱,导致熊掌或四肢撕裂。熊被捉到后,要被人类残害近二十五年,熊痛得掏肚自杀。但人类魔高一丈,给熊穿上防止自杀的铁衣,使熊无法
放生文库时间:2024-03-21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原始出处是《贤愚经》。原经篇幅较长,网上也有不合白话译文,但因篇幅所限,小编整理之时已有删省,文字稍有润饰。前面出现一座大山,山上插着无数
佛教故事时间:2024-02-27
导读: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带点混乱的。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虑,从善意出发也尽心尽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2-19
中医素来有春宜养肝之说。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这是因为春季属木,肝也属木,两者相应。春季万物复苏,属于阳气升腾的季节,养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生命之
素食养生时间:2024-01-23
脾气来!不生气的好办法!1.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世间都是假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每天多念几遍,一切莫当真,否则吃亏上当就是你。2.有人对你发脾气,不
陈大惠居士时间:2024-01-20
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削发,准备为他选一位好师父,长者比较丘说:“我这个儿子想让他削发,请求大德慈悲度脱!”比丘用道
佛教故事时间:2023-12-25
达真堪布:真正了知十二缘起,等于见佛见法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无际。在所有的佛法里,十二缘起最为珍贵,最为稀有,非常深奥,犹如如意宝一般。谁能了知、亲见这样的
禅理故事时间:2023-12-21
内外兼顾的修养对品德的培养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内容之一。你想要坦荡正大地活于世间,就离不开他人的尊重和肯定。没有高尚的品德,你的生命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有一个人接到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11-15
佛还会生气吗?这是肯定的。佛是会生气的,但是佛的生气那不是嗔恨心,它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护之情。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是嗔恨心,是父母对我们的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时间:2023-10-13
可以说,现在已由人权扩展到生权的时代,不只是有人才有生命,大地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有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所以佛教虽然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有时不小心伤害虫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中国人说:“好死不如歹活”,但是有些人觉得自己活得没有意思,所以想要自我了断。他认为这么做又不会伤害到别人,和他人有什么关系,哪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呢? 其实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0
达真堪布:可以用咒语去帮助想自杀的人吗?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现在高校自杀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咒语可以去阻止想去自杀的人。如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0
索达吉堪布:有人当面用很难听的话指责自己时,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 问:有人当面用很难听的话指责自己时,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索达吉堪布答:无论是谁在我们面前,宣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问:有人当面用很难听的话指责自己时,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 答:无论是谁在我们面前,宣说揭露过失或讥讽等种种不悦意语言,依靠这些语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生气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时候,有些人对身边的一些琐碎小事看不顺眼,就会气不打一处来,而且还气得特别厉害。甚至我们会因为生气而大哭一场,或者会喝酒来解闷,又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世上最要不得的是随意生气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有的人会说为了幸福,有的人会说为了成功但肯定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活着是为了生气的。没有谁喜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08-25
索达吉堪布:听到刺耳的话就生气或不高兴,该怎样调整心态?问:虽然常言说“忠言逆耳”,但一般人还是喜欢听甜言蜜语,听到刺耳的话就会生气或不高兴。该如何调整心态? 索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很多人都有吃素的习惯,并且大部分人都认为素食不仅有利于健康还能帮助大家减肥。怀着对素食的热衷,减肥瘦身者被素食深深吸引住。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吃素的误区,如果
素食护生时间:2023-08-24
把心放回心窝里给自己的心增添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烦躁、愁苦、惊动、惧怕这些都是统统要扔弃的。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学习,就是给自己心增添价值,也就是古人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身处逆境须用开拓法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遭遇逆境时,我们的心胸面临考验。我们的命运受很多因素的控制,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我们保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我们的错误严格来说,愤怒也是一种错误,尤其是向他人发泄自己的愤怒。但是,谁都会以错为对,以善为恶,就连圣人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但这绝不能成为我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愁苦源于心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迷于欲望,人就不可能清醒了,而欲望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人们的内心,这个心不仅产生欲望,还产生愁苦,而愁苦多是因为人们的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心残所以事残事情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这往往不是由于人们真的做不到,而是由于,人们的心灵没有以最完整的形态出现,没有给人们提供足够的力量,所以,人们所做的事情就半途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惜福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钱会考虑大局的人才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物质发达,物欲横流,让许多人迷失了本性,沉醉于对物质的享受中,而且愈发奢侈浪费。要知道,福不能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醒悟做人时时要有居安思危的态度。安逸的现状不见得稳固,如果不善加维护,随时保有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那安逸的环境便容易变成困境;反之,尽管身处非常困苦的境地,也可能摆脱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你在想什么呢我们的生活应当是正常的,对自己的举动也不用过度地考虑,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种种念头都会通过你的行为反映出来。之所以说我们不用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疼痛的自省驾御心念才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安详,才能不但使自己快乐,也能为他人带来安详。苦因来自内心,如果我们缺少清除心理上困惑的方法,那么即使没有外在的敌人,我们也还是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持有不动心不为外物所动之为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能够抵挡外物影响的心,才是一颗静下来的心。有个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他周围的同学大都经商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古法的深意佛陀为人们揭示了消减痛苦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竖立正见。正见指的是正确的见解和观念。如果能够建立正确的观念,那么个人、社会和世界都会受益多多。缺乏正见对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痛苦源自内心很多人觉得,自己并不喜欢生气,他人才是使自己生气的原因。这样想的人,很容易就会开始憎恨他人,埋怨他人,也会产生一种不好的想法要让别人对自己的痛苦负责。但,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迟来的惭愧我们会因为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愧对了别人而感到惭愧。觉得惭愧仅仅这样还不够,惭愧应该转化为对人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深刻的悟,并在此悟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行为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修养离不了善意的监督上面提到,照镜子可以使一个人看见自己愤怒时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自己丑陋的生气模样。同样,他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他人表情的变化可以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忠就是忠厚。忠厚的人,表面看来常常吃亏,实际上,这样的人才占了大便宜。这样的人往往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时,命运的天平也会由于因果的关系而向他倾斜。有两个年轻人友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