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坚法师:正信学佛
道坚法师:正信学佛道坚法师正信学佛,一定要以三宝信仰为中心, 否则,三宝泛化,失去了特胜,对我们的心理冲击,将是面临失去学佛的机缘等过失。这就叫“见地”。即以佛
五福临门时间:2025-11-19
-
洪启嵩:悲心与修行
在一次高阶禅观的讨论时,同修问及洪师悲心与修行的问题,有极为深入的讨论。让大众对悲心更能体悟。问:悲心是修行的目标吗?答:不是,悲心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活命的本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7
-
张慈田:修行人的婚姻观
一、在家或出家在修行历程中,一个人可能选择出家,也可能维持在家形象。佛教是赞叹出家修行的,出家有它的优越性:1.难舍能舍。舍的内容包括:家庭、妻子、财货及世间五欲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5
-
吴言生:深层生态学与佛教生态观的意义
和谐世界是当前国际社会致力达成的目标,也是中国宗教界特别是佛教界致力达成的目标。对外部环境的改善、对内在心灵的改善,是建构和谐世界的两个重要内容。对外部环境的改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3
-
庄春江: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学佛的基本认识》第五章生活中的佛法第三节专注与觉察专注与觉察的必要性我们说,应当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又说,生活就是六根面对境界的反应,生活中的佛法就是六根律仪 -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0
-
庄春江: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学佛的基本认识》第七章大乘菩萨行第一节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佛与阿罗汉的差异释迦牟尼佛是解脱者,但从佛教早期流传下来的经典记载来看,在佛、辟支佛、阿罗汉三类解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09
-
大安法师:想让别人学佛被拒绝了怎么办?
问: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介绍给不曾接触佛法的家属,但家人对于弟子送的讲经书籍和光碟不感兴趣,不是拒绝收看,就是说没时间看。弟子应该怎样做
大安法师时间:2025-11-08
-
达真堪布:随顺众生,克服习性,跟习气作对,这才是修行
达真堪布:随顺众生,克服习性,跟习气作对,这才是修行2012年11月18日达真堪布微博开示:大家念仪轨你也念仪轨,大家打坐你也打坐,大家诵经你也诵经,大家念佛你也念佛,
五福临门时间:2025-11-07
-
宣化上人给修行人101次醍醐灌顶
宣化上人给修行人101次醍醐灌顶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2]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11-02
-
黄国达: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四念处又称为四念住,是早期的佛教的修行方法,在北传汉译的念处经及南传巴利文第二十二经均有叙述。四念处的要义为如实观,即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但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9
-
观辉居士:第十三卷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三卷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内容提要:详细介绍涂抹场地、布置法器、张挂画像、净身进坛、持咒修行等具体修行仪式轨则。原文阿难。汝问摄心,我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5
-
达真堪布:恭敬他人是一种修行
达真堪布:恭敬他人是一种修行噶当教言23 不念自己的功德,要念他人的功德,并像奴仆一般恭敬他人 若要恭敬他人,就要看他人的功德,不是看他人是否有钱有权,长得漂亮。我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25
-
宣化上人:胡涂的人生有何意义
一九八三年二月十日晚间 开示于万佛圣城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今年已经又过去了,第二年即将来临。这表示人从生到老死也是不知不觉,生老病死迅速交轮,人就糊胡涂涂
宣化上人时间:2025-10-23
-
一个外教徒学放生学佛后感应
2003年下半年,末学接触佛法的机缘成熟了。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弟子和朋友去农村看看东西,末学由于生意上的事经常需要到农村去。当时我俩骑自行车去的,一切都还顺利,回
放生知识时间:2025-10-23
-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修行人该如何调整自己?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修行人该如何调整自己?真正能如理如法学佛修行的人,家庭一定能和睦。因为你学会奉献,学会付出,学会圆融,学会容纳了,家庭自然就和睦了。家里这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22
-
高僧告诫!今生冤家相聚 只因前世没种善因
高僧告诫!今生冤家相聚 只因前世没种善因 莫造来生业,回头种福田。(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编者按:佛教讲因果通三世,为什么要明白因果之理呢?晓得因果之理,你就会把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20
-
大安法师:在家佛弟子兼顾工作生活后该如何修行??
问: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为多久为合适?大安法师答:在家的居士,随分随力,一般还是要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最好简单一点,在寺院丛林要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0
-
如何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
学佛人可以不通过算命就可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通过周围事物的变化来感知佛法讲虚空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那么自己的吉凶祸福产生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5
-
陈兵: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答:我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现代青年人应该怎样学佛》的文章,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与我成为了好朋友。我年轻时学佛,也走了一些弯路。我现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佛眼看你看前世因缘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着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4
-
于凌波: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六、三皈依的意义
六、三皈依的意义[《觉讯》原文为归字,今改为现代常用的皈字,编者注。]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学佛的基础。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简单扼要地分四点来说明: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达真堪布:为何修行停留在一个层次上?
听说现在很多人,修行停留在一个层次里,不前进,想精进也精进不起来。这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四外加行的内容学修得不扎实,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0
-
元音老人:修行六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7
-
宣化上人:修行有四个阶段
把皈依那天,看作我们的生日;我们修行的阶段,从那时候算起。一九五八年六月十五日下午 开示一年里头有「春、夏、秋、冬」这四季,这是人人所知道的事,然而大家是不是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5-10-07
-
【转】宣化上人:开悟了之后才知道这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开悟了之后才知道这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声念佛。有声念佛,就是我们开静的时候,大家
宣化上人时间:2025-10-06
-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吃喝关,是循序渐进的:从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体越来越健康, 身轻体健,无病无灾,健康长寿。食、色、睡三关是一体的,素食少食,可以节制淫欲,
早吃素时间:2025-10-03
-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 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年我只要在寺院,我都参加谈体会的这样的一个交流。在谈体会的时候,真的是:参加这种修行活动的人,他就直接体会到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3
-
你知道自己的烦恼是从哪儿来的吗?
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来的。所以说戒定慧三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9
-
前世穿僧衣,今生总经理
我的朋友李平,南阳市某公司经理,深信佛法,为人善良,聪明过人。在一次闲聊中说出他得知自己前世是浙江省龙溪镇紫光寺住持的经过。1979年在外地当兵的李平,做了一个奇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8
-
李炳南:为什么学佛后更多的业障现前?
末学学佛以后,反而感到业障比以前更多,不知是什么缘故?是不是好事多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呢?还是多世以来应该受报应的业障都提前到今世来了,一生受报完后,才能往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7
-
希阿荣博堪布: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答: 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4
-
黄念祖:修行方法1
修行方法古人专注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期期分明,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3
-
黄念祖:修行方法12
修行方法佛就是因这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大经即《无量寿经》,是对圣量的具体讲解。不但《无量寿经》是对阿弥陀佛圣号的具体解释,就连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说明阿弥陀佛,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南怀瑾:大禅师真有那么神?你走三步就能看出是否修行人?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静波法师:空性是一切学佛人的最终归宿
静波法师:空性是一切学佛人的最终归宿【经典原文】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喝豆浆的禁忌,你知道多少?
豆浆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中医理论上则有秋冬一碗热豆浆,驱寒暖胃保健康的说法,因此常饮豆浆,对身体大有裨益,其中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
素食健康时间:2025-09-19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信仰-信心与奉献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祈祷的意义
祈祷的意义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祷方式去讨好它。人类不是失败的动物,只有失败的动物才会乞求牠的需要和等待施舍。佛教认为人有潜力成为自己与宇宙的主人。人类是因为无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在家众的修行
六根本与六随念在《杂阿含933经》里佛对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汝见如来,不见如来;见诸比丘,不见诸比丘;且汝常当勤修六法:何等为六?正信为本,戒、施、闻、空(舍)、慧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现在许多的法师教导不同的修行方法,我真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
法增比丘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来,有的从南方来,有的从西方来,有的从北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在家众修行的六根本是什么?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9
-
黄念祖:修行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是中断
黄念祖:修行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是中断大家都有很多事情,各个方面只要维持住、做得好,都是成续。只要相续,即是增长。你坚持地修下去,昨天修,今天还修,多一天你的功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9
-
阿姜查禅师:心灵的资粮 -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如果那是好的别抓紧它如果那是坏的别黏着它好和坏都会咬住人因此别紧抓它们哇那婆提扬寺这里的确非常安宁,但,如果我们的心不平静,这也是没什么意义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善巧劝诫,前世做猪的老和尚
【原文】汪阁学晓园言:有一老僧过屠市,泫然流涕。或讶之。曰:“其说长矣。吾能记两世事。吾初世为屠人,年三十余死,魂为数人执缚去。冥官责以杀业至重,押赴转轮受恶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么可能还是凡夫呢?
问: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帕奥禅师答: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南怀瑾:不相信六道轮回,学佛就是白搭
一、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后烧香、磕头,求丈夫女儿好、升官发财,然后把香蕉带回去,自己慢慢吃。学佛人误以为没有这种心理,其实是方式不同而已
六道轮回时间:202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