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真堪布:日常行为常观心事事都在种善因
达真堪布:日常行为常观心事事都在种善因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都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比如行走、安坐、躺卧、吃饭、喝水的时候,如果发现心里不清净,有恶念、烦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8
-
仁焕法师:修净土者如何日常修行?交命后求生西方的念头恳切而不变才能往生净土
交命念佛以后需不需要做事业?学佛人应该理解到,世界以人为本,家庭也是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学佛的目的,交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命成为无量寿。不能说我们交命了,就什么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
佛教做早课的礼仪
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 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
佛具法器时间:2025-05-19
-
宗教界上香礼仪
烧檀香比较讲究。烧檀香或降香、沉香,皆须有专备的香炉,香要劈做一分粗细,一寸长短,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即可。烧时,先用香匕在檀香炉中间把香灰
香的礼仪时间:2025-05-16
-
果煜法师: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再从《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讲起:很多年前,我讲《圆觉经》。于〈普眼菩萨章〉时即谓:我在韩国冬安居时,发现他们对亡者,皆是诵《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何以故?此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7
-
时间:1970-01-01
-
饮茶的礼仪
饮茶的礼仪在正式的宴请场合,饭前餐后,饮茶是必不可少的。品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外露。饮茶礼仪是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内容,和上述内容要同等视之,做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3-28
-
智海法师答:听了师父的讲法,在名言上知道了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在哪里用功。那日常中用功的具体方法是怎样
智海法师答: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用功方法,《心经》里讲得很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随时随地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五蕴身心要观照它没有自性。当我们对色受想行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煮云法师:日常持诵法华经,死后唯舌如故
雍州有一僧,失其名,隐于白鹿山中,日诵法华为常课,每天有一童子给他送供,一直到他去世。此僧死后,置尸岩下,少人知者。到了齐武帝,有人在山上掘土见一具枯骸,身肉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7
-
蜜蜡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蜜蜡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宝石,是一种珍贵的琥珀品种,它美丽而娇贵,如果你拥有一块蜜蜡,切勿不可以忽视对它的保养。作为一种有机宝石,蜜蜡是很容易被强酸强碱腐蚀的,所以
蜜蜡知识时间:2025-01-04
-
沉香之宋代宫中用香礼仪
在古代皇室中,如果说李唐王朝的用香最为奢侈,那么赵宋皇室的用香就是最为讲究的。各种场合仪式中无不用香,或赐香以示恩宠,或觅异香于宫中制合香时刻薰烧。权贵子弟更是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2
-
时间:1970-01-01
-
宣化上人:每逢佛菩萨诞辰、纪念日做功德,比平日的功德大百千万倍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诞辰、佛的纪念日,或者是,菩萨的诞辰,菩萨出家的纪念日,都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为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做功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5
-
香道文化:清明节上香禁忌礼仪
编者按:每年公历4月5日是中国人的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祭祖少不了要上香,清明节上香和平时是一样的,一颗虔诚的心。 恭敬的行为, 上三炷香。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12
-
上一堂香道课 学一场以香为名的生活礼仪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
德加尼亚尊者:正念获得动力
正念获得动力(MINDFULNESS GAINS MOMENTUM) 德加尼亚尊者 Ashin Tejaniya当你对于正念练习还是新手的时候,你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保持觉察。开始的时候,你对于意识到失去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陆、福慧双修
陆、福慧双修问:如何无我?答:只要不断培养觉性,觉性越高,我执就自然逐渐减少了。问:无我跟空一样或不一样?空是大乘后来传承的,一直强调空。在此一直强调活在当下,究竟是指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伍、练习境界
伍.练习境界问:何谓见法?见法意谓着所见的事物不同于世俗所见吗?答:见法是见到法,是要真正来练习,实际来修行的人,才见得到法。否则,就算我们跟别人讲,别人也听不懂。一般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培养「念」的方法,是为展现心的潜力,注意力多强,「全然专注」即维持多久。「全然专注」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
佛教礼仪中“四威仪”的含义是什么?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佛答时间:2024-08-18
-
斋堂礼仪需知
斋堂规矩在斋堂就坐应礼让别人。应该将上座或空气好的座位,留给年纪较大的居士。端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拿筷子不可一把抓,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8
-
日常家居布局禁忌与化解方法 打造家居新气场 让你运气爆棚
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不仅要讲究美观、舒适,并且还需要讲究风水问题,家居风水好,那么气场就吉祥,则能够有助于居住者运势。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日常家居风水注意事项与化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
永信法师: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面的顿悟窍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窍门是建立在行正等于道的基本之上。没有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顿悟窍门便成了空中楼阁。六祖在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2
-
首愚法师:你光明解脱的正念
你光明解脱的正念我们修行首要要去观察是那些什么把我们的身心障碍住了。是环境?是人事?还是我们个人的习气?基本上我们人在环境与人事的一波波的牵扯中,真正能下手去转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3
-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五、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
三十五、 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第57 (60) 经﹙上p90﹚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8
-
佛门礼仪常识:恭敬经书之学处
恭敬经书之学处益西彭措堪布讲授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三)一、真实义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秃土地:没有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
佛门礼仪常识:佛家语言礼仪
佛家语言礼仪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
佛门礼仪常识:佛门基本礼仪
佛门基本礼仪第一节、敬佛第二节、敬法第三节、敬僧第四节、四威仪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第六节、供僧第七节、放生第八节、造寺、造佛像第九节、印经第十节、荤腥与吃素第十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
佛学书籍:教规礼仪:人生礼仪篇
人生礼仪篇一、毓麟之礼二、皈依之礼三、成年之礼四、佛化婚礼五、寿诞仪礼自古以来,佛教徒总是在丧葬的时候才想到要采用佛教的仪礼,反而生养婚庆却极少以佛教的仪式去进
教规礼仪时间:2024-03-23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离舍瞿昙弥的比丘尼,与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园精舍。早晨时,她们都会搭衣至舍卫城中托钵,回到精舍后则洗净双足,到安陀林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2
-
日常的佛心行禅:沃尔曼试金石
沃尔曼试金石那是1959年的夏天,我在一家度假旅馆打工,做夜班服务台值班员,兼在马厩协助看管马匹。旅馆老板是瑞士人,他对待员工的做法是欧洲式的。我和他合不来,觉得他是一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5
-
日常的佛心行禅:真情测试
真情测试日本社会关系学专家谷子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富翁为了测试别人对他是否真诚,就假装生病住进医院。结果,那富翁说:很多人都来看我,但我看出其中许多人都是为了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5
-
日常的佛心行禅:蜕变
蜕变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却必须作出困难然而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4
-
日常的佛心行禅:录音带妈妈
录音带妈妈他终于答应带她回去见他妈妈了。我妈妈说大眼睛的女孩最聪明。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在以后交往的几年间,他经常引述他妈妈的话,很少男孩子会让母亲在生活中占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4
-
日常的佛心行禅: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从前有个国王,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耳朵也有点聋了,走起路来跌跌撞撞。 国王想:我快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让谁来当国王呢?有一天,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4
-
日常的佛心行禅:步步微风起
步步微风起一行禅师有一处禅修中心,在其通往行禅步道的入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步步微风起」等字,这是多么壮阔、美妙啊!这清新的微风正是吹去在你生死轮回中的烦扰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4
-
日常的佛心行禅:给他一片美丽
给他一片美丽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能被世人作为交际守则流传至今,是有它的精要所在的。其阐述了从古至今保留了几千年的待人接物的人际关系准则包容与理解。前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11-14
-
餐饮礼仪之西餐的优雅吃法
为了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值得的。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
素食情怀时间:2023-10-28
-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二章 三皈五戒
第二章 三皈五戒皈依即是皈向、依靠之意。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他们远离家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9
-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
初识佛法时间:2023-10-18
-
达真堪布:你能提起正念,能修持舍施,就是修行
达真堪布:你能提起正念,能修持舍施,就是修行……很多人都不明白,若是不用实物做供养,仅仅做意幻供养有意义吗?能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吗?善恶在心里,不在外表。若是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3-10-02
-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一、提前沐浴净身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二、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敬,所以在礼佛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13
-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
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张文盛,福建人,有一次出外遇贼过境扰乱,因和友人暂避入山中一石洞中,当他们入内时,见有一年轻貌美之少女先在。那少女见他们显得极为害怕,仓皇的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时间:2023-09-02
-
寺院礼仪-寺院八种基本礼仪规矩
一、事师不直呼法师名号,不议论僧团是非,非时非地不拜,不宜走在师前,不宜站在师的上首,不应与师辩解。二、入众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不于座上遥相呼笑;不奔跑跳跃,
学佛常识时间:2023-09-02
-
达真堪布:在日常修行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
达真堪布:在日常修行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 问:在日常修行的过程中,按照上师的要求,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有时习气上来了,心就又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
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菩萨念佛三昧经
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 ~ 菩萨念佛三昧经菩萨念佛三昧经(大集部)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节录如下~尔时众中思义菩萨。舍非义菩萨。心勇健菩萨。分别心菩萨。无悭意菩萨。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28
-
宥胜称平日只吃素食 为考验体力30秒做38个俯卧撑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罗攀) 身兼主持人、演员多重身份的宥胜昨在京宣布加入海蝶音乐,正式成为一名歌手。而平日里坚持只吃素食的宥胜为展现自己的体力不差,舞台上即兴上演
名人素食时间:2023-08-25
-
星云法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念佛一声,罪灭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2
-
日常的佛心行禅:乐善好施的境界
乐善好施的境界有位长者不但很富有,而且心地也很善良。他觉得自己拥有如此庞大的财产,应该帮助大家,使大家都衣食无缺,因此大开善门,对于遭逢苦难病痛的人,更是用爱心去救济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