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奘法师 :禅茶无非一味
学会喝茶,已经多年,学会参禅,却是不远的过去,学会用喝茶的方式来参禅更是时下的事情,用品茶的方式来弘法,接引学人却是始于庐山。庐山地处长江沿岸,山势挺拔,山峰林立,山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果煜法师: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再从《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讲起:很多年前,我讲《圆觉经》。于〈普眼菩萨章〉时即谓:我在韩国冬安居时,发现他们对亡者,皆是诵《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何以故?此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7
-
禅茶三字经
说禅茶,本一味,茶叶者,为色蕴,茶味者,受蕴也,皆应明,缘起者,本性空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号无明。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
禅茶文化时间:2024-09-08
-
时间:1970-01-01
-
禅茶真境
茶和禅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茶最早的时候就是作为一种能帮助人修心静思的饮品出现,以茶助禅,进而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君子之交,身和同住,身业清净,一同品茶修行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31
-
德加尼亚尊者:正念获得动力
正念获得动力(MINDFULNESS GAINS MOMENTUM) 德加尼亚尊者 Ashin Tejaniya当你对于正念练习还是新手的时候,你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保持觉察。开始的时候,你对于意识到失去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陆、福慧双修
陆、福慧双修问:如何无我?答:只要不断培养觉性,觉性越高,我执就自然逐渐减少了。问:无我跟空一样或不一样?空是大乘后来传承的,一直强调空。在此一直强调活在当下,究竟是指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伍、练习境界
伍.练习境界问:何谓见法?见法意谓着所见的事物不同于世俗所见吗?答:见法是见到法,是要真正来练习,实际来修行的人,才见得到法。否则,就算我们跟别人讲,别人也听不懂。一般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培养「念」的方法,是为展现心的潜力,注意力多强,「全然专注」即维持多久。「全然专注」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禅茶】生命是一场感悟
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清;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醒;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是诚;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聪;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明;能够学习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1
-
时间:1970-01-01
-
禅茶一味:禅茶同脉 天地同香
心一禅,您的掌上佛学图书馆。平台线上涵盖万余篇大德教言、经论典籍、修学次第等;线下组织各类禅修、法会的报名和在线答疑,以方便广大修行人通过手机移动端随时研习经教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2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禅茶一味:山居煎茶
在高高的山顶上,白云悠悠。两个人,一壶茶,两只粗瓷老碗。山风吹来,清香溢满青翠山谷。竹林的气息,松叶的气息,让人想起茅舍里身着破旧衣衫的禅者,想起隐没在山间油菜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31
-
【禅茶一味】缘何一壶不事二茶?
紫砂壶既然越用越好,并且强调表里皆用,泡多样的茶岂不是对壶的保护更好?但为什么大多壶友都说一壶不事二茶呢?好壶不事二茶,意思是说一把不事二茶的壶冲泡出的茶汤更能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31
-
禅茶一味,皆自于心
喜欢上一件事,因为喜欢,所以用心,动了心的事,总是牵动着自己的灵魂,不由自主地会去想念,会去参与,会渐渐地深入。至于茶,因为喜,渐而学。一座宁静的处所,一座优雅
品茶论禅时间:2024-07-30
-
禅茶一味 | 茶魂千古
茶,可谓人人会喝,若说品茶,可不是人人会品的。关于品茶应该这样:一品清苦;二品清香;三品清淡;沁人心脾。 千年古茶,任凭有情无情的岁月将青春风干,留下了灵魂。在细雨
品茶论禅时间:2024-07-29
-
人类最唯美的禅茶乐曲!
幽远 清新 淡雅 浑朴 如云般轻柔飘逸如一杯淡淡飘散的清茶清新悠远 润雅浑朴 轻风徐徐茶香袅袅 鸟鸣啾啾,反朴归真的大自然的声音。如一杯淡淡飘散的清茶!相信这一刻你已摆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28
-
【禅茶一味】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
每天与您分享佛法,感悟人生! 欢迎您的加入! 点击日期后面(辽宁省明月禅寺)即可关注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人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28
-
时间:1970-01-01
-
禅茶养生:香茗蕴香 与心同在茶语人生
茶是中国最普通的饮品。“香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茶与水的结合才能尽显茶的本色。茶,是叶与水的共生物,是人生与心的半导体。 1、茶之水雪夜,兀自观雪于
茶的知识时间:2024-07-22
-
禅茶缘起:茶禅一味,修行一生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缘起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作为一种传统而崭新的文化形式,以佛法高度的智慧作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8
-
禅茶一味“茶道”意境回归原本
中国茶道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化,艺术一体,是一种一茶为煤的修身养性之道。 泡茶看似简单,但真正的茶道远不止,著名茶道大师张海波老师说过一个真正的茶道师是能够唤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6
-
【禅茶大会】茶语清心——“禅境观海 · 正清和雅”
中国的汉字对茶给予了最得体的诠释:人在草木之间,一杯茶在手,如归山林,如坐草木。 喝茶这件事情,我认为它是一种零门槛的仪式。中国人喝茶是有讲究的,它其实是在四季
禅茶展会时间:2024-07-11
-
禅茶心,品水仙
禅茶心,品水仙 抿一口茶,褪去时光的沙影,脱下城市的伪装。茶心沏人心,沏一壶好茶需要时间,品一杯茶只需一口。岁月似流沙,很多的沙,但你却握不住一粒沙。不知何时爱
禅茶品牌时间:2024-07-11
-
首愚法师:你光明解脱的正念
你光明解脱的正念我们修行首要要去观察是那些什么把我们的身心障碍住了。是环境?是人事?还是我们个人的习气?基本上我们人在环境与人事的一波波的牵扯中,真正能下手去转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3
-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五、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
三十五、 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第57 (60) 经﹙上p90﹚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8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离舍瞿昙弥的比丘尼,与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园精舍。早晨时,她们都会搭衣至舍卫城中托钵,回到精舍后则洗净双足,到安陀林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2
-
星云大师:读书做到“六到” 才能真实受益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才能活得充实。一般说,读书有“五到”,试举如下:第一、眼到:眼睛要看,不论文、史、哲,乃至天文、地理等各种书
星云法师时间:2024-01-09
-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他是一位科学家。它六岁那年,要上学读书了。开学那天,大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
名人读书故事时间:2023-12-29
-
达真堪布:你能提起正念,能修持舍施,就是修行
达真堪布:你能提起正念,能修持舍施,就是修行……很多人都不明白,若是不用实物做供养,仅仅做意幻供养有意义吗?能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吗?善恶在心里,不在外表。若是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3-10-02
-
名人读书故事: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
佛教故事:名人读书故事时间:2023-09-13
-
名人读书故事:高尔基读书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
佛教故事:名人读书故事时间:2023-09-13
-
名人读书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
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聪明绝顶。在他十岁时,有天傍晚随老师郊外散步,时见夕阳落山,晚霞成扇形射向天空,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道:夕阳光倒生。
佛教故事:名人读书故事时间:2023-09-12
-
名人读书故事:老师总提醒我不要翘尾巴
明星高圆圆与老师的故事,是以教师节为主题的感恩老师的文章,记述了明星高圆圆感念师恩的情谊,高圆圆高中班主任方老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我首先祝愿所有的老师们身
佛教故事:名人读书故事时间:2023-09-12
-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
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张文盛,福建人,有一次出外遇贼过境扰乱,因和友人暂避入山中一石洞中,当他们入内时,见有一年轻貌美之少女先在。那少女见他们显得极为害怕,仓皇的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时间:2023-09-02
-
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菩萨念佛三昧经
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 ~ 菩萨念佛三昧经菩萨念佛三昧经(大集部)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节录如下~尔时众中思义菩萨。舍非义菩萨。心勇健菩萨。分别心菩萨。无悭意菩萨。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28
-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上) 读书为什么班主任: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孩子要有好老师】这个特别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2
-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 第六集下读书为什么陈老师:这期节目的名字【读书为什么】,在戒定慧。他有了慧,他就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2
-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假如没有读书
假如没有读书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4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时间:2023-08-02
-
常修善法的人,即使被车撞等横死或临终失去正念甚至忘失三宝心,亦生善道或往生极乐!
【常见的几个观点】:其一:认为横死肯定是堕恶道的观点很多。其二:认为临终保持正念很重要,甚至认为要在念佛声中死去才具有往生的可能性。其三:认为命终时不能动亡者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7
-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正念_佛教的正念是什么_正念的意思
什么是正念?正念的意思正念,八正道之一,指正确的念头,谓不生邪念,忆念正道。也就是对正见铭记于心,时时保持。比如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等,都是正念的表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
心存正念勿变猪
曾经有个修行人,有一次在坐中出了阴神,沿著斋房後面的小路,往林子里走。一路走去,就是平常散步的小径。再往前走去,是平常没有进去过的地方,那里有座房屋,大红色的门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