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严法师:《心经》导读: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从无明到老死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31
-
佛教知识| 何谓菩萨?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7
-
宽运法师: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4 净土经典
净土经典净土宗成立之重要经论以《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与《往生论》,为正依经典,其余《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第一节 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
宣化上人:何谓仁,佛教兴亡人人有责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仁者爱人,就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在人来讲,就是仁慈的表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18
-
明证法师: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阿弥陀佛,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明证法师开示:所谓供养诸佛,就是如法的修行。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三卷
第十三卷《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八面,丙三、结示。这一科是《正见篇》的结示。《正见篇》主要的是要引导我们能够正确地观察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3
-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九卷
第十九卷《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55面,戊二、圆顿止观。前面的对治止观它是以一个法门来对治一个烦恼,这以下的圆顿止观是一个法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3
-
如本法师答:何谓中观派?
如本法师答:中观派(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系以龙树(梵语Nagarjuna)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第一次经典结集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第一次经典结集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第一次经典结集首先是根本说一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6
-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后来的经典结集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后来的经典结集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后来的经典结集第二次经典结集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6
-
惟传法师:何谓「开悟」与「证量」?
不要随便肯定、认定一个人是否有开悟,这些我们都要保留。当然,如果我们内心里面有很多的境界、有很多的智慧尚未体悟到,而某个人所讲的,就是很让我心服,觉得「这个人应该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惟传法师:何谓身、心、灵?
何谓身、心、灵?我们一般是讲身、心,而所谓的「心」与「灵」,心灵也可以合一的讲,意指我们的精神领域层次。一般大致的区分是身、心,以佛学名相而言,亦即「名」(心)跟「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禅师之间的对话句句都是经典
玄觉禅师初见六祖慧能大师,手持锡拄杖,围绕六祖走了三圈,然后站立在六祖面前,纹丝不动。六祖问:“禅师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从何方而来,如此傲慢?”玄觉禅师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3
-
这十大佛教经典,非常适合我们初期学佛的人!
这十大佛教经典,非常适合我们初期学佛的人!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3-02
-
何谓“三圣眼”菩提——凤眼、龙眼、麒麟眼
所谓“三圣眼”是指 凤眼、龙眼、麒麟眼三眼,早先有个说法叫做“十车凤眼,一车龙眼。十车龙眼,一车麒麟眼。”其实说的就是凤眼好找,龙眼、麒麟眼难觅,并且从一个侧面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3
-
惟贤法师答:何谓唯识中道?
问:何谓唯识中道?惟贤法师答:唯识中道,依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相建立。此三相包括世出世间,染、净、有为无为诸法,实为佛教完整的宇宙观。1.遍计执:谓义相之颠倒妄相,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
体光法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
《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体光长老《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分经当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经典,所以仅在盂兰盆会期间诵读它,后来通过学习一些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
人从生到死的经典古训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8
-
宣化上人:无论研究哪部经典,知道这一点,这是最要紧的
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义理不圆满,就是魔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法,不要研究哪句经文是佛说的,哪句经文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4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游祥洲: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以《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为讨论范围
第三届两岸禅学研讨会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以《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为讨论范围游祥洲世界佛教友谊会 (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 执行理事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
魏道儒:《大般若经》 导读
《大般若经》导读魏道儒(一)《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又简称《般若经》,六百卷,唐玄奘(公元六六一——六六四)译,属般若类经典的汇编。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6.共许
6. 共许凡属语言交流,双方需有某些共同认可的语言基础,否则双方没有交流的渠道。通常来说,交流双方有共许部分,也必有意见不同部分,所谓交流正是在双方确立共同许可部分的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
罗无虚:原始经典说涅槃
在初期的佛经里面,说实践的方法多,说本体的理论少。多数佛弟子都依随佛陀说法,具足信心,勤求解脱,出离生死,致偏重于证寂灭的涅槃,很少说明实相的哲理。佛陀当时教弟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5
-
高振农:《摄大乘论》导读
《摄大乘论》导读高振农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简称《摄论》。印度无着撰。梵文原本已佚。中国先后有三种汉译:即北魏佛陀扇多译,2卷;陈真谛译,3卷;唐玄奘译,3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
佛教中的十大真理 一条比一条经典
佛教文化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3
-
黄国达:我之宗教观导读
我之宗教观\导读黄国达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有着种种的苦难,非人力所能克服,因此产生了宗教。现代的科技文明虽然进步,而人们在精神上的苦闷却有增无减,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开始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2
-
经典拍黄瓜
首先要选顶花带刺脆生生水灵灵的嫩黄瓜,这算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其次处理方法要用“拍”的而不是“切”。有筒子肯定要问咯,为什么黄瓜要拍呢,切成段不好嘛?那俺就要请出
凉菜时间:2024-06-26
-
何谓无所住?
问:何谓无所住?慧律法师: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是无所住,不能讲无所住怎么解释,还执着那个无所住,就变成有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3
-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六卷
第六卷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页,【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净土法门的修学重点在于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二个疑惑,就是我们的心很想跟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感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
经典的凝重与禅思的飞扬——读吴言生博士《禅宗思惟渊源》
韩焕忠禅宗与佛教经典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禅宗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禅宗研究中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近读吴言生师长教师所著《禅宗思惟渊源》(禅学三书之一,中华书局20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17
-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
佛教经典文化之中 著名的禅宗经纶典著有这些
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被合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不同于其他两者的影响范围,佛教文化的主要影响地区还是亚洲范围之内。而提到佛教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禅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
佛教经典中的十二星座
喜欢研究星座的,可以看看这部经典,参考了解一下你自己的星座命运难你计湿嚩啰天说支轮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难儞计湿嚩啰天。普观世
佛学知识时间:2024-06-03
-
何谓“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08
-
佛学基础: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
佛教史:第二课、经典的结集
第二课经典的结集佛陀一代教说,透过集众会诵的方式,经大众审定认可后,有系统的编辑成书,垂为典则,称之为「结集」。依佛陀的遗教,佛涅槃后,当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止,
佛教史时间:2024-03-31
-
生活的六个经典感悟
生活的六个经典感悟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
其它故事时间:2024-03-27
-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经典文字不宜简化
经典文字不宜简化问:佛经和咒语上多是繁体字印刷,为何不用简化字,还有许多难认字,能不能用简化字来替代?答:这个问题我早就请教过妙法老和尚,师父说现代年轻些的人不认识繁
佛教故事: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3-12-09
-
一、故事集导读
一、故事集导读《百业经》看标题就知道其内容是关于业力至少有百则的一部经典,以众生现世事迹与过去生相关涉及的因缘业果为其主要内容。开头一般是以佛世时众生的一生遭遇
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11-15
-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天魔娆佛--佛教经典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这个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这魔王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时间:2023-09-18
-
达真堪布-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天天念诵其他的经典吗?
达真堪布: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天天念诵其他的经典吗? 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天天念诵其他的经典吗?这样算不算夹杂,或是对本传承缺乏信心?也可以念诵其他的经典,但其他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4
-
花椒食疗的13个经典偏方(图文)
花椒的功效以前已经做过介绍,现神内食品为大家提供以下食疗偏方,供关注食疗粉丝参考:1.治腹痛:将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加水煎服,每日两次。2.治痢疾:将花椒9~1
内分泌系统时间:2023-08-30
-
邱天道研究员”话说何谓药师禅和药师禅健康疗法
名词释义 药师:单从药师解释是药工、医师的古称。《大宝积经》卷一○八:“譬如大药师,善能医治一切诸病。自无有病,见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药,诸病人见是药师服苦药已
药师禅时间:2023-08-24
-
佛弟子对生命的敬畏|导读:车库里的小老鼠
我家有一间车库,是地上的,还算宽敞明亮。平时我也就当储藏室用,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放在那里。有一天我惊奇的发现:车库里有老鼠屎,还有老鼠尿,放在台子上的一包巧克力也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4
-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时间:2023-08-23
-
星云法师点化马英九何谓出世入世
星云大师去年最后一场佛学讲座,2006-12-17日晚在台北举行,即将卸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担任特别嘉宾。被星云大师要求解释佛学出世、入世的定义时,马英九的答案却「不及格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3
-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 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
念佛功德时间:2023-08-22
-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隆莲法师:未必钱多乐便多隆莲法师简介:(1909~2006),四川尼众佛学院倡办者、首任院长,被尊称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