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志丹:“舍身饲虎”出自哪部佛经?
舍身饲虎出自哪部佛经?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据《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菩萨本生鬘论》等经典记载:在久远劫以前,有一个大国名叫大车国。国王有三个太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02
-
荤食学童兴起改吃素营养午餐风潮
荤食学童兴起改吃素营养午餐风潮开办素食营养午餐,已经不再是学校为了原本即为素食者的学童所做,最近许多荤食的学生,也兴起在校吃素的风潮,不只因为前阵子蔬菜价格高,
早吃素时间:2025-11-02
-
大安法师: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来看“信因”“信果”,这个“因果”法则既体现在世间法,也体现在出世间法上。我们既要深信善有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31
-
素食健康:科学吃素给素食者的九大建议
素食健康:科学吃素给素食者的九大建议 科学食素福气多多 【编者按】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现在素食者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很多演艺圈和政界的名人,他们都开始倡导不食
早吃素时间:2025-10-30
-
练习吃素的次第和方法
练习吃素的次第和方法一、吃十斋,或六斋。先吃三净肉,家内不杀生,渐渐再吃全斋。二、常阅读《楞伽经》〈遮食肉品〉、莲池大师的〈戒杀放生文〉、印光大师的〈南浔极乐寺
放生文库时间:2025-10-30
-
【放生专栏】爱护生命就是爱护我们的心
生活各方面对于我们修行的往生大业,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所以除了老实念佛,第二个,礼忏、拜佛,第四个叫我们要赎命放生,救命放生。无论是有意杀害众生,比如蚊虫、蚂
放生知识时间:2025-10-26
-
宣化上人开示如何打坐
金刚坐降天魔坐禅的姿势要正确,对身心皆有益处,否则失掉坐禅的意义。坐禅时,先将身心放鬆,不可紧张,最好结双跏趺坐,这是基本的坐法。何谓双跏趺坐呢?就是先把左腿放
宣化上人时间:2025-10-24
-
方广锠: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方广锠初学者常把阅读佛典视为畏途,说:明明那些字都能认识,可是串到一起以后,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好象看天书一样。其实,绝大部分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2
-
大安法师: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推究它的原始要宗,开显了无量法门。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如来示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1
-
大安法师:吃素是“大放生”
放生的意义主要是:第一,真的对水陆空的众生要有怜悯心,它处在即将死亡的时候,救它一命,放生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第二,主要是通过放生的行为传达佛教的一种慈悲心。现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19
-
定弘法师:我们可以控制缘
佛法里非常重视缘生,它讲一切法是缘生法,它不讲是因生。这个因有过去生中造下的因,用佛法的术语来讲,是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就会留下种子,这叫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8
-
于凌波:认识我们的心
认识我们的心于凌波居士讲述中国有一句成语,说:人贵自知;外国也有这样的俗谚,是:如何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不是说我姓张名三,二十五岁,大学毕业,担任公职;以及身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于凌波: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
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佛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悲智双运。智是上求菩提的智慧,智慧梵语般若,经云:般若是诸佛母,诸佛自般若出。悲是下化众生的悲愿。悲愿,即是慈悲之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信愿法师:助念开示的殊胜利益,第五章助念的因果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若能发心帮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那么将来我们自己到了临终的时候,自然也会有发心的人,来帮助我们念佛往生西方。他人因为我帮助他念佛得生西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0
-
大安法师: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是怎样的?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门是什么现象?烦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必须要了解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所展开的众生之烦恼、业力、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5
-
睡前三个好习惯,让你年轻十五岁
睡前三个好习惯,让你年轻十五岁转:睡前三个好习惯,让你年轻十五岁 坚持睡前养成三个小习惯,可以帮你延缓衰老,让年岁带来的皮肤问题再也不成困扰。 一、睡前动一动,健
早吃素时间:2025-10-03
-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9
-
黄念祖: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黄念祖居士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国近代三大高僧(谛老印老虚老)中的虚老(虚老是接我入佛门的第一位恩师),正好有事在当地,听说有念佛七,他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5
-
黄念祖: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2黄念祖大德开示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黄念祖居士大德开示(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3
-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佛经为世出世间无上法宝,看佛经确实应以至诚恭敬之心来对待之。1、阅读前请先净手;盥洗后不可再触碰其他不洁物;2、阅时请双手恭读;3、阅时或置净桌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0
-
宣化上人:听经比我们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必须要听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尔时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20
-
喜戒禅师: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喜戒禅师 著 释自咏 译培育正直、善顺、温和、生活简单、善护诸根等特质,同时祈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详,没有痛苦,如母护子,发展无限的慈心,将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超越对错
超越对错1959年1月17日要让心出去害人,我们先得为它开路。换句话说,我们先害自己,这就从屋内扫清了道路,让我们出去伤害外人。伤害之心[动机] ,是一种严重的害己形式。起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7
-
阿姜李达摩达罗:从少做起 (禅定)三个原则
三个原则Three Principles1956年7月6日简单地说,禅定有三个极其基本的原则:1.正确的动机: 你必须下决心放下一切关于世间的想法与念头。你不打算留着它们继续思考。每一个关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7
-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造作
造作1956年2月6日(波罗尼瓦寺,在副僧王摩诃毗瓦萨葬礼上的开示。)aniccā vata sa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uppajjitvā nirujjhanti...一切造作皆无常,生灭是其本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7
-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零点
零点1957年4月22日『1957年4 月22日,阿育王寺: 我们聚集在禅堂诵经后,阿姜李作了一段开示。一开始我只听见「礼敬阿罗汉……」,听不清作为开示主题的巴利经句,因为他的话音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7
-
大安法师:五浊,我们的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三个故事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布施?
一、等我有了钱再布施一个修行者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禅师: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
布施功德时间:2025-09-10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
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佛教徒教导人不应该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但是所谓的满足于涅槃又是什么呢?于涅槃感到满足叫作法欲(Dha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
阿姜查禅师:当嗔恚心生起时,我们该如何去对治呢?
问:只要是人就会有烦恼,在佛法里,这烦恼的根源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三毒。贪嗔痴这三毒会被列为根本烦恼,是因为它们会引发、生长出其它的种种烦恼。三毒中的嗔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这次雨安居我不太有力,身体欠安,所以来山上呼吸点新鲜空气。人们来拜防,我也无法如往常般接待他们,因声音沙哑,气息奄奄。大家现在还能看见这身体坐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黄念祖:这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
黄念祖:这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悟。人人都有本觉,但是现在大家在迷,就不觉了;在这不觉之中忽然起了一念要趋向觉悟,这是始觉;始觉若跟本觉相合,就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帕奥禅师答是否有特殊用意?
问: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有特殊用意?帕奥禅师答:因为有北传的法师建议我讲菩萨道,而且我也有心讲解南传教法中所教导的菩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其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佛把戒律开遮持犯讲得很清楚,帮我们活得自在快乐,怎么说死在戒条下呢? 我对戒条没有很深入的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我们应该勤换毛巾
二百年前,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英国人发明了毛巾,成为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但如今,这个原本承载着健康使命的帮手却变成了危害健康的细菌炸弹
美容健身时间:2025-09-04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他遭到不幸,我们怎么可以讥笑他?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这是今天我们社会上所谓的残障人士。他们已经很不幸了,我们遇到这些人,他的行动不方便,应当帮助,应当扶持;不但不帮助、不扶持,还在旁边讥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2
-
仁禅法师:什么是我们往生净土的最大障碍?“自己”
现在念佛人多,但是得其关要者少。如今念佛人中,又多注重念佛功夫,而不注重信愿。念佛如果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或者念佛还有妄想,他自己就怀疑:我这样念佛没有功夫能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宣化上人开示大悲水完整做法及请服方法
【大悲水的用途】大悲水的用途十分广泛,举凡举行一切佛教仪式,或有人生病,都可以用大悲水清洁坛场或用于饮用。而效果往往不可思议。印光大师在闭关中,也常常诵念大悲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30
-
老年人经常吃素导致大量营养缺失 易患上肺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接诊了一例肺结核老人,经诊断,该病竟然是老人吃素引起的。呼吸科王西华副主任医师提醒,老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
素食资讯时间:2025-08-29
-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怨家债主会不会化作阿弥陀佛,把我们接引到三恶道里去?
问:在临终的时候,怨家债主会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把我们接引到三恶道里去?它们的力量不会那么大吧?答: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是你自己正在念佛,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8
-
觉醒法师:抄好的佛经怎么处理?
抄经是一种修行,能集聚功德,抄经时需要心无杂念,专注一境,那抄完的经书应该如何处理?现在很多人喜欢抄经。的确,抄经是一种修行,并能集聚功德。抄经时,需要心无杂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6
-
大安法师:应当吃素的两个基本原因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人类吃,不是这样的。出于慈悲心和孝顺心,我们应当保护它们,而不是去吃它们。为什么不能吃动物,而是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4
-
理净法师:有位同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害怕,请法师开示?
有位同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害怕 ,她认为念佛对她帮助也不大她非常的苦恼,请法师开示?答:佛经说境由心生,一切法皆是因缘而有,没有真实的实体可得,都是虚假的假名而已。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9
-
宣化上人对烦恼的开示
这个烦恼有多少啊?我最不愿意讲这个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一讲,怕你们烦恼就多了。没有讲的时候,你不知道有多少,还可以不清楚,随便起一个烦恼就算了,不知不觉就过去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4
-
智随法师:我们念佛之人怎样来把握自利和利他的分寸
佛法经常讲自利利他。我们念佛的人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会念佛求往生西方,另一方面要做功德利益众生。那么净土法门对自利利他,自度度人怎么来看待呢?尤其是学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2
-
宣化上人开示儿童学佛:八德是做人的基础
开示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吗?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今天将八德的意义简单地解释,你们要注意听!孝:是孝顺。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1
-
索达吉堪布:我们与众生发生矛盾,是自己的我执和前世今生所造恶业所致
一切过咎归一己,于众生观具大恩,他所不欲自心取,我之善根回向众。在观修世俗菩提心时,世间一切过错和不好的事情,都应归咎于自己,不应怨天尤人。但在生活中,很多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