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诵经念佛有妄想,是否白念?
问: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白念了呢?大安法师答:不会的。我们念佛不能清净是正常的:凡夫众生都是妄想分别,所以很多的佛号都是在妄念的背景当中
大安法师时间:2025-05-19
-
静波法师:怎样根除妄想,特别是淫念?
善士问:怎么样根除妄想,特别是淫念?静波法师答:多锻炼身体,去转移你的妄想。多磕头,多念经。你是出家人,就好好修不净观;在家人,转移多工作,多劳动。天天趴在床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5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要不舍弃妄想的话它有果报
1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感官当中的宇宙,一秒钟放多少张?一千二百八十兆。2二十四张就把我们欺骗了,现在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我们完全不知道是假的,完全不知道性是清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
大安法师:为何精力专注就昏沉,妄想多时却精神?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
净慧法师:渴求是一种妄想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知足,知足者常乐。知足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有快乐。如果对已经拥有的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满足,我们的心总是在一种渴求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
净土法门法语:一定要真正相信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我们学净土的,一定要真正相信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建立的。他怎么建立的?前面我们读到,他是慈悲心特重,想帮助一切诸佛刹土里面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6
-
净土法门法语:他本来是好人,一时迷惑
1 《金刚经》上讲“我相、我见”,这是一切恶业的大根大本,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自私自利。你们想想看,哪个人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就不是人,真的不是人,他是佛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30
-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6 本来无一物 正是顿悟修行之处
《六祖坛经》行由品 直讲6【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六祖大师在东山寺槽厂加工米。过两日有一个小沙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3
-
这样用心,妄想杂念不容易起来
这样用心,妄想杂念不容易起来 1 念佛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是什么?《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也不难懂,执着、分别、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意思比较深,但是分别执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6-25
-
禅宗说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意思?
所谓「本来面貌」,禅宗的意思是说:在没有生与死之前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已经进入了死活,这是一种现象,是身体的现象、心理的现象、情况的现象,这些现象加起来,就是生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19
-
金明法师: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单而清楚地说: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何以见得佛教本来就是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5
-
虚云法师开示录-断除妄想
闰三月十三日开示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08
-
释门法戒录:信道不真 便难成道 (刘宋 慧全)
信道不真 便难成道 (刘宋 慧全)南北朝(刘宋)时,释慧全,是凉州的禅师,讲经传法,弟子有五百人。有一个弟子,性情粗暴,慧全看不起他。后来他忽然自称,自己已证道果,慧全不相信
佛教故事:释门法戒录时间:2023-09-03
-
历亲见本来,得以明达之理
《世法哲言》(二十六)人生明达之道,悟于挫折迭起之践,凡事之解者,必于亲身所历之验也,无实之闻,闻而无实,故身之所历亲见本来,得以明达之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3
-
陶虹:吃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和陶虹约的采访时间,正好是中午的饭口。走进一家鱼肉火锅店,火锅冒着热气。坐定,点菜,陶虹投来默许的目光。点完菜,她才慢慢地说我吃素,已经一年多了。后来才知道,她
名人素食时间:2023-08-19
-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何必妄想
何必妄想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人若造作身、口、意善业,一定有乐,如影不离形。(偈2)玛塔侃达理是个年轻的婆罗门,他的父亲非常吝啬,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时间:2023-08-15
-
佛祖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佛教教主,无论是否信仰佛教,大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但是,非佛教人士,却很少人了解祂的生平,一个王子得道变佛陀的故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
佛教典故时间:2023-08-12
-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问:弟子在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弟子学佛不到两年)净空法师答:你学佛两年,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1
-
YIN念本来就是空的,只是你误把它认作是真的了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好色青年,很想改掉自己的恶习,常常为此很烦恼。就去请教一位大德王龙溪先生。王先生说:‘假如有人告诉你,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名妓在房间里等著你,你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7
-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燃灯古佛的成道因缘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时间:2023-08-01
-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佛陀自述延迟了六年才成道的因缘
佛陀虽已成佛,但在示现人间的过程中,也曾碰到九种困难让他困扰。当佛陀还是太子时,为了修行,离开皇宫,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这些都只不过是现八种相于人间,用以引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时间:2023-08-01
-
《空山灵雨》--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电影空山灵雨讲述了明朝中叶,三宝寺住持智严自知即将圆寂,遂安排选拔衣钵弟子。僧俗人等窥伺镇寺佛经《大乘起信论》已久,各怀鬼胎。智严放弃正直谨慎的三弟子慧思,将衣
佛教影视时间:2023-07-22
-
佛教名词:妄想名词解释_佛教中的妄想是什么意思_妄想的种类
妄想(佛教解释)妄想(梵vikalpa,藏rnam-par-rtog-pa),佛教的妄想是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3
-
佛教名词:成道_什么叫成道_成道的意思
成道是什么意思?成道的意思成道,即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佛陀出家之前是净饭国王子,名悉达多,也像世间千万平常人一样,有着种种迷惑和烦恼,有着对生老病死的迷惘和恐惧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
爱你本来的样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和你、我住的地方没什么两样的国家,在一个村庄,那里住了五个兄弟姐妹,他们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 寒冷的冬天里,他们总是紧紧地围在一起取暖。有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4
-
如何消除我执、贪欲和妄想?
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认识到外在世界和我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3-04-02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367.为什么念佛时反觉妄想多多?
为什么念佛时反觉妄想多多?念佛知有妄,是念佛之好处。不念佛时,完全在妄想窠里,故不知也。知妄想多多,故精进念佛,方谓真念佛人。又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
看你的妄想,就晓得原来你是一个什么人
你要是好好修行,把你的习气要磨掉了,贡高我慢,人我是非,骄傲自满这些性子都磨掉了,能够吃苦耐劳,你到那时候,就是八十岁受*,还是能了生死,你就是,没到二十岁受了
持戒修身时间:2022-09-26
-
广钦老和尚:本来没是非,你先说出来,便是是非、造口业
★如果还“着相”,就还“在性”(任性)。不知道还有什么性要跑出来,好的?坏的?教你们吃、住、穿要简单,随便就好,有的人就会说:“老人(指老和尚)没福气,吃不动,叫我
环环素食时间:2022-06-13
-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本来没有的人事物你装在心上来障碍自己,这就是无明愚痴
心无所住就是放下修行人,不要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心上,要学会放心,心放不下,一切的功夫都是白费。怎么放下呢?其实很简单,心无所住就是放下。那为啥要放下呢?因为本来
直达彼岸时间:2021-12-04
-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成刚法师答: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
成刚法师时间:2021-10-29
-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明安法师答:一般人初发心修行,诵经、持咒、念佛时妄想多,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在学佛之前,我们一直都是用的妄心,当然妄
明安法师时间:2021-10-18
-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行为结果的精神方面。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精神方面的意识,不容意接受新的价值观
明一法师时间:2021-08-17
-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是依止一个信仰。这个信仰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对三宝功
净界法师时间:2021-07-28
-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切世出世间,若
虚云老和尚时间:2021-07-11
-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是谁?参到极点,就把一切妄想都忘得一干二净。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甚至大小便也忘了。这时候,风也吹不透,雨也
宣化上人时间:2021-07-10
-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
印光大师时间:2021-07-02
-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心性而修行,整个修行还是在庄严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我们把这次《楞严经》的整个修学纲要分成三种力量:第一个,安住力
净界法师时间:2021-06-24
-
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个调伏力跟引导力是一个别相。我先讲讲生死业力的问题。
净界法师时间:2021-06-09
-
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没事的,五阴身心它可不会放过我们的,因为过去我们跟它打成一片,太熟悉了,你对治它,它肯定要反弹的,真妄交攻,
净界法师时间:2021-06-05
-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么面对人、事、物,把它沉淀?比如说,任何刺激,我都不迷、不取、不动,或者人家刺激我,我也该做就做,不该
净界法师时间:2021-05-23
-
妄想纷飞该如何放下
觉得死更容易,是不知道死后还有来生,所以才以为死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事实是,如果不去改变和对治,问题就会永远存在,死亡只是换个样子重头再受一遍苦,甚至更苦。学诚法
学诚法师时间:2021-05-21
-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用功就是照顾自己的话头,话头断了还搞什么呢?打妄想!眼睛东看西看,耳朵听到这里又听到那里,心里想到这个又想那个
佛源老和尚时间:2021-05-13
-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大安法师答:当你要克服它的时候,你首先要认知:妄想杂念到底是什么?妄想杂念既然是妄,虚妄的,既然虚妄的你不要太当真,你越当真它就越
大安法师时间:2021-04-30
-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
虚云老和尚时间:2021-04-17
-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第一个,安心如空之止观。整个通教最核心的思想就在这个地方安心如空。我们净土宗的人临命终时,如果你要破除虚妄的执着,通教更重要。就
净界法师时间:2021-04-03
-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汝学佛而不知息心念佛,于儒教
印光大师时间:2021-04-01
-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有时不修行、不打坐、不坐禅、不思议修,好像还满精神的,打妄想精神满有劲,;一坐下修行了,劲头没有了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