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愿法师:大悲心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
大悲心在菩提三因之中是主要的因,也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大悲心都是极为重要。最初的时候大悲心好像种子一样。菩萨是因菩提心而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
大愿法师:如果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有可能会退失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大悲心在菩提三因之中是主要的因,也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大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大安法师: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大安法师答:看来你还是有怀疑啊!《观经》里面讲的这句话,下品下生的,这句话是确凿无疑的,实实在在是这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1
-
一个犯下邪YIN堕胎重罪佛弟子的发露忏悔和学佛的种种感应
弟子今年33,接触佛法已经有2年时间了,但真正学佛不到一年,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学佛也是仅仅为了求人天福报,学佛是进一步退九步,知道去年到深圳东山寺打佛七,才能说是真
邪淫果报时间:2025-06-04
-
正如法师:发菩提心,开通成佛之路
发菩提心,开通成佛之路正如法师法语01、何谓菩提心?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就是。02、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说的就是菩提心。03、《金刚经》上说:“我应灭度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
雪漠:菩提心和功德
雪漠:菩提心和功德◎陈亦新:什么是菩提心? ●雪漠:菩提心就是利众之心,就两个字:利众。菩提心要发愿利众,不是只利自己。利众的行为有许多种,最简单的利众就是从帮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7
-
宣化上人:诵《楞严咒》速灭五逆无间重罪及一切轻重罪障,犹如猛风吹沙犹汤销雪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阿难,这个善男子,在未持咒之前,所犯的一切禁戒,乃属宿罪,现在既能持咒,并发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4-24
-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功德殊胜
被尊为中国大乘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就讲过一个发菩提心功德的公案:有一位已证阿罗汉果位的比丘带着他的沙弥徒弟一块去行脚。沙弥就帮师父背行李并走在后
大安法师时间:2025-04-17
-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 七
请看下面:【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
刹那不离
洞山禅师披袍搭衣,正式向云岩禅师辞行他去时,云岩禅师问道:你要去哪里里?洞山禅师回答道:我只想换个地方去参学,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至于目标地点到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3
-
济群法师:如何发起愿菩提心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
海涛法师:如何锻炼自己发菩提心?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
宋道发:发菩提心的深远意义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
至心念佛一声,消除10,750,720千亿年生死重罪
『劫』是(梵语kalpa)『劫簸』的简称,有大中小之别,华译为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5
-
净土法门法语:菩提心造一切业,都是菩萨业
1佛法是清净法,清净是心地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名闻利养、没有利害得失、没有人我是非,你的心就清净了;如果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名闻利养,你想想看,你的心到什么时候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2
-
仁俊法师: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下)
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下)仁俊从中国佛教史看:千百年迄今,特重而专注于释尊但说「无上道」的宗趣者,除印公外并不多见。这意味着中国的佛教,倾向着重于「方便有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一、明菩提心所依(一)思惟暇身难得4.暇满人身极难得,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既得能办人生利,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倘若今生利未办,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1
-
重罪难消除
重罪难消除从前,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名叫金刚。金刚公主长得端庄美丽,又十分聪明伶俐,深受国王的喜爱。公主出嫁后,夫妻俩相亲相爱过得幸福美满。不幸的是,几年后,公主的
海涛法师故事时间:2024-03-29
-
净慧长老:什么是菩萨戒?什么是菩提心?
菩萨戒就是成佛的戒我们今天受了菩萨戒,就是种了成佛的因,菩萨戒是成佛的戒。我们在寺院挂出几块标语牌,有一条写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文殊花开时间:2024-02-26
-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我们的上师如意宝讲的很直接,如果想究竟利益自己,“暂时利他乃窍诀”。想究竟利益自己,就应该暂时的利益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2-01
-
重罪轻报的现象,你有过吗?
重罪轻报的现象,你有过吗?学佛后重业轻报的现象,你有过吗?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后,会有这些重业轻报的现象,你有过吗?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亦知亦见。菩萨摩诃萨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3-11-26
-
发菩提心
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位的,这个沙弥才刚刚出家不久。有一天这师徒俩出外去行脚,沙弥徒弟当然是走在师父的后面,背上包走在后面。这沙弥走
佛教知识时间:2023-11-15
-
菩提心师兄:为何诵经时双目之间涨,出声诵与金刚诵
菩提心师兄:为何诵经时双目之间涨,出声诵与金刚诵道友:师兄,我已经连续好几天晚上惊醒,感觉屋里有人,念几句金刚经,就能继续睡。但不知道这种情况要持续多长时间?因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0
-
把菩提心从家庭扩大到法界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
时间:2023-09-02
-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问: 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答:菩提心有两种,一个是愿行菩提心,即世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
达真堪布: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达真堪布: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问: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有的人有疑惑:“若是要发菩提心,不是要消业吗?而要消业,不是要发菩提心吗?那到底是先发菩提心,还是先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
达真堪布:发菩提心的要点是什么?
达真堪布:发菩提心的要点是什么?发菩提心的要点是什么?达真堪布解答:不管是修净宗的,修禅宗的,还是修密宗的,首先都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不能修持大乘佛法;不修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
二十徒劳行--十九:若做利乐有情事,非由菩提心起为徒劳也
修行 人为利乐有情事,大凡是由两种心生起,一种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种是菩提心。 盖四无量心乃菩提心之基石,因此它们是一种先与后的承启关系,似乎没有绝对的界限,但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刹那抓住真实,创造真实
刹那抓住真实,创造真实孩子拜父母,父母拜孩子,学生拜老师,老师拜学生,丈夫拜妻子,妻子拜丈夫,厂长拜员工,员工拜厂长,朋友之间、社会上所有人之间互敬相爱。这里将呈现一个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刹那抓住真实 创造真实
刹那抓住真实 创造真实孩子拜父母,父母拜孩子,学生拜老师,老师拜学生,丈夫拜妻子,妻子拜丈夫,厂长拜员工,员工拜厂长,朋友之间、社会上所有人之间互敬相爱。这里将呈现一个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时间:2023-08-25
-
珍珠母贝的无言血泪 伤害只为刹那光华
今年仲夏,我应邀去广西北海参加一次笔会,在这被称为“南珠的故乡”,我如梦方醒:“原来珍珠的形成竟伴随着母贝终生的血泪,是母贝的滴滴血泪凝成了那一颗颗珍珠的晶莹瑰
素食护生时间:2023-08-24
-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问:发了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索达吉堪布: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行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问:我们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是不是能助我们修大圆满法?上师答:那不一样啊,传统文化很多是做人的一些标准和规则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问: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索达吉堪布答:愿大力大。龙猛菩萨说,真有菩提心的人,即使行为上没有在利他,也是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
索达吉堪布:刹那积累无量资粮,七天就成佛!
索达吉堪布:刹那积累无量资粮,七天就成佛!问:佛陀在因地上经历了漫长的菩萨道修行,才获得了圆满的智慧,并最终成就佛果。如果说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成就的是佛果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悟“自他交换菩提心”
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这次生死考验, 估计我永远无法认知病人是如何与病魔死神做斗争的。在医院工作三十多年的日日夜夜里,我看多了无数家庭、病人的生死离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3
-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1:佛号功德福报无量,超出能发菩提心
能发菩提心的功德福报无量无边,但念佛功德福报已经远超出发菩提心,所以念佛法门确实是不可思议!且看《百佛名经》。【功德介绍】1、闻是现在诸佛名号。能受持者。一切魔
念佛功德时间:2023-08-20
-
阿鼻地狱简介以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疑三宝、十恶轮的解释
阿鼻地狱简介以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疑三宝、十恶轮的解释阿鼻地狱简介 阿鼻地狱,读作:ē bí dì yù,是梵语的音译,又称为阿毗脂地狱、阿鼻焦热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7
-
满一上师:菩提心是什么呢
满一上师:菩提心是什么呢问:满一上师:菩提心是什么呢? 答: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这是成就菩提的种子,把它种上,圆满的智慧才能生起。修菩提心的本意是真是意义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7
-
宽运法师:发菩提心的意义
这个佛教最鼓励人们发心,我记得本焕老和尚经常说,发心、发心、发大心,只有发大心才能做大菩萨、做大佛啊。我们说了,菩萨有【摩诃萨】,这个摩诃萨就是发大心的菩萨。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4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杀业是重罪
杀业是重罪《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众生莫不贪生怕死,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要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长养平等不二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3-07-20
-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如何识别和转重罪为轻受?
佛经有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也有很多人知道有“重罪轻受”这么一回事!但当很多学佛者身临其境面临困难逆境时,常常会怀疑是否学佛方向对了,甚至退失道心怀疑是否该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9
-
出离心与菩提心
出离心与菩提心有三种不同因果的人:一种是平凡的人,只想要得到现世利乐或來世生到更好的地方等等,则必须要有增上生心,力行十善业;另一种是中等的人,想要获得自己的解
随缘法语时间:2023-07-19
-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五则·重罪难消除
第十五则重罪难消除从前,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名叫金刚。金刚公主长得端庄美丽,又十分聪明伶俐,深受国王的喜爱。公主出嫁后,夫妻俩相亲相爱过得幸福美满。不幸的是,几年后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时间:2023-07-15
-
佛教名词:菩提心_什么是菩提心_菩提心是善心吗
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意思?菩提心,是指成佛的心,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梵语,译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2
-
道西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比明心见性更重要
道西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比明心见性更重要弟子:初学佛者怎么界定出离心、菩提心?请教师父。 道西法师:初学者以发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为要,等有相当的证量后再发起菩提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1
-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刹那_刹那的意思_佛教的刹那有多长
刹那怎么读?刹那是什么意思?刹那读作「ch n」,是瞬间的意思,最短暂的时间单位。刹那,梵语(Ksana),意译为须臾、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之间,以现在的时间计算,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7
-
佛学常识:大乘佛法的核心是什么_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
我们都承认自己是大乘佛弟子,那么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我们自己有没有菩提心呢?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很多众生获得饱足,远离三恶道。这样的事情尚且不做,还口口声声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人人都知菩提好,可菩提心究竟怎么发?
人人都知菩提好,可菩提心究竟怎么发? 少林寺官方网站发菩提心,即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