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增法师:在家众的修行
六根本与六随念在《杂阿含933经》里佛对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汝见如来,不见如来;见诸比丘,不见诸比丘;且汝常当勤修六法:何等为六?正信为本,戒、施、闻、空(舍)、慧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在家众修行的六根本是什么?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在家居士可以染发吗?
问:请问法师,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吗?大安法师答:可不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这确实是一个普遍问题。菩萨戒对此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站在佛教立场,一个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五戒的持守
五戒的持守许多的在家人,因为害怕犯戒,不敢皈依持戒。若是不小心犯到,比如误杀了蚂蚁,若没动念杀它,恶业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须对戒有了解。明白造恶业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
-
帕奥禅师答: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他(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
问: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
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维摩经》佛国品第一常言说“春雨贵如油”,其实秋雨又何尝不是贵如油呢!在干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9
-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维摩经》简介
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维摩经》简介若能熟读此经,常识自足,而后深入诸门,读《大般若经》入般若门,读《华严经》入普贤门,读《楞伽》、《深密》诸经入瑜伽门,读《大般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9
-
成刚法师答: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
成刚法师答: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问: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师父:前面我说了,佛在《楞严经》中说,汝婆罗门地处潮湿,多长沙石,所以五谷不生,草菜不生。所以没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31
-
什么是五戒?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五戒第一戒杀生的果报是疾病、短命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0
-
性戒、遮戒与五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一件大事便是受持戒律。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3
-
上香的仪轨
佛教知识: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21
-
大安法师: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大安法师答: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盗、淫、妄,那属于根本戒。你在佛面前、在师父面前已经受了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
衍慈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雏型,欲想国泰民安,社会净化,必先从从家庭着手;要使空庭美满,必须自身做起。人在社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在家居士应受持的五戒
我佛慈悲路勇 - 阿弥陀佛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一定要学持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5
-
佛教在家信众都有哪些处世原则?
除了五戒之外,作为在家的三宝弟子,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和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敬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学生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3
-
放生仪轨之仰曰
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髻如来,宝胜如来,观音、势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莲池诸菩萨大士等,惟愿慈悲证知护念,今有水陆飞行诸众生等,为他网捕,将
放生仪轨时间:2025-06-19
-
放生仪轨之回向
放生仪轨之回向把所放之众生置于一处,大众一起诵念:1、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2、发四无
放生仪轨时间:2025-06-19
-
开愿法师: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
同修: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但是五戒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比较难,周围的人有很多争议,请师父开示。师:要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7
-
何为“三皈”、 “五戒”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07
-
开愿法师:在家的弟子学佛修行的基础是什么?
同修:在家的弟子学佛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师:我们学佛,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能够去追求我一定、立刻要怎么样,那是一种错误的心态。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身体调理好,把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开愿法师: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
同修:师父,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师:戒律分大乘戒和小乘戒。小乘戒中,比如喝酒,你心里想去喝,但是没去喝,这个不属于犯戒,小乘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原局长董金明被双开:长期在家设置佛龛,供奉佛像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原局长董金明被双开:长期在家设置佛龛,供奉佛像据青海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青海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党组书记、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5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
问:于五年以上戒体清净的比丘僧前授受,是最如法的,但如是之人难遇,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在家供佛的真实感应
在家供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若是家里有灾难,病痛,急切之事,福德之事,我们所供养的佛菩萨像所代表的这尊佛或者菩萨,就会在冥冥中加持护佑,令我们全家趋利避害。我们平
学佛感应时间:2025-03-20
-
明海法师: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2007年7月19日)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一些规矩。你们有机会到寺院里来体验几天生活,不管是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
明海法师:关于五戒,我们现在的人会有什么误解_详解佛教五戒
什么是五戒?五戒的内容,简单地讲,第一条不杀生,佛教的戒律非常严谨,就像行为科学,它可以分析,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比如不杀生,它会在行为环节上,做一种细的解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
宣化上人:为什么“酒”也在五戒之内
“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学。怎么叫“勤修戒定慧”呢?你首先要皈依三宝,之后又要受五戒;不是受了五戒就算了,还要照着这个去实行。怎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
大安法师: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
净土法门法师: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
憨山大师:静波法师:憨山大师对在家弟子的开示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
老公在家不喝酒了
感恩地藏王菩萨!说说弟子自从诵地藏经后的一些感应,自今年怀孕以来,弟子发愿诵200遍地藏经回向给冤亲债主,现已诵完190多遍了!首先,诵经以后弟子再也没有做过恶梦,真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
《甘露味经》施食仪轨
《甘露味经》施食仪轨注意事项:1该仪规为未皈依者和已经皈依者通用仪规。2该仪规所有施食动作需要左手执食器,面向东方完成.3为了初学者简便如法,没有加手印。4该咒发音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1
-
慧能大师:如何在家保持清净心?在家修行?惠能大师说这样做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
药师法门修学纲要(附:药师法门简易修持仪轨)
药师法门修学纲要(付:药师法门简易修持仪轨)普光整理壹、提要:修持药师法门当以信为入门,以四大目标为指南,以专念佛号为行持。 而其要点如下:(1)信: 一切如来身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
在家居士药师法门常修课仪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还要不要修十善、持五戒?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序 引言 三皈依 五戒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错学佛修行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持戒修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因缘条件不小心犯错破戒了心中不免产生疑
佛答时间:2024-08-18
-
陈静瑜: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陈静瑜: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入无废饰”,入无废饰是指回到家以后,不要穿著打扮就毫不讲究,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弟子规》里也有,“入虚室,如有人”,更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24
-
大愿法师: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学佛证道的第一步我们前集说到持戒有护法神在护持,那么,讲良心话,保护自己还是要靠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9
-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大愿法师讲解妄语戒第四【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佛陀再“告诸比丘”,告诉、告诫诸比丘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大愿法师讲解【若杀者,自同杀罪。】如果有杀这些动物,是按照前面的不杀生那一条来结罪。【杀已,取五钱肉,犯不可悔。复有七种:一、非己想,二、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释照光法师第四 优婆塞菩萨戒篇一 释题目[优婆塞菩萨戒][优婆塞]指在家之男性佛教徒。又有音译为乌婆塞、伊蒲塞、伊婆塞、乌波索迦、邬波索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0
-
胆固醇过高的人可以尝试这样在家辟谷 不用出门也能降脂
求生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活得更久一些。道教从诞生之初,就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和羽化飞仙。辟谷原先是道教追求这一目标的一种修炼方法,后来才慢慢变成养生方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4
-
生活中避免不了犯戒,在家居士怎样持戒?
问:阿弥陀佛,师父吉祥,有一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在家居士持戒很难,生活中有时是避免不了犯戒,比如家里种了玉米长虫子,不打药就没有收成了,打药就杀生,在家居士怎
佛答时间:2024-06-14
-
在家辟谷减肥正确方法 不要盲目轻信谣言
辟谷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它不仅能够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还能够减肥。辟谷减肥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辟谷第一天,体重就可以减轻2到3斤,一周时间至少可以减去10斤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3
-
大悲咒修法仪轨
大悲咒修法仪轨(摘录整理于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忏悔 (至诚恳切忏悔三业痛心疾首忏灭罪业)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