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问: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大安法师答: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这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
明证法师: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
明证法师,阿弥陀佛,现今社会、校园,包括佛学院有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教授不正确的修行方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法师慈悲,阿弥陀佛?明证法师开示:这个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静坐冥想就是和“静静”在一起,永远专注陪伴
静坐冥想就是和“静静”在一起,永远专注陪伴冥想就是和“静静”在一起,陪伴到永久,这没毛病啊!^_^世界上没有一种行为是简单的,就算是走路也分各种各样,有人走出了伟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4
-
大安法师:为何精力专注就昏沉,妄想多时却精神?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就是你用正见把你烦恼、愚痴众生,都度过来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
道证法师:散乱变专注—石头狗
狗为什么要追一块没用的石头?人心为什么要追逐无益之事?我们先来问一句话,如果现在有人从你的旁边走过去,你会不会抬头去看他?你的眼睛为什么不由自主地会随著他去呢?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
时间:1970-01-01
-
树立因果正见的四个步骤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
净土法门法语:专注在阿弥陀佛上,问题真能解决
1 佛在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能够把心专注在一处,一切事都容易了,没有办不了的事情。如何制心一处,那是功夫,一般讲那是很高深的禅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2
-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一行禅师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因为其需要觉知,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
禅理故事时间:2024-07-03
-
专注听法的尊者
专注听法的尊者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专注、精进地念佛时,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8
-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诸比丘!云何为正见耶?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是。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见。(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时间:2024-04-04
-
还没学会专注吗?您将一事无成
最近看了一个小故事让人很有启发。一个猎人拿着枪马上就要追上一头雄狮,半路却遇上一只蚊子,那只蚊子嗡嗡地飞来飞去令他心烦意乱,举起枪就向蚊子射去,最后把子弹打完也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24
-
感冒后尙无法专注念佛,临命终时又将如何“一心不乱”?
死亡到底有多痛苦?为什么千千万万一辈子念佛的人临终时就是无法十念往生呢?这是当今许许多多尚健在的学佛人不曾思考或不愿意去思考或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学佛的我也不例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7
-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一行禅师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因为其需要觉知,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八、般若正见
八、般若正见佛灭度后,渐分诸宗。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前,西藏佛法正从朗达玛禁佛后逐步恢复,尚无公认之标准。因至印度学法者既多,承传亦多,学者不能融会贯通,或重密轻显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时间:2023-07-22
-
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又如何保持正见呢?
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又如何保持正见呢? 问:《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刹那刹那在生灭,那我们的心又如何保持正知正见呢? 明证法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4
-
佛教名词:正见(佛教名词)_正见是什么意思_佛教正见的解释
正见(佛教解释)正见指正确的知见。即能解知世间出世间因果,如实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无漏的智慧。相当于现证法性的般若。为八正道及十善之一,乃邪见的对称。在大念处经里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
学佛人不要被这些人骗了,决定要有正知见 |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15第四条:不妄语戒二、真假知识善明辨世间上忠忠实实的老实人,学了佛后更加是一个忠忠实实的好佛jiao徒;虽是好佛jiao徒,如果没有智慧又没有经验,听
持戒修身时间:2022-05-09
-
大宝法王:观念不正确或不具备正见,最后容易走火入魔!
所谓的”智慧”,是一种取舍,是在善恶、好坏、对错之间的一种选择,而我们要让智慧开展的先决条件,就是先培养好正确的正见、观念。佛教当中重要的基础观念,就是指无我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2-01-1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
1观察呼吸呼吸一直在冥想中占了重要的位置,是生命中真真切切正在发生的现象。观察让我们可以回到当下,感受生命,持续的观察呼吸,心就会平静下来。在我们的情绪激动时,
雲上傳音时间:2021-11-23
-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句此处的摄心?大安法师答:这句话已经把如何摄心告诉我们了,就是专注而念。怎么专注呢?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05
-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时候工作任务是并行处理的能力,综合性部门更是如此,那么这种能力每天要花掉8个小时的需要,所以比其他的人更具优势才
宏海法师时间:2021-05-07
-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因为我们的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它是等流性的,它从过去生流到今生,它也会从今生流到来生。从一个凡夫来说,这个水
净界法师时间:2021-01-30
-
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们定义你的心已经对佛号产生了专注力。从一些老法师的佛七开示当中,有两个经验要注意。就是你在修专注力的时候,重点
净界法师时间:2020-11-07
-
莲池大师答:若引华色见佛色身,善现见佛法身。此正见心,有何不可?
问:亡僧全戒,先见佛者。此但心见,非是见心,以佛色身对彼识故。若引华色见佛色身,善现见佛法身。此正见心,有何不可? 莲池大师答:佛法即是佛心。此僧宁守戒死,不破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大安法师答:专注念佛时就会昏沉,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这是怎么回事?
问:专注念佛时就会昏沉,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宁静的时候,还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6
-
达真堪布:把心专注在一种正知正见上
把自己的心专注在一种正知正见上,这就是禅。把自己的起心动念放在证悟一切法的本性是无常的这个见解上,这也是一种禅;知道轮回是苦海,把自己的心专注在知道轮回是苦海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大安法师答: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宁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问: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大安法师答: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这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大安法师答:好,你刚入佛门,就听到了念佛法门,这是你的稀有的善根,这个很难得,要珍惜。念佛没有定力,这是正常现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
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有何关系?佛法由教法和证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在修学上带来诸多流弊。禅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
-
正念修行会提高我们专注的能力
随着正念修行的深入,一时一步,一时一息,逐步积累,我们将发现它的诸多神奇。它让我们和生命真正相遇,让生命更有意义,当你在时,生命也在。正念修行会提高我们专注的能
南传法师时间:2014-06-12
-
道安法师: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道安法师答:还是慢念好。念佛的原则是什么?就是要做到一向专念,也就是说你行住坐卧都要记住佛号,这叫一向专念,你做不到一向
佛学入门时间:2014-10-25
-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僧团住茅篷达十二年之久,但他修学所有的法门都没有成就。佛陀的大悲心得知后,就化成一个行脚比丘与他共住。有一天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2
-
欺辱之正见
受欺受辱是世人最难以接受的,被欺辱的日子也是最难熬的。很多人都会受不了,对欺辱己者恨之入骨,常怀以报之之心。一日;十日或百日,一年几年几十年都不会忘记,它时之痛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16
-
妙祥法师:拥有正见先要知晓什么是不善
组成正见的四个因素是什么呢?第一个,你得知道什么是不善;第二个,知道不善根,这个更难了。知道什么是不善,这就得靠我们平时持戒的力量才能知道什么是不善。你得有正知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20
-
元音老人:学佛要先正知见,知见不正不堪学佛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01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生活专注中也可得到开悟
我曾经参考过一位印度圣哲他看过《吠陀经》的内文后所写的心得,平时我很尊重也尽量去阅读各个宗教的教义,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对于佛陀的教法有更深远的启发作用。固然印度
藏传法师时间:2015-01-23
-
正见--以观念改变心行
未来在哪里?我们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地离开——这就是多数人的现实。我们不知道,一旦错失今生,接着又是长劫轮回,很难再有改变命
汉传法师时间:2015-02-21
-
索达吉堪布开示——透过严密的逻辑去获取正见
关于闻思修行佛法很讲究次第,那些不按次第来的人,看了几句禅宗、密宗教言便高谈阔论,好像自己就是佛,什么“酒肉穿肠过”、“无因无果”……吓唬人,没什么意思。在这种
藏传法师时间:2015-02-22
-
《正见》是你的执著困住了你
悉达多完全了解,在这个相对世界中,你可以泡杯乌龙茶来喝——他不会说这儿没有茶,或说茶是空性。如果他要说什么,那么他会提醒我们,茶并非如其所现;举例说,茶是在热水
汉传法师时间:2015-03-17
-
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
其他文章时间:2015-03-17
-
功利或慈悲?帮你分辨关于放生的迷信与正见
渔夫放生中华鲟 (图片来源:资料图)核心提示:“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观念古来便受到中国人的认可。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慈悲心平等爱护众生的放生行为,逐渐从佛教传
佛学入门时间:2015-07-13
-
吃素的正见(素食就是慈悲)
问:我家人信佛,他自己吃全素也这么要求我。而我说密宗没有这个要求,可以吃肉,而且我吃的时候为它念咒、超度。家人说我吃的时候还是觉得好吃,因此是自欺欺人。请问应该
佛学入门时间:2015-10-07
-
修行者要树立因果正见
因果有明显和隐秘的差别,分别被两种人认知与取舍。明显的容易被认知、实行,隐秘的就要困难许多。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头顶烈日忙碌在田间地头、商人一年到头起早贪黑顾不得
佛学入门时间:2015-12-15
-
修行人应具备的四个正见
『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如果你对今生充满着期望,纵使学佛修行和精进于闻思修,也不是真实的修行人。因为执着此生利益,修行只会增加你对世间八法的执着,例如执着得与
藏传法师时间:2016-01-15
-
专注念佛时为何会昏沉
问: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答: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宁静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6-03-02
-
破纠结最好的法门:专注于当下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两难。举个例子,有朋友找你借钱,你舍不得,可是又怕得罪他,这不就纠结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仔细分析一下你纠结的具体事情,马上就能捕捉到
其他文章时间:2016-07-26
-
为什么说护持正见甚至比护持戒律还要重要?
问:为什么说护持正见甚至比护持戒律还要重要?索达吉堪布:作为佛弟子,对破戒过患,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但是,比起破见来,破戒过患尚是稍逊一筹,因为破戒者如有正见尚可
藏传法师时间: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