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兵: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第九节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
第五章死亡、死后与出生佛典中把众生一期的生命,分为生有、本有、中有、死有四大阶段,这里的有,为生存、存在形式之义。生有,指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本有,指从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第七章生死之超越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生、者、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达真堪布:佛教的油子
达真堪布:佛教的油子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法的时候,壹提到自己往昔所造的恶业,还有点畏惧,有点追悔心,也有点眼泪,而现在胆子越来越大了,越来越没有那种状态了。恶业的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3
-
达真堪布:若是有人来伤害你,这也是有因缘的
真实无论是利益,还是伤害,若是真正有智慧的话,对自己来说都是应该的,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说学佛首先要相信轮回,相信因果?父母众生对我怎么样都行,无论是伤害我,还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3
-
达真堪布:佛可以超越因果而救度众生吗?
达真堪布:佛可以超越因果而救度众生吗? 一切都是因缘果报,自作自受。不管你现在是有福报,还是没有福报,不管是命、运气好还是不好,都是自己往昔造的业,才会有这样的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3
-
达真堪布:怎样做才能万事如意
若是有好的因缘和福德,在哪里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然即使换个单位,换个伴侣也一样,不可能从恶缘中解脱,因为这是自己的因果。“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问来世果,今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1
-
达真堪布:什么样的人神都要给他当保安?
达真堪布:什么样的人神都要给他当保安?一个守护誓言、信念坚定的人,不仅魔鬼无法能伤害他,连善神护法都害怕他,都要看他的脸色。善神护法就相当于他的“保安”,让做什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1
-
达真堪布:什么是所谓的世间?
达真堪布:什么是所谓的世间? 所谓的世间,不是妳这个人的体壳,也不是妳的言语和行为,而是烦恼和习气。若是妳没有烦恼,没有习气的话,妳就超越了,不是世间的了,已经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1
-
徐恒志: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
一、端正学习教理的态度(一)佛弟子应该研究佛教教理我们知道,世间任何学问都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佛教是宇宙间的伟大真理,也是一种伟大的学术,三藏十二部多至八千余卷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达真堪布:什么是三身佛的刹土?
达真堪布:什么是三身佛的刹土?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化身佛所化的刹土。每一尊化身佛都有自己的刹土。五部佛的刹土都属于是报身佛的刹土。比如西方莲花部的主尊是阿弥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0
-
达真堪布:为何修行停留在一个层次上?
听说现在很多人,修行停留在一个层次里,不前进,想精进也精进不起来。这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四外加行的内容学修得不扎实,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0
-
徐文明: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种种欲求,而民主时代的到来,自由程度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9
-
达真堪布:业障是成佛的台阶
达真堪布:业障是成佛的台阶其实,业障是我们成佛的一个台阶、一种助缘,并不是不好的东西。你认识到了,业障本身就是智慧。轮回和涅槃也是一样,你认识了诸法的本性,这时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8
-
达真堪布:不要自己骗自己
达真堪布:不要自己骗自己只走形式,只做表面功夫,虽然天天闻法修法,但是没有去改变自己的内心,没有去对治自己的习性,对自己来说,也是最大的欺骗,没有比这更大的欺骗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8
-
达真堪布:万物都是无常的
达真堪布:万物都是无常的万物都是无常的。这些化石以前也都是一些树木,后来变成了化石;这些化石在若干年之后也会消失的。这就说明了无常的道理。我们的生命,包括我们的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7
-
达真堪布:一心向善的人都能往生吗?
达真堪布:一心向善的人都能往生吗?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信佛,也没有修法,但他一心向善,做了很多好事,没有做过恶事,这样的人能否往生?不能往生。有些人是形式上、表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7
-
达真堪布答:求来的福为什么是债呢?
达真堪布答:求来的福为什么是债呢?问: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为什么将来要加倍地还呢? 达真堪布答:你有所求,这个求本身就是一种贪。有贪就不能解脱,就要继续轮回。轮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6
-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讲,主要看他有没有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有了这些就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6
-
大安法师: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是怎样的?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门是什么现象?烦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必须要了解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所展开的众生之烦恼、业力、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5
-
达真堪布-怎样以三殊胜来摄持金刚萨垛除障法?
达真堪布:怎样以三殊胜来摄持金刚萨垛除障法? (1)前行发心殊胜:为了救度一切父母众生要成佛,为了早日成佛要精进认真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2)正行无缘殊胜:修习金刚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4
-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善恶的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善恶的分别了? 菩提心有两种:一个是愿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另一个是胜义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真正能发出来了,一直能保持住了,那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3
-
达真堪布-傲慢会让你的人生走下坡路
达真堪布:傲慢会让你的人生走下坡路智慧生活 “不应观察己功德”。这个是说,在没有什么意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观察自己的功德、善根、福德等成就。你经常这样观察思维,很容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3
-
送您一张人体的保健地图,(对健康帮助很大)
送您一张人体的保健地图,(对健康帮助很大)送您一张人体的保健地图,让您明明白白,轻轻松松做保健。 保健地图 嘴 20~35岁男人要吃好——每天补充足量的锌元素 这个年龄
早吃素时间:2025-10-01
-
达真堪布: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是要让他给你开示取舍之理,让你明白善恶因果。让你懂得如果造了恶业,不行持善法,将来就要遭受恶果;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守持戒律或犯戒了,将来一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5
-
陈凯歌:我尊崇佛教,它在你忍无可忍之时能给你力量
陈凯歌:我尊崇佛教,它在你忍无可忍之时能给你力量 这是关于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一段采访,在其回答记者关于信仰的问题中,陈表示尊崇佛教,因其赋予智慧及宽容。以下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3
-
达真堪布:哪有无缘无故欠的,哪有随随便便占便宜的?
属于别人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的,谁也不可能欠谁,欠也得还。没有永远欠的,也没有永远还的。今生他欠你,来世他还你。今世你欠他,来世你还他。互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2
-
静波法师:不要理解错了佛教中的色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静波法师:不要理解错了佛教中的色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静波法师 曾经亲见过一个人告诉别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女人……他还不说指男女,就说是专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恶行既已造成后,其业力不能够影响生命。在佛教的道德观里,是否存在一种“公平”的概念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有时谈论业力的公平性,不过业力的运作形式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公平性并不对应。以下稍作解释。业是动机[意志]。每一时刻体验的业力由三部分构成: 旧业的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颠覆三观《佛本是道》那些隐藏的故事(二)
颠覆三观《佛本是道》那些隐藏的故事(二) 玉帝究竟有多大法力?今天就来为大家继续介绍YouXi.com 3D暗黑仙侠网游《佛本是道》中那些隐藏的故事。 玉帝本鸿钧道童,其地位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7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信仰-信心与奉献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哲学
佛教与哲学佛陀的觉悟,不仅仅是智力的产物。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有很多学者,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有些甚至到各地去弘扬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或与其他思想家辩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佛教与道德佛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的两大部派
佛教的两大部派一个真正的佛教修学者,不应该执着于任何宗派。佛陀入灭后数百年,已出现十八个不同的部派,有各自的不同观点。这些不同的部派,基本是因为对佛法有各自不同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佛教?
法增比丘答: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育,作为一个人的信仰,以佛的教法和实践为核心,而成为古代印度的一个独立宗教,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在传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佛教为什么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呢?
法增比丘答∶在佛陀的时代只有一乘,那即是佛乘,释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但是比丘众因为根基的差别,当时比丘众诵经者相聚诵习经,持律者相聚抉择律,论法者相聚论法,僧团就开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
法增比丘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钟茂森:一天到晚念佛,有人需要帮助也不管,能往生吗?
钟茂森:一天到晚念佛,有人需要帮助也不管,能往生吗?所以很多人搞错了,以为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见到人需要帮助也不要,不管他,不予理会,本来你可以伸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亲人临终不愿往生怎样劝导?
问: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我应该如何帮助他?答:这时候你要善巧一下,他肯定还是想身体健康嘛。很多人死到临头,他也想哪怕多活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2
-
大安法师: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
信众: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何观?或是什么都不想,只念佛号,自念自听?法师:念佛有四种念佛,但我们根据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是名号度众生,所以我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2
-
调人如调马,怎样因病与药,观机逗教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你是什么样的人,佛陀就向你说什么样的法。佛陀像晨钟一样,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有一天,一个训练马的调马师,带着诚恳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10
-
帕奥禅师: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享有大功德?
问: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佛把戒律开遮持犯讲得很清楚,帮我们活得自在快乐,怎么说死在戒条下呢? 我对戒条没有很深入的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忍辱与消业
我2008年发的一个帖子的回复中,有位叫botree2010的师兄谈到一件事。他母亲从农村到北京来看他,她是初一十五烧香之人,但没有文化,并不知道佛学和道家以及迷信的区别,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请帕奥禅师答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
问:请问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 》第276偈中,佛陀开示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黄浦、闸北、静安三区举行佛教讲经交流会
黄浦、闸北、静安三区举行佛教讲经交流会为了弘扬佛法,引导正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弘法利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和发现佛教优秀讲经人才,在黄浦、闸北、静安三区民宗办的支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3
-
黑龙江佛教界人士一行到长沙麓山寺考察
黑龙江佛教界人士一行到长沙麓山寺考察黑龙江佛教界人士一行到长沙麓山寺考察 2014年9月25日上午,黑龙江省委统战部李岩部务委员,省委统战部民宗处谢军处长,黑龙江省宗教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2
-
宣化上人: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02
-
这九点足以说明,印度是佛教圣地
这九点足以说明,印度是佛教圣地佛教信奉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去印度朝圣,亲眼去看看佛陀诞生地。不光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佛陀诞生,成道在此,还有诸多的因素,让印度成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