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严法师:佛陀只用二十个字道破三世因果真谛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3
-
方海权:如何消除最大的苦和不顺利
佛陀所说的了苦,是了大苦。了脱生死之苦。不是了小苦而己,佛不教我们逃避业力而不受业报就是最好的。人人皆有业力,有挫折不顺利是正常的,这是小苦。六道轮回,坠于三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9
-
明奘法师:直指人心 出语惊人
直指人心 出语惊人“一日思维”具体哪年哪日没有办法知道,但是这一日也可以说是现在啊。“时当弘法,不可终遁。”因缘到了,不可以再隐居。“遂出至广州法性寺。”也就是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仁清法师: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经咒不能回向只能念佛对吗?
信众:师父,我们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师父:我们给众生回向功德的时候,是建立在我们修法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我们就是做自己的功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5
-
释永信:文玩界的最大玩主,身上的佛珠个个极品!
释永信:文玩界的最大玩主,身上的佛珠个个极品!释永信:文玩界的最大玩主,身上的佛珠个个极品!文/林姐读历史现在我们国家的古玩和文玩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了,而在文玩
为人处世时间:2025-06-05
-
大安法师: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阿弥陀佛的使者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就是大乘圆顿之法。有人觉得你念佛求往生,这是自了汉,是小乘的心态,不是大乘菩萨所为,一个大乘菩萨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
这样超度祖先或冤亲债主,功德最大(宣化上人开示与问答)
如何超度祖先【引言】我们祭拜祖先时,必须观想自己,引领来受供的祖先及冤亲债主一起拜佛、诵经、念咒,并加以施食甘露水及法食,这样超度祖先或冤亲债主的功德最大,我们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
圣严法师:佛教相信“难逃劫数”这一说法吗?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样的人福报最大?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
凤眼菩提子念珠,修一切法均可通用,功德最大
问:据说密宗行人修某尊法时,宜用某种念珠,其说是否有理?诺那活佛答:照密宗之理,修某尊法,须用某种念珠。譬如观音法用水晶,或用 菩提子念珠;修长寿佛法,用珊瑚念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2
-
梦参法师:佛弟子如何过清明?怎样做让已故者获得最大福报?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够藉由修行得到解脱。佛陀开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5
-
圣严法师: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时时怀抱感恩的心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
圣严法师:人行道 自序
人行道圣严法师自序这本小书,是我近一年来,意外的收获。原是由邓美玲女士为我先设定题目,再逐条采访,笔录成稿,发表于《自由时报》副刊为我开辟的专栏「人行道」。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
圣严法师: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这愚蠢的我是真的吗?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这愚蠢的我是真的吗?这愚蠢的我是真的吗?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是一连串业力、因果循环的现象呈现;自己所造的业,再由自己接受那个果报。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
圣严法师: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心与物的调和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心与物的调和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心与物的调和哲学上有所谓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但是心和物其实是分不开的。人的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布袋契此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布袋契此布袋契此(西元?─九一六年)传承不详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礼敬诸佛」赞
「礼敬诸佛」赞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三世人师子,我今礼彼尽无余,皆以清净身口意。此四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对於十方世界的三世的每一尊佛,毫无遗漏疏忽地,都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灭罪生福」赞
「灭罪生福」赞所作罪业五无间,由无智慧而所作,彼诵普贤行愿时,速疾锁(销)灭得无余。智慧容色及相好,族性品类得成就;於魔外道得难摧,常於三界得供养。此二颂是说:纵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径山道钦
第二篇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径山道钦径山道钦(西元七一四─七九二年)牛头法融──牛头智岩──牛头慧方──牛头法持──幽栖智威──鹤林玄素──径山道钦唐杭州径山道钦(亦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禅门锻炼说》要略 五 垂手锻炼
五 垂手锻炼语曰:不入虎穴,争得虎子,为长老而不得锻炼之法,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积数十年而不得一人省发也。即有一个半个,皆祝著磕著,如早蠢御木,偶而成文,而非锻炼之功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三篇 曹溪及其门下 永嘉玄觉
第三篇曹溪及其门下 永嘉玄觉永嘉玄觉(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曹溪惠能──永嘉玄觉唐温州龙兴寺玄觉禅师,字明道,俗姓戴氏,永嘉人也。总角出家,龆年剃发。(中略)兄宣法师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四篇 马祖门下 大珠慧海
第四篇马祖门下 大珠慧海大珠慧海(西元?─?年)曹溪惠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大珠慧海唐越州大珠慧海禅师,建州人也,姓朱氏,依越州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初至江西参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明慧经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明慧经无明慧经(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青原下三十四世无明慧经禅师,抚州崇仁裴氏子。生而颖异,智种夙彰。九岁入乡校,问其师卅︰「浩然之气,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雪义存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雪义存雪峯义存(西元八二二─九○八年)德山宣鉴──雪峯义存福州雪峯义存禅师,泉州南安人也,姓曾氏,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谷法会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谷法会云谷法会(西元一五○○─一五七九年)南岳下三十二世云谷法会禅师,嘉善胥山怀氏子,生於弘治庚申(西元一五○○年),幼志出世,投邑大云寺某公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宗杲
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宗杲大慧宗杲(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克勤圜悟──大慧宗杲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宣城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
圣严法师:《禅关策进》录要 十一 汝州香山无闻聪禅师普说
十一 汝州香山无闻聪禅师普说山僧初见独翁和尚,令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后同云峯、月山等六人,立愿互相究竟。次见淮西教无,能令提“无”字。次到长芦,结伴炼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
时间:1970-01-01
-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最多的地方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先吃饱再闻法 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
先吃饱再闻法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15~7饥为难受病业为最大苦如是如实知涅槃最上乐佛陀在阿拉维村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穷人正在寻找走失的公牛。这时村子的人已经开始要供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
探秘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
探秘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金玉观世音菩萨是空心的,整个观音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的制作方法,把观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4
-
青海省内最大藏佛寺庙,建成已有600年,现今免费对外开放
青海省内最大藏佛寺庙,建成已有600年,现今免费对外开放西宁塔尔寺,距省会西宁市区26公里,是青海地区最大的一处藏传佛教寺庙。其与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
禅理故事时间:2024-07-26
-
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快乐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四个新弟子听了
情感世界时间:2024-07-25
-
净土法门法语:风水随着人心转,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1、风水不重要,“境随心转”,要明白这个道理。古人有所谓:天下风水好的地方都被这些和尚、道士占去了。我们听这个话如何感想?圣贤书多读了几部,看法就不一样。大乘教里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7
-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
信众:师父,我们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师父:我们给众生回向功德的时候,是建立在我们修法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我们就是做自己的功课,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5-30
-
释迦牟尼、耶稣与穆罕默德,世界三大宗教哪个对人类影响最大?
释迦牟尼、耶稣与穆罕默德,世界三大宗教哪个对人类影响最大?信仰,是人类社会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物以类聚,一些具有相同信仰的人便组成了宗
布衣百姓时间:2024-05-19
-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108自在语》第三集 1 慈悲行善
1. 为为善恶在一念间,修修福慧于方寸中。2.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小小善愿能救世界。3. 天地有作育大德,我岂无慈悲宏愿。4. 救度众生是提起,不住着相是放下。5. 漫天红尘心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4
-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很无奈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在为如何去赚更多的钱而奔波烦恼,没有钱时很烦恼,有花不完的钱时就不烦恼吗?假如一个月内花光 10 亿元又是怎样的体验呢?最近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5
-
道德人心的第一课
道德人心的第一课·静思“忏悔”·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课,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应
禅理故事时间:2024-04-04
-
孝子最大的孝心:让母亲的灵魂安住
你相信人有灵魂吗?你相信法界有天堂、地狱、和佛国吗?,我信!我的母亲也信!我的母亲是个修行人,一直念佛的,因缘的成熟,2016 年的 5 月 20 号,圣德师父给母亲皈依。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30
-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学佛网
有一位年迈的财主,异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庞人人当,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将家当留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
佛教故事时间:2024-02-28
-
最大的智慧,是重视自己的内心
文:铃木大拙盛开的桂花,潺潺的小溪,春鸟的鸣叫,这些都是自然中美好的感受,这些都是我们内心中需要的东西。大千世界有着无穷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我们看来似乎很可怕,因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