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光法师:因果报应之吉凶祸福,乃道德仁义依违真伪之实验也
古人仁慈为政,真诚爱民,尚能感化异类。如虎不入境,鱼徙他方等瑞征。载诸史册,不一而足。果能各以慈善相感,断不至常有土匪刀兵,蹂躏劫掠等祸。然人之气禀,万有不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5
-
佛教知识| 何谓菩萨?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7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第一节 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
宣化上人:何谓仁,佛教兴亡人人有责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仁者爱人,就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在人来讲,就是仁慈的表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18
-
明证法师: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阿弥陀佛,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明证法师开示:所谓供养诸佛,就是如法的修行。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打滚得愈久,要出去就愈困难!
你在娑婆世界打滚得愈久,你要出去就愈困难!净界法师乙二、愿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5
-
如本法师答:何谓中观派?
如本法师答:中观派(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系以龙树(梵语Nagarjuna)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惟传法师:何谓「开悟」与「证量」?
不要随便肯定、认定一个人是否有开悟,这些我们都要保留。当然,如果我们内心里面有很多的境界、有很多的智慧尚未体悟到,而某个人所讲的,就是很让我心服,觉得「这个人应该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惟传法师:何谓身、心、灵?
何谓身、心、灵?我们一般是讲身、心,而所谓的「心」与「灵」,心灵也可以合一的讲,意指我们的精神领域层次。一般大致的区分是身、心,以佛学名相而言,亦即「名」(心)跟「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大安法师:厌离娑婆,求生极乐
大安法师: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智慧观照娑婆世界的一切的景物,一切的有为法,一切的恩恩怨怨,财色名食睡是那样的虚幻,那样的无常和痛苦。所以一个般若智慧甚深的人,他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
印光法师:以放生款赈灾是错因果吗?(211)
211、以放生款赈灾是错因果吗?以放生款赈灾,则是转济疏轻之财,以济亲重之急。因果固有,当不致因此获罪。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切愿认真劝
戒杀放生时间:2025-03-08
-
印光法师: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191-192)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
何谓“三圣眼”菩提——凤眼、龙眼、麒麟眼
所谓“三圣眼”是指 凤眼、龙眼、麒麟眼三眼,早先有个说法叫做“十车凤眼,一车龙眼。十车龙眼,一车麒麟眼。”其实说的就是凤眼好找,龙眼、麒麟眼难觅,并且从一个侧面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3
-
惟贤法师答:何谓唯识中道?
问:何谓唯识中道?惟贤法师答:唯识中道,依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相建立。此三相包括世出世间,染、净、有为无为诸法,实为佛教完整的宇宙观。1.遍计执:谓义相之颠倒妄相,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
大安法师:厌离娑婆
厌离娑婆厌离娑婆首先要从厌离自己的身心开始。观身不净,身体是不干净的,污秽的。观心无常,心是生住异灭,没有一点真常的宁静。透过身心的厌离,再进一步厌离由这个身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陈永革: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
印光法师: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
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7
-
何谓无所住?
问:何谓无所住?慧律法师: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是无所住,不能讲无所住怎么解释,还执着那个无所住,就变成有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3
-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
众生不见真世界,佛陀神通娑婆变极乐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
-
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对比
1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常住,于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说甚深微妙之法,令众生能得殊胜的利益安乐。2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已入灭,佛之正法开始了无修无证的衰颓和僧风浊乱以
佛学知识时间:2024-06-11
-
大安法师: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世界道难成【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佛无彼此皆同体,地有东西是假名。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省庵大师
大安法师时间:2024-06-07
-
何谓“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08
-
佛学基础: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
印光法师:怎样才能吃出健康
所言吃素,原为悯彼痛苦,养我仁慈,油与肉,有何分别。肉汤亦当不食。然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
素食养生时间:2024-01-07
-
邱天道研究员”话说何谓药师禅和药师禅健康疗法
名词释义 药师:单从药师解释是药工、医师的古称。《大宝积经》卷一○八:“譬如大药师,善能医治一切诸病。自无有病,见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药,诸病人见是药师服苦药已
药师禅时间:2023-08-24
-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时间:2023-08-23
-
星云法师点化马英九何谓出世入世
星云大师去年最后一场佛学讲座,2006-12-17日晚在台北举行,即将卸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担任特别嘉宾。被星云大师要求解释佛学出世、入世的定义时,马英九的答案却「不及格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3
-
25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6
-
56何谓专修与杂修?
何谓专修与杂修?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30
-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问: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答:释迦牟尼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8
-
何谓四圣谛(苦、集、灭、道)
woshifodizi,2009年一者苦谛。二者集谛。三者灭谛。四者道谛。苦谛者。所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24
-
何谓专修与杂修?(圣严法师)
聖嚴法師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8
-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智者从譬喻得解】先看这个譬喻:一对父母,有一幼子堕落到井底。父亲进入井底,把幼子救起来送到岸上。这时在岸上焦急等待的母亲,赶忙抱过来嘘寒问暖、喂养抚育。另外一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3
-
何谓“菩萨”? “菩萨”的含义是什么?
何谓“菩萨”? “菩萨”的含义是什么?“菩萨”亦称“菩提萨埵”。含义: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凡是明解大乘佛法,发了上求佛觉心愿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者,不论是和
药师家族常识时间:2023-06-19
-
印光法师:这个中毒救命神效方,能解各种毒
白矾救命神效方(白矾又名明矾或名矾石)凡误食河豚,及其他一切毒物。或因事故逼迫,意欲轻生自尽,吞吃鸦片,砒霜,藤黄,一切能坏人脏腑,令人毙命各毒物,及服错了毒药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
佛经知识-何谓五明之工巧明?
二是工巧明,你们好好来听啊。就是我们的智慧能达到圆融,能操纵世间有为法的逻辑结构,表相宣色,包括表显一切所能见的现象以及在色调上,就是工艺吧、艺术的高超嘛,种种精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3
-
好好践行佛陀教戒,祈求佛陀佛母再临娑婆
惊闻佛陀佛母为了给众生担业,双双报化涅槃,我感觉好像天塌地陷一般失声痛哭起来,痛惜之情无以言表,师兄师姐们也陷入了悲痛之中,纷纷忏悔流泪,悔过自新,积极放生,诵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28
-
佛经知识-何谓五明之医方明?
三呢,就是医方明。医方明者,就是包括西医、针灸、艾石、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跌打损伤等等以及按摩、火罐等,就包括所有这些啊,必须超过世间的名医,才能称妙谙五明
佛陀住世时间:2022-07-18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49.如何理解不以信愿为事,而只求念至一心,会断后世人往生净圡之善根?
如何理解不以信愿为事,而只求念至一心,会断后世人往生净圡之善根?念至一心,仍属自力,举世少有一二。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故不得以此为训,断佛慧命,
净律社时间:2022-06-22
-
佛经知识-何谓五明之因明?
第四条叫因明。因明是逻辑学理体,因明要善解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关系,随便指个东西都能讲出它的因果道理来,对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因果关系要洞察入微,识解谛相。所谓洞察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09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35.如何发起厌离娑婆之心?
如何发起厌离娑婆之心?娑婆世界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诚堪怜愍。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
净律社时间:2022-06-08
-
佛经知识_何谓烦恼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除?
凡是众生处处时时都在牵挂障碍之中生活,就是说凡是我们的普通的同学啊,在这里有普通同学,你们现在都是在这个障碍中,有一切烦恼,处于所有一切障碍当中、牵挂当中生活的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06
-
娑婆虽苦,心却安乐!
生于世间,平凡度日。身虽是轻贱,却胜过畜生。家虽是贫寒,却好过饿鬼。命虽是辛苦,却难比地狱。常念阿弥陀佛,常思极乐世界。光阴似箭忍耐烦恼,身坏命尽立归净土。世间
往生日志时间:2022-06-02
-
客居娑婆,唯求往生!
淤泥生:这幅字出自印光大师,字里行间多能体会大师与世无争,唯求往生之修行相貌。我们生于五浊恶世,爱欲中独生独死,世间些许红尘事,如黏土粘身般,常挥之不去,又念
往生日志时间:2022-04-21
-
娑婆非是安身处,故乡只在藕花州!
淤泥生:人间有没有爱情呢?其实,压根没有这种东西,全是我们妄想出来的。一切皆是业力推动下的现象。爱情维持个几年,消失没有了。所以男女之间,古人讲情义,客观理智
往生日志时间:2022-02-14
-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信愿本来就是一种观慧。愿力是一种智慧,信仰也是一种智慧。对不对?持名当然是一个止,就是无分别住。但是你要培养坚
净界法师时间:2021-10-28
-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学员答:执着)对啦,所以诸位有善根。这个地方一错就糟了。一个人生命只要方向错了,今生就毁了。业力,你不可能忏
净界法师时间:2021-10-26
-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往生极乐净土,出离娑婆秽土的根本因缘是什么。大师又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
益西彭措堪布时间: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