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说:“白衣说法。此诚无过。亦非佛法衰兆。” 不是说衰的兆相。“倘称白衣为师。”假如把白衣称“师” 了, “则大成非法。真衰相矣。”听懂这句话吗?白衣说佛法啊,不能算太大的过,如果说以白衣为师,拜白衣为师了——现在也有白衣收徒弟的,白衣给人家收弟子的,这样就麻烦了,不少。我们不需要一一点名,大家有资讯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什么呢?——大成非法,蕅益大师说,则大成非法,真正的衰相。所谓称师,三宝才称师。如果白衣称师了,就麻烦了,他讲讲法也不妨,诵诵戒也不妨,意思是这样,这是一个原则。
蕅益大师说:“白衣说法。此诚无过。亦非佛法衰兆。” 不是说衰的兆相。“倘称白衣为师。”假如把白衣称“师” 了, “则大成非法。真衰相矣。”听懂这句话吗?白衣说佛法啊,不能算太大的过,如果说以白衣为师,拜白衣为师了——现在也有白衣收徒弟的,白衣给人家收弟子的,这样就麻烦了,不少。我们不需要一一点名,大家有资讯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什么呢?——大成非法,蕅益大师说,则大成非法,真正的衰相。所谓称师,三宝才称师。如果白衣称师了,就麻烦了,他讲讲法也不妨,诵诵戒也不妨,意思是这样,这是一个原则。
现在末法时代,白衣居然也受人的供养,也来弘扬佛法。所谓白衣就是在家人,在家人也居然给人念经,给人超渡,向人家去收钱,指佛穿衣,赖佛吃饭。可是他不能出家,骗财骗色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9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术品;寺院是修行办道处所,变成旅游观光;佛经变成学术,本是闻思的无上法宝;禅定是修成佛道之法门,变成减压健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0
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学教都不能行持,都不能去做,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已经成就,在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0
修行,不是说修一下子马上就能够成就,我念佛念了好久了,诵经诵了好久,就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业障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耐力去跟它对抗,慢慢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界诠法师】简介界诠法师,俗姓李,福建省福鼎店下人,1959年11月19日出生。自幼善根深厚,聪慧过人,常随其母亲近三宝,每每于寒暑假期皆到寺中帮忙师父劳动耕作,一有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年轻时要看远,就是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中年时要看透,就是对事物要客观了解,从事实出发。老年时要看淡,一切事情或经历或没经历,都要看淡、冷静。成功分事业、功名、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佛陀为何要出现人世,为何要说法如此之多!因为众生烦恼太多了,造业不息,轮回不止。众生的执着太深了。众生的情感欲望无有穷尽,即使已经知道执着的过患,但依然无法释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四十岁叫做什么?叫做无惑,他有一定的经历,一定的过程了。小孩子,童年他充满了美好,书里面都讲,坏的东西都要得到报应呐,好的东西都会得到好的回报,种种理想。到了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在,最重要的得人身,闻佛法,解脱才能够快乐!如果不解脱,这个世间永远没有快乐,所以知足才是快乐,智慧是人生真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如果一个修道人,只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能使别人快乐,自己也就未必快乐。不让别人幸福,自他都不会幸福。修道不要用交换的方法去修行,佛法不是贸易。修道要识因果,明了缘起法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第一节 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学佛,首先要有智慧来看待人生,对待人生,我们不要去勉强,去模仿别人,也不要把自己的行为强加给别人。现在的社会教育子女,通常就是剥夺子女的自由权、选择权。父母已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法句经: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坚者,智能不成就。许多人都对密法很好奇。其实我们在坐的几百人,若心志相同,同诵一句咒,或一部经、一句佛号,然后都专注于回向一件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在还没有得到真正智慧的时候,不要生出一种毁谤三宝的心,不要说四众过。他明明就是有过,也不要讲他,为什么呢?你知道他有过,你自己往好的做,这就对了。怎么叫毁谤三宝
宣化上人时间:2025-05-23
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产下一名相貌端正的男婴,这孩子出生才没几天,竟然就会开口说话。男婴问父母:“世尊还住世吗?”长者夫妇回答:“是的。”又问:“那么舍利弗尊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28
许多佛子问及如何供养三宝。供养三宝,首先是供养如来,如来是天人师两足尊,他老人家并不缺乏任何一个有情的供养,好比富贵之人不需要来自他人的施舍。然供养如来是体现我们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7
诗曰:「何因受报毒龙身,剧苦缠绵易发瞋?滥用僧伽三宝物,悲哀永世困迷津。」《诸经要集》卷第十四说:「如《五分律》云:贷僧物不还,计直犯重罪。又《观佛三昧经》云:
悟性时光时间:2025-04-25
问:于五年以上戒体清净的比丘僧前授受,是最如法的,但如是之人难遇,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经查实,去年11月,文昌市公坡镇白秋村三队村民何某奖与符某商量,准备卖掉该村另一名村民家祖宗地上天然生长的2株沉香树。符某通过陈某飞将此信息告诉宋某喜后,宋某喜便
沉香文化时间:2025-02-11
由于荣禄与慈禧太后有特殊的关系,所以戊戌政变后,他跃登相位,独揽内政与外交的大权。荣禄没有儿子,认养某位从子为己嗣。他沈溺于声色犬马,每天花掉千金,毫不珍惜。荣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4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选自《历史感应统纪》,原文出自《南史·隐逸传》。佛法能否净化人心,能否改变世道,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窥见一斑。使贪得无厌之人变廉洁,使软弱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6
上师教言集: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漂亮,不健康,很难看?为什么没有福报,怎么努力也挣不到钱?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漂亮,健康,人见人爱?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的。短短一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而且家财万贯,奴婢随从众多,不可胜数。一天,佛陀与阿难到城里托钵,行至这户人家时,全家人都非常欢喜,于是乞请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4
文:梦参长老你受了三归依,也知道这样修行,还要经常地护持三宝。我们一直护持三宝是干什么?我们道友都理解错了,以为就是拿钱、给红包,拿钱供养庙,或是帮助师父修庙,
佛答时间:2024-10-02
布施的功德不会因为钱财多少而有大小高低,最重要的,还是菩萨道上绵长不绝的心力。就如透过供养与布施,持续滋长广种福田的善种子。许多人到寺院参加过活动,或用过寺院里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6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大多数的人在夏季的时候都会有贪食冷饮冷食的习惯,而自身的脾胃功能自然也就会收到很严重的影响。此时,如果是直接用大鱼大肉来进补,不仅不会达到目的,还会增添脾胃负担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对于三宝,我们内心的恭敬依靠观三宝之功德与恩德生起,而行之于身口的恭敬加行主要依经教及大德教导来行持。《佛说优婆塞戒经》曰: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7
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一款前途扑朔迷离,一款宣布停产!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一款前途扑朔迷离,一款宣布停产!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市场在不断发展,已经推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4-20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第十四课僧的意义「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
佛法僧三宝时间:2024-03-30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
佛经时间:2024-03-05
供养三宝是种福田的方法之一,属于修恭敬心的“敬田”。当佛陀还在人间时,人们会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团和诸佛菩萨,称为“四事供养”。因此供养的意义有二层: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19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制止诽谤佛法的行为并护持三宝?问:对诽谤诋毁甚至破坏佛塔、佛像和经典正法的行为,该如何制止并护持三宝? 索达吉堪布:如果你有一定的佛法修养,应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达真堪布:密宗里皈依上师三宝是不是搞个人崇拜?问:密宗里皈依上师三宝是不是搞个人崇拜? 答:显教里也特别强调善知识。有一次阿难曾经跟佛说:“我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问:密宗里为什幺要皈依上师三宝?答:显教里也特别强调善知识。有一次阿难曾经跟佛说:“我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修行的大部分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以前,有一座名山 「昼暗山」,因为山中有浩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赡养植福。一日,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绵延的部队让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19
阿鼻地狱简介以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疑三宝、十恶轮的解释阿鼻地狱简介 阿鼻地狱,读作:ē bí dì yù,是梵语的音译,又称为阿毗脂地狱、阿鼻焦热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7
财富从布施中来,把钱财布施到三宝门中,果报更是直接和迅猛。从事经济和经商的师兄体会极为深刻,现就经常参加放生组放生的几个师兄的不可思议的因果大家可以看到建寺的功
布施功德时间:2023-08-17
达真堪布:怎样应对诽谤三宝的人 问:怎样应对诽谤三宝的人? 达真堪布答:若有人诽谤三宝,作为三宝弟子,我们应该尽量地去劝阻,能劝就劝,能阻止就阻止。若是实在劝不动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3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问: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贪,贪什么东西呢? 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达真堪布:祈求三宝与祈求神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问:尊贵的上师仁波切,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在家修行重布施,出家修行重持戒,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该如何理解?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5
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产下一名相貌端正的男婴,这孩子出生才没几天,竟然就会开口说话。男婴问父母:世尊还住世吗?长者夫妇回答:是的。又问:那么舍利弗尊者、阿难尊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时间:2023-07-21
【常见的几个观点】:其一:认为横死肯定是堕恶道的观点很多。其二:认为临终保持正念很重要,甚至认为要在念佛声中死去才具有往生的可能性。其三:认为命终时不能动亡者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7
秋季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引发的缺水常让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保护嗓子的食物尤为重要。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在秋季食用能明
素食健康时间:2023-07-16
归敬三宝(佛教解释)1、三宝(佛、法、僧),是佛法的总纲。2、归敬三宝,是进入佛门的初基。3、三宝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如不能归向三宝,就不能得到,无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感官欲乐──阿梨咤比丘的邪见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园中。这天,佛陀的堂兄弟摩诃男来礼见佛陀,问佛陀说:「世尊!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10
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力量不可思议在娑婆宇宙内,生命就不断地在这六道中演化不息。享福的天神们也会沦落到我们人类中,甚至牲畜中、地狱里。佛陀认为,如果它们生前皈依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8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圣坛上的中央供物,代表着一切佛的身、语、意。它们共同构成了佛教教义中的三学[1]、三箧[2]和三皈依[3]。从概念上来看,它们代表着得道者净化后的行
佛教法器时间:2023-07-04
坛城新闻时间:2023-06-2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