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难。
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 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
答:非魔事也。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难。
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 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
答:非魔事也。
达真堪布:我们误解了临终往生积资净障——积累善根、净除业障,这是临终往生的因,是到西方极乐世界至关重要的因素。 大家要积资净障,其实这就是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7
融明大师的行实,无从查考;唯据书末有恐汝于净土法门错过,便可惜三年护关之一番辛苦句,可知融师是曾亲近印祖、且为印祖护关的大德。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
净土论著时间:2025-07-13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7-10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于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大师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食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可谓提大藏之纲宗,作歧途之导师。使学者于八十字中,顿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1
【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16
1.生平截流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进卧室,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4
1.生平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4
每个人都有死亡的一天。怎么去“处理死亡”是个大问题。奉行唯物论、断灭见的人觉得这不是问题。反正人死如灯灭,人断气后就往太平间一放,或者往库里一推就好了。但殊不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2
信愿真切,一心念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实例一: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没见有人在亡者身边帮忙,我说:你们这个念佛会是在做什么?人死了怎么没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02
金刚经及六祖慧能大师开示善法 善法:佛教指修善果之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内除贪爱,外行布施,内外相应,获福德无量,见人作恶,不见其过,自性不生分别,是名离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31
释迦牟尼佛节日:任何人观想、作意佛陀,解脱一切罪藏历火鸡年【火鸡年】,2017年9月20日藏历七月三十,释迦摩尼佛节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释迦牟尼佛,其实与三世诸佛无二无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6
明证法师,阿弥陀佛。弟子听闻过,善恶俱遣语默双亡,能所两忘,奈何于念佛时。因怕打妄想故,就观想阿弥陀佛的种子字为所缘,这样对吗?明证法师开示:不对,持名念佛的关键就在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2
师父,阿弥陀佛念佛时观想十念法,一句一朵莲花可以吗,这样妄想很少,阿弥陀佛,感恩师父,弟子合十?明证法师开示:可以,显然你用的是观想,而不是听佛号声音的方法,这是两种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1
1912年10月,中国最早的佛教刊物《佛学丛报》创刊出版了,这是一本综合性月刊,主办人是狄楚青,编辑是濮一乘,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月刊内容包括学理、论说、图像、传记、文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30
智者大师,智顗(538—597) ,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智顗的父亲曾是梁朝的重臣。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30
邪淫的时候,观想这六种画面。然后告诉我,你还戒不了吗?观想: 一, 未来的某一天,有一位温柔贤惠,端庄秀美的女性本来是你今生的伴侣,但是由于现在你的邪淫,此生无法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4-18
再从《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讲起:很多年前,我讲《圆觉经》。于〈普眼菩萨章〉时即谓:我在韩国冬安居时,发现他们对亡者,皆是诵《圆觉经》之〈普眼菩萨章〉。何以故?此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7
以前我每天念大悲咒,观想观世音菩萨在自己头顶放光消除弟子业障,自己变成和观世音菩萨一样,清净法身,然后自己在法界中诵咒。现在弟子可否把师父您观想成观世音化身,在修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6
大师法名省常。字造微,俗姓颜,是浙江钱塘人。大师7岁出家,17岁受具足戒,戒行严谨,精通《大乘起信论》,修行天台宗止观法门。宋朝淳化年间,大师住于杭州西湖昭庆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4-02
誓愿求往生不贪福报临终呈瑞相启迪后人——记胞姊张毓如往生事迹释昌臻余俗家世居成都,祖辈乐善好施,信奉佛法,我们自幼均受熏陶。胞姊第毓如居士(1915——1996),法名果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1
临终的人为什么需要助念?人到了临终的关头,四大分离,众苦交集,思想紊乱,六神无主,譬如螃蟹落在滚汤里一样。平时念佛功夫如果还没纯熟,到了这个时候,谁人不要旁人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临终牵挂太多临命终人越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越恐惧、越执着、越担心、越纠结、越放不下,牵挂子女、牵挂房产、牵挂存款等等。此时的他们除了肉体的痛苦之外更多是精神上的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7
惠能一路饥餐渴饮,日夜兼程,眼看就到大庾岭了。他正想轻松地喘口气歇歇脚,猛地听到背后人声嘈杂,回头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只见有数百人正呐喊着追来。离得太远,听不清喊的什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4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俗姓周。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给她一朵青莲花说:“此青莲花表大吉祥,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01
僧崖禅师,俗姓牟氏,年少即异于常儿。他每游山泉,必先礼而后饮,有时目不转瞬地望着溪流坐以终日。人问其故,他答非所问的道:是身可厌,我将来一定把它烧了。捕鱼放入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7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二、迷信的辩论在一个野外,遇到一班远足的朋友,我们的辩论会,就在一条小溪边,濯足的濯足,洗脸的洗脸,拭目的拭目情态下开始了。起初由一个在旁边乱石上坐着而颇为滑稽的甲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三、作人希望世间作人,倦眠晨作,饥餐渴饮,类皆已易数十寒暑;或望购爱国奖券作富翁,或望造时世之豪杰,诸如此类无不知之熟矣,岂尚有其他作人之希望应讨论欤?虽然,人富不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七、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已成为现代一般人的疑问。例如以酒敬客,也算是宾主间道义上应有的事,算不得是一件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一遇到饮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四、成佛希望四大希望——第一,作人希望,第二,脱苦希望,第三,得乐希望,业已次第讲过;今天继续来讲第四《成佛希望》。在讲《成佛希望》以前,应当讨论如何叫做佛?觉悟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今天在座诸位多半是知识份子,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辩论术的结构,作一种学理的研究,不是对普通人讲的。佛经上所谓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念佛须明真理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代染念。日久功纯,即有念而达无念,念既无,云何妄?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