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印度老山檀香
什么是印度老山檀香?印度老山檀香的名字来历一直备受争议,其实老山檀香仅仅是国人自己的一种命名,在印度本身是没有这种叫法的。为什么称之为老山檀香?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佛珠材质时间:2025-07-02
-
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 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
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 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兴善寺西街55号,坐落着一座隋唐皇家寺院,地位之高不容小觑,它是密宗祖庭,是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当时,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2
-
木与刀的艺术:徽州传统木雕浅析
徽州古建筑不同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宫殿式、园林式的建筑格局,它以清秀典雅、宛如水墨画般的艺术风格演绎民间的居住形态,粉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归堂式的天井布局,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14
-
时间:1970-01-01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
铁观音的茶道艺术
铁观音的茶道艺术安溪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茶艺提示: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是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1-04
-
唐普式:印度密教管窥
印度密教管窥唐普式一、印度密教的建立,与显密二教名称的来由约在公元二、三世纪间,被称为中国八宗之祖,印度禅宗第十四代祖的龙猛菩萨,持诵大日如来受用身真言,用白芥子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
李富华:佛教学 第三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
赵朴初居士谈佛教文化艺术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
禅画:自然地生活 自然地艺术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
中原大佛:宗教与艺术在中原的回响
世界之最 佛祖擎天大佛所站的这个地方,就是河南鲁山县。而这座大佛,便被称作中原大佛。中原大佛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总高度达到208米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8
-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殿堂
敦煌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古代东方文化艺术的灿烂明珠。l96l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7
-
耀州药王山摩崖造像 石刻艺术的宝库7
耀州药王山摩崖造像 石刻艺术的宝库药王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独特,文物荟萃,碑林林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景点有药王大殿及药 王碑、太玄古洞、洗药池、碑林、摩崖造
佛教造像时间:2024-09-16
-
时间:1970-01-01
-
非遗 | 文化艺术——蒙古族唐卡
非遗 | 文化艺术——蒙古族唐卡作为藏族唐卡的姊妹,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资料和蒙古元朝以来历史资料,有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21
-
“圣境印象”展印度佛教艺术
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昨起在上海博物馆举办,91件展品全部来自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该馆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展览将延续到明年2月2日。本次展品包括佛塔、
禅茶展会时间:2024-07-23
-
星云大师:做人有做人的艺术,说话也有说话的巧妙
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十善业道经》这是《十善业道经》里的一段话,提示我们说话的技巧与方法。做人有做人的艺术,说话也有说话的巧妙。所谓「做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8
-
法苑谈丛:(一)佛画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一)佛画 第五章 佛教文化艺术(一)佛画中国佛画,创始于三国时的曹不兴,他见到康僧会所设佛像,便仪范写之。到东晋时,其弟子卫协,时称画圣,画有七佛图。卫协的弟子
法苑谈丛时间:2024-03-23
-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阿育王是古印度著名的君主,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
佛教是哪一年从印度传到中国的?
佛教从哪一年传到中国来,在历史上很难考据。不过应该在秦始皇,即印度阿育王时代,就不断有佛教的人士将佛教慢慢带到中国。根据历史上记载:汉明帝在一天夜晚,梦见一位身
初识佛法时间:2023-12-30
-
星云法师:骂人的艺术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他都会不高兴、不欢喜。生气骂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生气,可以骂人;但是,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你生气骂人有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
星云法师:赞美的艺术
赞美是最好的口德,中国人喜欢戴高帽子,此即从赞美而来。佛教里,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本乃同时修行,释迦牟尼佛因为多修了一些赞美的语言,因此早于弥勒菩萨三十劫成佛。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6
-
星云法师:听话的艺术
人,在年轻时,听老师讲话,总觉得“话不入耳”,听老年人讲话,总觉得“唠叨不休”,这就是不会听话。甚至信仰宗教,听闻教义“以不懂为好”;或是听前辈讲话,莫不是要人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5
-
星云法师:人间万事:骂人的艺术
人间万事——骂人的艺术 ----作者:星云大师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他都会不高兴、不欢喜。生气骂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生气,可以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3
-
星云法师: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很多人都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所以出家修道成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救自己生死苦恼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是为了救济被压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2
-
星云法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不得不拒绝他。拒绝是很难堪的,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有一些拒绝的艺术: 一、不要立刻就拒绝:立刻拒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2
-
陈士强教授: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舆律典(上)
陈士强教授: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舆律典(上)陈士强大约在南传佛教所传的斯里兰卡阿卢寺结集,与北传佛教所传的迦湿弥罗结集这两次大的结集之间,即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案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1
-
陈士强教授:印度大乘佛教的契经与律典(下)
陈大惠:这样东西越多,你家就越兴旺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1
-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从1997年起,印度学生对于上生物课时是否要进行活体解剖,便拥有选择权;这是德里高等法院(Delhi High Court)回应素食团体所做的裁决。产品包装必须标明荤素2001年间,印
素食情怀时间:2023-08-16
-
印度耆那教的素食传统
耆那教是印度一个小宗教团体,约有0.4%印度人是耆那教徒。所有的教徒都是素食者。根据考古证明,耆那教可能出现在五千到八千年前的印度河流域,现今巴基斯坦一带的居民仍有
素食情怀时间:2023-08-16
-
印度智者的故事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9
-
素食地图:印度素食 美味何妨百般形色.素食餐厅在印度(一)
印度的蔬菜水果颜色,如美女穿着的纱丽般异常鲜艳,胡萝卜似血通红,四季豆等绿得如翡翠一般。而对着这艳红翠绿的菜肴,任何人都会胃口大开。因此谈到印度的“吃”,就好像
素食餐厅时间:2023-08-07
-
韩廷杰教授: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韩廷杰教授: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韩廷杰印度唯识学派,亦称瑜伽行派或大乘有宗,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弥勒(Maitreya-nātha)。弥勒这个名字是大家所熟悉的,即未来佛弥勒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当代法师李叔同书法艺术
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
书画墨宝时间:2023-07-30
-
弘一大师的篆刻艺术
弘一法师说出家以后用书法和篆刻来宣传佛法。弘一大师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 锥形
书画墨宝时间:2023-07-29
-
时间:1970-01-01
-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七章 中国佛教艺术和审美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七章 中国佛教艺术和审美第七章 中国佛教艺术和审美 佛教艺术是以一整套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信仰服务的宗教艺术,它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7
-
魏斌:从领民酋长到华夏长吏——厍狄干石窟的兴造与部落记忆
魏斌:从领民酋长到华夏长吏——厍狄干石窟的兴造与部落记忆厍狄干石窟位于唐县城北4公里处的两山峡,外观保存完好,1998年孙钢最早发表调查简报。窟门为圆角长方形,上方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3
-
印度耆那教徒的素食观
耆那教徒是印度很小的一个宗教团体,所有的教徒都是严格的素食者(但非完全素食者(vegan))。考古学的证据显示耆那教是盛行于五千到八千年前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现今巴基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2
-
印度的“芒果文化”
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印度,出产的果品种类繁多,但印度人惟独对芒果钟爱有加,不仅将这种口味甘甜、营养丰富的水果奉为“果中之王”,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各个土邦国王室的专用
素食情怀时间:2023-07-20
-
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
快讯:2022壬寅虎年大吉大利,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药师坛城藏品馆位于中原名城新乡高铁东站站前广场5号写字楼21层,“药师坛城藏品馆
坛城慈善时间:2023-07-19
-
印度人边吃饭边“灭火”
曾有人说,凡来印度生活的外国人,必须要闯过“两关”,一是要耐得住印度夏天的酷热,二是要吃得下印度饭。印度虽然气候炎热,但当地人却喜食辛辣食物,南北都一样。尤其南
素食情怀时间:2023-07-19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1.调弦的艺术
71.调弦的艺术又是雨季安居的终结。佛陀回到南方。沿途上,他在鹿野苑停下来。三十六年前,佛陀就是在这里宣讲第一说的教理,四圣谛。虽然这样就像是昨天的事,但一切都已
佛教故事:一行禅师:《故道白云》时间:2023-07-18
-
印度“魔鬼辣椒”全球第一辣
印度魔鬼辣椒印度东北部山区盛产一种辣椒,由于奇辣无比,当地人称之为“魔鬼辣椒”。今年2月,这种辣椒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全球最辣辣椒。“魔鬼辣椒”一夜成名后,很
素食情怀时间:2023-07-18
-
全力打造中国第一个药师坛城文化艺术藏品博物馆
【全力打造中国第一个佛医之家---药师禅健康文化艺术藏品博物馆”(又称“药师坛城文化艺术藏品博物馆”)】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
坛城新闻时间:2023-07-14
-
印度素食潮 -真是意想不到
不吃素租不到房 现年25岁的拉吉诗丽娜瓦尔卡是一名学设计的学生。她说,她的姑姑去年想在孟买的拜古拉县租一套公寓,房产中介问她是不是素食者,因为她看中的那套房子所在
素食新闻时间:2023-07-14
-
中国著名军旅书法家张济海先生墨宝“福禄寿喜”(唐卡艺术作品)唐卡即将面世!
【药师坛城药师坛城“唐卡艺术弘扬中心”法施”分享】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拟”推出中国著名军旅书法家张济海先生墨
坛城新闻时间:2023-07-13
-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在人们的印象中,许多佛寺都是依山傍水,占尽自然秀丽景色。但是武威鸠摩罗什寺却位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武威市北大街。这使得这座千年古刹骤然成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初识佛法时间:2023-07-13
-
印度:越有地位、越有文化越吃素
印度是一个素食文化盛行的国家,素食在印度如此大行其道的背后是深厚的宗教背景和历史传统。一、素食者社会地位在印度吃素可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由于历史与宗教原因,占总
素食新闻时间: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