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繁,日无静处,夜无静声,正兴此法反;乡村荒野不能办,人声畜声,及男色女色,世俗风习,至深
来果老和尚时间:2020-12-11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有深
其他文章时间:2021-02-14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
其他文章时间:2021-03-23
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还设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他们是方丈的助手,辅佐方丈的工作。班首一般都由戒腊较长、威望较高的僧人担任,与方
广行法师时间:2021-04-26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象,使禅宗法脉传承至今仍历久弥新而不衰,能顺应时代及地方的不同随宜施设,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履。其中,出坡不仅
见穑法师时间:2021-06-11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学徒掌握佛门礼仪的理论指南,也是学戒持戒,听经闻法,究明心地的指导。这些丛林律仪主要有秉拂、说戒、传戒、小参、
其他文章时间:2021-07-18
一、丛林之兴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边,老的就住在屋里,年轻的化饭,回到寺里大家分着吃。早晨、中午两餐,过午不食。没有帐子,什么
一诚长老时间:2021-08-03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福建)人,俗姓王。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县),故世称百丈禅师。百丈禅师自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30
“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天宁的唱念盖三江!”这首响亮的民间谚语中的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与宁波天童寺俗称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扬州高旻寺高旻寺位于江苏
和尚家风时间:2022-10-17
佛教丛林是什么意思?丛林,梵语贫婆那,指大寺院,僧人聚居之处,许多僧侣住在一起修行的地方。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僧众住于深山大泽的丛林之中,不易受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5
第四十七节 佛顶山沙弥祖师辟丛林煮云法师著据说佛顶山的开山祖,是一个小沙弥,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传奇故事。后山有四大房头之一的悦岭庵,全山以此庵子孙为最多,一直到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3-07-29
铃木大拙: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 铃木大拙(1870-1966)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原名贞太郎,后因学禅,改名大拙,别号也风流居士。石川县金泽市人。1892年秋,师事临济宗圆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6
铃木大拙教授: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日] 铃木大拙著 何燕生译一、问题所在丛林,又称僧堂、禅堂、道场,即教育禅宗僧侣的场所。佛教其它宗派也有各自不同的僧侣教育机构,但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6
前言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生旅途平顺多彩;表达不当,则容易引起误会和纷争,伤人又不利己。其实,中国原为礼义之邦,在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之下,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7
所谓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后,丛林制度则泛指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制度。中国的丛林制度是由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所首创,从表面上看,丛林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佛的制度、僧侣只服三衣。一中安陀会,俗称五衣,即五条衣,又名杂作衣。平时作杂事工作,均著此衣。二名郁多罗,俗称七条衣,又名上著衣。以其布块为七条,受两长一短割截
僧服禅服时间:2025-05-19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