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懂得能够欢喜人家得,不嫉妒,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心术给愈搞愈沉沦。而书中提到几个事例,像唐朝的狄仁杰先生,他很仁慈,“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他在并州做法曹参军
大德居士时间:2015-11-21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杂譬喻经》(东汉高僧支娄迦谶译本)。《憨山大师劝世文》曰:“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富贵如
佛教故事时间:2015-07-10
阿修罗,又名非天,是喜妒善战的神祗,因为他们总是与天人战斗,常被视为恶神。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记载:身、口、意行微恶,起骄慢、我慢、增上慢、大慢、邪慢、
藏传法师时间:2015-01-16
当我们在世间有一些成就的时候,肯定会遭到身边很多人的嫉妒,甚至诽谤,这是正常的。“怎么嫉妒我呢?”“怎么诽谤我呢?”“怎么伤害我呢?”都是凡夫,没有什么可大惊小
藏传法师时间:2014-12-21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比如,想发财,就要先把财给别人,这是布施;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想开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总之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22
现在有个词儿叫“羡慕嫉妒恨”,这是现代人很容易犯的毛病,会增加“贪嗔痴慢疑”五毒对人们身口意的侵害,引发很多痛苦与烦恼。人们往往喜欢彼此羡慕,不知足怎常乐?很多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20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比如,想发财,就要先把财给别人,这是布施;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想开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总之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20
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梦参法师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是不瞋的,跟瞋恚相对的。你自己见这个小动物,一个蚂蚁、一个畜生,你可怜它,它为什么堕到畜生道去,你在那儿
汉传法师时间:2014-03-02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慢、疑的习气生活,看到周围的环境,就容易生起悭贪。人的悭贪分秒不离心,这颗种子好像常在心中。譬如,原本的好朋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言不断。该如何化解,改变人心?人事升迁可由三方面来谈。首先,站在老板的立场来看,要多方评估谁最适合这个职务,然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无量寿经》云:「不当瞋怒嫉妒』,《文昌帝君阴骘文》云:「勿嫉妒人之技能」,《太上感应篇》讲到「常行嫉妒」之罪过,可见古圣先贤常劝人放下嫉妒心,请问如何才能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1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有了成就,心里面就很难受。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经意会说出这么一句:怎么他又升官了!怎么他又发财了!这个又升官又发财
宗性法师时间:2020-12-31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解自己。在现今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常因狭隘的心态,引发利害冲突,产生种种烦恼,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自
慧律法师时间:2021-05-29
因为无明愚痴所蔽,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死时必须要舍弃亲友受用、万贯家财、名声地位等一切的一切,所以为了亲人与仇敌,无端造作了种种罪业。即使拥有十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6-15
问:请教师父,嫉妒因何而生?学诚法师答:嫉妒是嗔心的一种,自己没有的东西被他人得到了,便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愤怒。嫉妒别人的时候,便是在为他而活,而忘记了自己的人生
学诚法师时间:2021-08-08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本》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人家。这种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多得很,尤
南怀瑾老师时间:2021-08-17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为了学功夫,就一起去向一个武艺高强的师父学习。师父对这两个徒弟都非常照顾,而且耐心地教导他们每一样功夫。于是,两个年轻人在拳脚对打,总是不分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2-12
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三十九)无能劣徒繁于诋毁嫉妒他或之才功; 具德之士多在敬佩效研他人之优绩,由是察见劣徒为藏私癖,以毁嫉而为遮帐盖之羞惭,所为是也。凡是那些既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25
般若之法为最高佛法之法义,也是诸有如来与众生之本来面目,宇宙真如。行人欲达生死解脱,必了般若!诸佛菩萨诠言般若法义,繁至六百卷般若经,简至文殊菩萨无言表法,皆示
学佛常识时间:2023-09-01
以前袁焕仙在打坐修行时,感觉有一条蛇,下座后就跟南怀瑾说,我功夫还远的,我心中还有嗔恨。人在嗔恨时,这个力量可以化成蛇。这也是心造出来的。这里讲个故事。有个外道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9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