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一个家庭如何美满和睦?父母和儿女的亲情从哪儿来?你与亲朋好友的亲情、友情从哪儿来?首先,是从布施中来,也就是无私付出。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没有
藏传法师时间:2016-09-08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逆缘,严重时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佛法中因果和无常两个观念来解决
藏传法师时间:2016-08-24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逆缘,严重时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佛法中因果和无常两个观念来解决
藏传法师时间:2016-08-18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23
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大于言教。同时,在佛法的外相上不能执着。因为在小孩子这个年龄段,对于恭敬不恭敬还分辨不出来。家长过严的要求相当于刻舟求剑,我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06
三世因果脾气越大,身体越差,脾气越温,福报越深;声音越大,修养越差,声音越柔,德行越厚;性子越急,智慧越低,性子越稳,智慧越深;妻子越贤,夫祸越少,丈夫越仁,妻
其他文章时间:2016-06-01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方面来说呢,对子女有太强的贪着,太强的控制欲,最起码是有过度的爱、溺爱。大家知道任何东西过度都不行,尤其是爱,
汉传法师时间:2016-05-30
问:如果父母的行为有违背因果的地方,作为子女应该如何规劝?索达吉堪布答:子女若看到父母的行为做得过分、极端,与世间道德、佛教教理不相合,则应用温和的语言劝他改正
其他文章时间:2016-05-26
问:如果父母的行为有违背因果的地方,作为子女应该如何规劝?答:子女若看到父母的行为做得过分、极端,与世间道德、佛教教理不相合,则应用温和的语言劝他改正,不能粗言
藏传法师时间:2016-05-11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应以教育子女实践古圣先贤所说的道理。不能只教其文字知识,以为能谋利禄求功名作生计就可以。而不知学习圣贤有特大的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
大德居士时间:2016-05-11
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佛在经上给我们解释,父母跟子女有缘,如果没有缘,当面也看不见、也找不到。什
汉传法师时间:2016-05-02
法师简介:广化律师(1924~1996年)字振教,号惭僧,江西省南康县人。广老一生致力于僧伽教育,培育僧材遍于台湾。生平著重于戒学之弘传,著有《戒学浅谈》、《沙弥律仪讲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26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予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钱财)以生息,余不得者,于父母生嫌心,于所偏得兄弟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19
这个话题大家不一定爱听,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大部分夫妻都是冤家,大部分儿女都是债主。以前家里不止有一个孩子,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压力却大了
藏传法师时间:2016-04-15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皆依赖于母亲者多矣。故凡为人母者,应善加体察子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好习惯令其长养之、保持之,坏习惯令其彻底
佛教故事时间:2015-12-24
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李嘉诚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
佛学入门时间:2015-12-21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正确的处世道理;三是关心爱护子女;四是为子女安排好婚姻
佛学入门时间:2015-12-15
核心提示: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生于1861年。幼时读程朱儒书,对佛法持批判态度,后因病阅佛经,方知佛法广博精深。21岁时前往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礼道纯和尚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29
一位屠夫的孙女画的目前的家庭状况图,引以为戒!最后写的那个二女儿就是我,我得过几年的抑郁症,严重失眠得想自杀,幸得遇到佛法才得以保命痊愈,然现前生活仍诸多不顺,
佛学入门时间:2015-11-05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