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名利现道相
为得名利故,赞叹别人怎么好怎么好,然后说他还不如我高明,表示自己更厉害。......如我以前在台北观音山时,有许多修行人一起修行,有出家、在家,有好、有坏。其中有一位老比丘,总是拿著一个坐具坐在大殿,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有信徒来了就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徒走了又继续打瞌睡,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底细。几年后死掉了。若是真正有修行者,久了自然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如此。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一三五
为获名利现道相
为得名利故,赞叹别人怎么好怎么好,然后说他还不如我高明,表示自己更厉害。......如我以前在台北观音山时,有许多修行人一起修行,有出家、在家,有好、有坏。其中有一位老比丘,总是拿著一个坐具坐在大殿,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有信徒来了就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徒走了又继续打瞌睡,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底细。几年后死掉了。若是真正有修行者,久了自然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如此。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一三五
佛学院的课程表广化法师讲述《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6
举头三尺有神明广化法师讲述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舍利是人天福田笔者年少时,任职于赣南师管区司令部,驻赣州城里。某日本部马秘书,邀我去看蒋专员从西藏带回来的佛舍利。去到赣州佛教居士林,先会邬心普老居士,此翁是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私取僧物犯盗罪广化法师讲述昔者,僧照禅师,苦行禅定第一,行法华三昧,感观音菩萨为说法,得无碍辩才;又见普贤菩萨乘白象,放光证明功德。他曾经取过常住一撮盐作饮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因果循环的定律广化法师讲述据传说屎姑即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也,她被吕后毒害而死于厕。《史记》吕后纪:吕太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观音菩萨作护法广化法师讲述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水,我只计划换几块瓦就算了,所以我准备的钱不多。没想到一翻修起来,才知道屋梁都坏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误杀者亦须误偿昔梁武帝有次和人对奕,在得子时脱口喊:杀!,正好另一位僧人来访,卫士以为要把这人杀掉,便拿下来杀了。此僧人亦是有道之士,临死前叹曰:业障!以后若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但「功过簿」上的状元功名却改来改去(举头三尺有神明)摘自 广化法师 见贤思齐(一名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妄语者法不入心往昔罗侯罗幼时,尝伺候佛,欢喜诳言。世尊在室内时,人家来问他,世尊在吗?他说不在。若不在时,人来问他世尊在吗?他却说在。被诳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五百问经》说,迦叶佛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度了很多的弟子,其中有一个弟子经常做不如法的事情,做师父的不提醒他,也不管教他。由于他不断的造罪,使他命终之后堕为龙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据佛性平等的原则所制订—‘上自诸佛圣人,下至微细昆虫,凡有命者,皆不得杀。’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8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贪淫者丧身亡国广化法师讲述世俗之人,因贪淫欲杀身亡国者,不可胜计,众所周知者,有:夏桀王宠妹喜,商朝的纣王宠妲己,周朝的幽王宠褒姒,结果都丧身亡国。北魏太祖拓拔
邪淫果报时间:2024-08-21
道安法师住世时,亲口告诉我他眼见耳闻持戒免难的故事如下:话说民国十七年间,湖南南岳祝圣寺的老和尚,为在家信众弟子们受五戒。受戒之时,老和尚讲解五戒的意义和持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7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里,我就感慨很深!现在大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令人感慨万分,须知佛舍利之神奇不可思议,实非金钱所能计较价值也。拙著《比丘戒讲义》,曾引虚云老和尚于阿育王寺礼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喝下去,脸不红、神不乱。后来在大陆要离开家乡时,母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风清月白拒美色 明朝时,太仓有一位读书人陆容,长的英俊挺拔,仪表出众。天顺三年,到南京应试,借住在一家旅馆中。旅馆主人有一个女儿,因中意陆容不凡的相貌,晚间就到
佛教知识时间:2024-05-05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总是在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一旦得到了,心里只有无聊”。幸福总是转瞬即逝,欲望和烦恼却如影随形。回想起小時候,生活起居都没有现在好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5
素食的利益一书,原是 家师上广下化老和尚,在民国六十九年秋,应邀于台中市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为大专生的演讲稿,后略加修改,出版成书。意外地,此书一出风行一时流通颇
素食资讯时间:2024-02-07
名利竟如何法云法师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位著名音乐家来皇宫演奏,并对音乐家许诺:将送给他名贵的珠宝。音乐家听了,喜不自胜,赶快前往宫廷,使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名利竟如何?法云法师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位著名音乐家来皇宫演奏,并对音乐家许诺:将送给他名贵的珠宝。音乐家听了,喜不自胜,赶快前往宫廷,使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抛开名利,会有更广阔的天空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一天,他将两个得意弟子智坚和智远,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08-07
续佛命脉舍金表我初出家时,清霖法师告诉我一个慈老(慈航法师)爱护弟子的动人故事,使我记忆深刻。他说:三十九年间,慈老闭关修行,南洋的信徒,为了老法师在关中,起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7
超越名利实现内心和谐世之熙熙皆为利来,世之攘攘皆为利往。世界上人事繁杂,常常让人痛苦不堪,多少人忙碌一生皆为名利,面对诱惑时只有能够超越名利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3-08-02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好了!’因为在中国的情况,要持这一条戒是很难的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2
钟茂森博士:勿坏人之名利 【勿坏人之名利。】安士先生注解中说到,「名者,立身之具,利者,衣食之源。求之甚难,坏之甚易。於欲坏之时,想到求者之辛苦,忍乎不忍」?世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16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园中经行,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恭敬的向佛陀顶礼后,说偈问道:如何获得好名声?如何获
其他文章时间:2022-03-23
弁言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看到贵社素食团,参加人数之多,甚为稀有。欲令已参加素食者,不虞营养缺乏;尚未参加素食的同学,赶快踊跃参加,故讲此
广化法师时间:2022-03-17
迷失的三年据说,人在两种状态里,都会遇到魔鬼:一种是失意的状态,一种是得意的状态。不过,在我看来,得意时更容易遇到魔鬼,更容易迷失。人在普通生活的时候,会有些诉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29
【原文】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镕也。其四如水,不
莲池大师时间:2021-05-01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脱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修到「到那里都很自在」,随处都可度人,到处受人恭敬。
广钦老和尚时间:2021-01-10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慽为业。言忧慽义者,嫉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慽,不安隐故。亦嗔分为体。嫉心所同前面的慢心所和憍心所一样
容通法师时间:2020-12-03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历练,慢慢的他内心的堪能性强,福报也增加了,他开始去做弘扬正法的菩萨正业。弘扬正法是法布施,这个时候菩萨要告诉
汉传法师时间:2014-08-23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没有停下来。能有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4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没有停下来。能有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30
这个『名利』也是一种福报,我们一般说求名求利,「名利」是福报。名是立身之具,一个人他有这个名声,是他立身之具;利者衣食之源,这个利就是他衣食的来源。求之甚难,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3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5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妇是多坏,多不听她的话。老和尚只问她说:“你如果肚子痛有没有办法叫自己不痛啊?你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
汉传法师时间:2015-02-11
作为一个修行人,不应该去追求那些名声、权力和高贵的地位。若是自己有这个福报,有这个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这些;否则你再去求,再去贪图也没有用。做事情要从身边的小
藏传法师时间:2015-04-05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所通晓的是道义,而小人所看重的是私利。孔子的这句话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以前的读书人是耻于谈“利”,一谈觉
佛学入门时间:2015-05-25
内功,是自修,外功,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拯灾救难等,谓之助道,此须按己力之所能。若无其力,或以言指迷,或以言劝众,令其大家凑成其事。若以受人请而念经念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27
人生的际遇是由业果决定的,这一生有福无福,取决于过去有没有积福、造福。因果通三世,今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世的因影响,而今生的行为又为来世种下了种子。生命中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25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若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出家受具足戒后,行脚遍参善知识。六载崎岖坎壈,行头陀行。当他听说北京有两位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14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满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诱惑力了,本想吃个大饱就走的老鼠不想走了。它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米缸见
其他文章时间:2015-09-22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学诚法师: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网友:师父,有时候取得一点小成绩老是有想让别人知道或者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26
美国一家雪山探险队准备公开选拔一批探险队员,探险队长马克对测试合格的十五名雪山爱好者进行了最后一项测试时说道:“最后是一项心灵测试,只有心灵测试合格的人才能成为
佛教故事时间:2016-01-01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学诚法师: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网友:师父,有时候取得一点小成绩老是有想让别人知道或者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13
问:世间人的喜忧哀乐,鲜少不与“名利”二字有关。该如何超脱出来?索达吉堪布:在圣者的眼中,世人追名逐利的生活像幼稚的小孩做游戏一样,把那些虚假的东西当成了真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6-02-15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