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不动的心之后,又懂得看回自己内心的三毒,以及对外界的反应,你就会知道每个念和反应背后的因缘动机是什么。对的就去做,不对的就必须把它转成对的;尤其清楚自己所扮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6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4
九、净宗心要【《观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5
自在步红尘 第八集[ 88.06.25华视播出 ]古人说:「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种种方便,都是为了要治我们的这一念心。【生活小故事】:妮妮的故事【 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1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甲、大乘通说(p.255~p.279)释厚观(2002.9.18)一、(p.255)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大正9,7a21-28)诸佛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1
问:太虚大师也立大乘三宗: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而印顺法师将大乘佛法分为三系:真常唯心论(如来藏)、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基本和太虚大师的三宗相应。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七、声闻教成就与大乘化教威德第四天下午(录音对应4-2)1、用佛心真心来观察当下观察现缘我们继续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来印契我们的心地。佛愿、众生愿的差别表现在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9
一个修行者,并不是就一定要舍俗假如你不能荷担如来家业的话,那我们就 在日常生活中,把你的法门兑现出来,照样的,也可以获得解脱门、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现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你看这个“不谤大乘”老是这么说出来,为什么呢?在无量寿经上有一句话,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后面紧跟着乃至一念即生彼国,“唯除五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编者按:“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有过坎坷经历的人,跳出黑暗的包围圈,也许更能体会这句诗背后的深意。曾经的她,找不到光明,在痛苦的道路上寂寞徘徊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6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厌舍品第三)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丁二 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戊一 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己一 厌舍出家厌舍品第三‘厌舍\’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释 经甲一 教起因缘分乙一 证信序丙一 五重证信丁一 略叙闻时主处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
放生问答时间:2024-03-19
达观法师:修行者当有八种心修行者当有八种心:建立“信心”,下定“决心”,发“菩提心”,时时“观心”,日久“定心”,必将“明心”,自然“用心”,一切“无心”。 信
禅理故事时间:2024-02-08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无垢性品第四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着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2-08
听过《修心日光论》的人都知道,在修菩提心时,如何把恶缘转为善缘之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遭受痛苦的时候要心生欢喜,心想往昔所造一切恶业由此消净。生病的时候,心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1-21
后 记修行建言青年人:广学经教 专修净土中年人:一门深入 专修净土老年人:一句佛号 专修净土信愿念佛,莫换题目;求生净土,决定成就。印光大师开示开示一:无论在家出家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5
十二、根、道、果学习和修行的氛围、思想、心态、次第等,一切都可以量化和表述。有时我们把修行都想象得过于抽象,其实是可以量化的。只是需要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回过头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4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诃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舍成实二宗
佛教知识时间:2023-09-25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涅槃」是学佛者所希求的一个美好圆满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由于一般人不了解涅槃的意义,而对涅槃产生种种误解。例如,我们常看到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槃」,或者说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佛门中,为上师者应因材施教,学法者当依法修学,此为治学之本。因此,大乘教法既非个个可传,亦非人人皆能得修,必视乎其因缘方予以定夺,绝不能教法泛滥遍施,此为法义之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问: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加行,又译方便,或称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础,指正式修行之前的必要准备。就象行军之前的备办粮草,出车之前的加油打气,正式修道之前所修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7
瓦后宫主,2008念佛与炼丹可否兼得? 问:我现在心情很矛盾,念佛法门是出离生死的无上大法,但我又想炼内丹功,又恐蹉跎岁月而不成,生命也无常,万一灾祸或疾病来,了生
念佛感应时间:2023-08-15
祈竹仁波切:有人说小乘是低级佛法,大乘行者不应修持,对吗 问:很多人说小乘是低级的佛法,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对的看法吗?答:轻视任何部份的佛法,都是极不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是的,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全大陆的中国人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
初识佛法时间:2023-08-09
这四位当中到底哪位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据说公务员考试曾有这样一道题:下面选项谁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A. 张百忍 B.唐三藏 C.吕洞宾 D.嫦娥项吕洞宾是八仙之一。
修行受用时间:2023-08-08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是的,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全大陆的中国人受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7
生根活佛:修行者遇见鬼类的答题昨天有一位弟子在邮箱里发了修行者遇见鬼类的四个问题,问的问题和答复如下: 问:师父,我念经时,常常看到家中有个黑影,我有点怕,要怎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1
第五章:大乘佛法话说在鸠摩罗什未成名之前,以萨多为首的五位论师是剡宝国国王的座上宾。国内每遇盛典,都由他们主持,因之,他们除了有优厚的报酬,还享有盛誉。当有天鸠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时间:2023-07-23
今日偶遇师兄,谈及身心健康,受益良多,现将有关内容整理了下,与大家共享。---清净心现在想起来 其实就和儒家的凝神坐忘、道家的入定神游、佛家的楞严大定类似。禅宗叫禅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1
大乘论大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相对于小乘论而言。一般把阐发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和诸法性空等义理以及注解大乘经的著作,都称为大乘论。历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小乘佛教是什么?经典有哪些?(佛教解释)小乘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主张恪守戒律,严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戒律,注重上座部比丘众的自身的戒律修行。小乘佛教的主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大乘是什么?(佛教解释)「大」含有广大、崇高、无量之含义;「乘」运载、运乘之含义。谓之诸大菩萨众将无量无边众生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中度化到西方极乐世界,故名大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佛法任何法门的修学,衡定他是否能走向解脱,首先要看他因地的心建立在什么地方。因为,一位修行者必须要有出离心,是一个渴望解脱轮回、渴望摆脱无常幻灭、渴望出离生死苦
佛与人生时间:2023-06-20
我们都承认自己是大乘佛弟子,那么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我们自己有没有菩提心呢?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很多众生获得饱足,远离三恶道。这样的事情尚且不做,还口口声声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作为本传承的弟子,我们有时间的时候一天可以多打几座,但我想大部分的人打坐,可能都是每天一座。但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以解脱为目的的修行者,每天一座不要再少了,也不能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6-16
为什么刚开始修行的人,不容易明白空理,坐不下来、入不了定呢?初行者应该从哪两种道理入法?五蕴空者,即指“心空”和“法空”之空啊,初初修行的人不容易明白空理的,只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23
策列·那措·让卓曾说,随着修行者对见地的理解愈成熟,他对相当微细的因缘就会愈加挑剔;随着体验与了悟的增长,他对装疯弄狂就会愈缺乏勇气;他愈调伏自心,对别人就愈加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6-28
◇三皈依开示◇听经闻法 当愿众生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刚
环环素食时间:2022-03-28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
圣严法师时间:2022-02-21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说,诸天众中,六天行淫云何?颂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
智敏上师时间:2021-10-18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乘。天台宗讲的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其中别教是指大乘
仁清法师时间:2021-07-22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18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
其他文章时间:2021-07-03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
弘一法师时间:2021-07-02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太虚大师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
太虚大师时间:2021-05-28
用我们的心修行,一心。我们无论念哪部经,都告诉你一心,你才能有效果,能产生效果。如果当你念经、拜佛、礼忏、念佛的时候三心二意,夹着很多夹杂。很多道友问我,今天还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1-05-14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