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1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位居士问我:「如来佛和阿弥陀佛是不是不同?」其实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药师如来,这每一尊佛的名字都叫「如来」。不是说单这一尊佛叫如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4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吧!其实,随缘并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办得到。所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我们今年法会的定位是保命,保平安,保和谐,保家。平安首先应该来自整个世界的平安,整个世界平安才有我们共同的平安。第二是局部的平安。我们每个公民都要爱国爱党,热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7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对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4
同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师:在佛门里面讲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性”。我们为了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对佛性的尊敬,就保持了原音没有译过来。主要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8
有的人说我只念佛求往生,那也很简单,具足信愿行,保证临终正念不失,就能往生了。到了那边,九品莲花你坐哪一朵呢,就看你现在在这里用了多少功夫了,到那里不是想买就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4
无禅有净土呢,万修万人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即使你不了解佛法的很多的原理,即使你还没有圆融这部经典和那部经典之间的关系,即使你还不知道佛陀的真实含义到底是什么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3
释迦佛和弥勒佛他俩是同修,曾经一起修行过,他俩最大的差距为什么一个释迦佛,一个弥勒佛,相差五十六亿七千多万年成佛,就是因为精进度不到,你要是不精进,即使是行了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3
借假修真,假是四大假合谓之假,什么叫真呢?真如自性、不生不灭的心,修那个,那个越显现、越支持越久越好。借假修真、修真如自性。这里进一步要是和同学研究,要紧是同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7
宣化上人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的,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孔子是中国空前绝后的大圣人,是先知先觉
宣化上人时间:2025-03-26
念诵准提咒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劫难和危险时都能得到化解并化险为夷,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宁,而且通过念诵准提咒还可以帮助我们
准提咒感应记时间:2025-03-14
净土法门劝世人要忍辱、知足常乐,身心要清净《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你得有耐心!耐心的反面就是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很难成就。古人讲的“不如意事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4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是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所说的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其国土庄严。娑婆世界,怎么叫娑婆呢?“娑婆”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7
黄念祖:忍辱一共有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黄念祖 “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忍辱的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小朱首先问道:“师父,有人一谈起法宝,总是说‘三藏十二部’,请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居士,你问得很好!”一心法师回答说:“‘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里面分作
佛答时间:2024-11-27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孔子63岁那年,师徒被围困于“陈蔡之间”的荒郊野外时,悠然“讲、诵、弦、歌不息。”其贤弟子如子贡、子路之属,都免不了怨声四起,独颜回理解老师的追求和境界。颜回慰语
道了法师时间:2024-09-11
基本解释:忿怒怨恨。瞋 : 瞋 chēn 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同“嗔”。恚 : 恚 huì(四声) 恨,怒:恚恨。恚怒。恚望。恚愤。怒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孔子如何走向世界?昨天、前天的《参考消息》上面有两篇文章。这是前天的,前天的文章里面讲到山东近日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孔子彩票,这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佛教 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 教 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
佛答时间:2024-08-18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
佛答时间:2024-08-18
在寺院经常会听到“祈愿佛菩萨加持,请师父加持”,也会见到有善信把一些佛珠、法器等,请师父诵咒诵经,希望这个法器、佛珠等,能被赋予更加不可思议的、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8-09
1.什么叫修行?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过去我们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人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的想法错了,看法错了,我们说法、作法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1
我们经常听到“喇嘛千诺”一词,或“喇嘛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遇到违缘,亲朋好友对上师三宝不敬,甚至诽谤,怎么办呢。虾扎活佛:上师说,不要在意,不要心动,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7
1 在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我们亲眼看到许许多多好心学佛的人,魔境跟佛的境界不能辨别,结果落到魔道里面去,想叫他回来,难,他被魔境迷住了,愈陷愈深,不容易回头。2 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02
很多人可能提煞气,会觉得是莫须有的存在,由于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多人其实不信,但是,在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的社会中,煞气在风水中是很常见的,可以影响到人一生的运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8
所谓「本来面貌」,禅宗的意思是说:在没有生与死之前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已经进入了死活,这是一种现象,是身体的现象、心理的现象、情况的现象,这些现象加起来,就是生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19
子贡的钱,花在孔子身上,就是在赞襄民族文化,就是在赞襄天道,不灭斯文。孔门弟子中,子贡算是一个事功型人才,所以孔子说他是个“器”。要知道,孔子可是说过“君子不器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0
人的生辰八字涵盖了一生中婚姻、事业、财运、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偏爱从八字看运势,有的人测出来发现八字偏弱,那么生辰八字偏弱是什么意思?八字偏弱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6
很多人都听说过八字,一般在网上的算命网站也有八字配对的测试,那你知道八字配对,它有什么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很多人认为两个人的相遇是靠缘分的,而相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2
受生债又为阴债,为人借地府冥官钱财轮回转世,称之为借阴债,受生债。《太上五斗受生经》原文记载:当生之先,每以为灵魂在天曹地府都曾许愿。来世当受生人之时需要还本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1
在现代社会大家也都看到了,无论是离婚率还是单身人口数量都是在不断地攀升的。虽然社会发展决定了这样的情况,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很多人生辰八字当中婚姻运势出现了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7
因果不空指的是因缘果报,不会凭空消失。在唯识思想中,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观念,就是有因有果,果又成为新因的因果相续理论。种子起现行,就像是自然界的种子发芽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6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削发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08
孝顺(佛教解释)孝顺原指爱敬世界之人﹑顺世界人之心的美好德性。后多指尽心伺候父母,服从父母的意志。佛教对孝顺的定义孝顺,可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顺,另一种为出
藏传佛教时间:2024-04-09
三皈依是什么意思?三皈依,即皈依佛(觉)法(正)僧(净)三宝,皈依两足之尊佛陀、皈依离欲之尊佛法、皈依众中之尊僧伽。意为对佛法僧的归顺依靠。佛陀是已经觉悟的人,
皈依修学手册时间:2024-04-08
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也叫六字大明咒。见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嘛呢咒,中文拼音参考发音为:嗡(ong)嘛(ma)呢(ni)呗(bei)美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6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智慧,梵语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佛教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是抉择善恶、决断行为的能力。有了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5
忏悔(佛教解释)忏悔为佛教语。梵文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5
这三大星座看得透,知足常乐,就算受再深的伤害也不会记仇导语:这三大星座看得透,知足常乐,就算受再深的伤害也不会记仇想必,我们谁都无法接受被至亲至爱的人伤害。原本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嗔是怒、生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又作嗔怒、嗔恚等。《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
初识佛法时间:2023-12-29
说到超度亡灵,先要说明亡灵的性质。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称为亡灵。民间一般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而且永远做鬼;但佛教从来不认同这个说法,否则,就谈不上超度两
初识佛法时间:2023-12-23
4.美丽只是一层皮肤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妓女,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7
六根: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是能够生长的意思。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17
知足常乐圣凯法师快乐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社会现实总是难以满足。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极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之地的人
佛教故事:圣凯法师散文随笔时间:2023-08-26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