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禅法师:什么是愚痴身?认识自己的愚痴身份,转愚为智
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愚痴身。佛法讲,愚痴有两种,一是业果愚,二是真实义愚。所谓业果愚,就是对世俗谛中的善有善报、恶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圣宇法师:连“佛”都不认识怎样能够成佛呢?
学佛学习佛的什么?存心,用心。也就是学习佛的心地。佛的存心是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的用心是利益众生的,地藏菩萨就是跟佛这样的学习。虽然他没达到圆满,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3
-
大安法师: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但有时为和谐,往往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请问这种行为可取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2
-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二讲 认识法身
第二讲 认识法身我们昨天讲到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这是描述的解脱境界,我们去猜测所谓解脱道的境界很难,因为我们是烦恼众生,根本不知道它是个什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1
-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五章 善护口业
第五章 善护口业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还须自受恶业苦报。口过有四种: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5
-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三章 全息网络
第三章 全息网络一般人常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如果没有直接的去从事某事,自己就不需负任何的责任,其实,如果从广泛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或甚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体的,每个人和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5
-
如孝法师:认知自我——怎样认识人生和生命(北京大学讲座)
认知自我——怎样认识人生和生命如孝法师北京大学讲座2010年11月24日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本人感觉到很惭愧,因为自己比较糊涂,出家到现在还不能明了佛意。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
贤崇法师:通过禅修认识自己
禅修,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禅。你来这里参加禅修肯定想对禅有所了解,那禅在你们心目中是个什么呢,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零一种表述。我们佛教里把禅叫做静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贤崇法师:打开心量放下自我 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大家先闭上眼睛,凝神静听一首歌。听后,有什么感受?我们每人都知道佛教,却未必了解佛教。佛教,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就像这首歌告诉我们一样:让我们学会醒来,重生。告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大寂尼师: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一、我们活生生的生存在六道轮回中在大正藏第十七册的六道轮回经、正法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以及第一册佛说业报差别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2
-
大寂尼师: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就是1、人道的修行方法。2、天道的修行方法。3、声闻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4、缘觉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5、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1
-
白云禅师:没有自我
没有自我白云禅师著述出家佛子,荷担如来家业,为天人师;应该具备的人生观,必须是完全的没有自我;无论是自度而成佛成菩萨,或者是度他而饶益群命。如何是完全的没有自我?在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4
-
通往佛经中记载极乐的五种自我力量
通往佛经中记载极乐的五种自我力量想要取净土的人,必须依大乘五力之修持。五力是白法种子力、发愿力、对治力、串习力及祈祷依止力。为什么称它们为“力”呢?这是因为它们
悟性时光时间:2025-03-31
-
慧远大师:自我坚定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
圣严法师: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时时怀抱感恩的心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
认识日本AVSQ电影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害!
那些丧尽天良,制作、拍摄,贩卖传播日本AV色情电影,所播映内容完全违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圣先贤所提倡“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伦理道德,国家法律,自然规律。为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3
-
梦参长老:学佛不能脱离生活,;修行是为提升自我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
灌顶的意义是认识心的本来面目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
黄威南:放下自我 放下烦恼
最近收到一份结缘礼物,那是一套设计清雅的「心灵环保」书签。其中,我特别喜欢一张以「四它」为主题的,所谓: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一次,看慧律法师的弘法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
实用佛教二十: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
我认识的一个捕蛇者的悲惨报应
我认识的一个捕蛇者的悲惨报应作者:灿烂阳光女我父亲年轻时候想学治蛇伤,要学治蛇,首先得学会捕蛇,他就找了个师傅——杨满爹。杨满爹是外地人,讨饭讨到我们那个地方,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15
-
想要挽回对我死心的女友 重塑自我才是关键
为何相爱的两个人,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矛盾就会慢慢的增加,难道他们都互相不爱对方了吗?答案当然不是的,感情中出现矛盾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
情感挽回过程中如何提升自我
一旦对方坚决的提出分手,那意味着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你是属于被动一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付出型;2、你出现了原则性问题(和其他异性搞暧昧);3、在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4
-
星云大师:如何使人信受?要先树立自我形象
在佛教的经典里,每部经都是以“如是我闻”开头,以“信受奉行”结尾。这是因为当初经藏结集时,阿难自言听闻于佛陀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30
-
明海法师:修行的目的是什么?认识自己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心、很失望的事。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伤心和失望的状态,让你有机会遇到佛法。曾经有一位居士跟我说:师父,您知不知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6
-
时间:1970-01-01
-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唉!这是我的业障!”当某人遭到报应时,也都归咎于业报。“业”,在佛学里是一门非常高深、微妙的道理,它说明世间上
星云法师时间:2024-04-17
-
净土法门法语:首先要认识世间什么都是假的
「修行念佛三昧」,目标是得三昧,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以这个为目标。一心不乱得不到没有关系,功夫成片就能往生,这才叫真的易行道。功夫成片,老和尚给我们示现的就是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9
-
放生文库:放生便是放生自我
我们为什么要放生?放生,就是令众生得到自由,不在笼子里圈着。我们要让慈悲心长大起来,所以我们要把众生放开,让他们得到自由。不杀生,这是修慈悲心;放生,这也是修慈
放生文库时间:2024-03-21
-
放生文库:杀食生灵是自我戕害和践踏人性
圣雄甘地说过: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其道德上的进步程度,可以从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判断。──这正是保护动物的意义所在:减少动物在人类手里所承受的痛苦,也就是减少残忍与野
放生文库时间:2024-03-04
-
自我教言——华智仁'波'切
切莫遗忘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恒需忆念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恒时应具身体恒时应有心床第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急须忘掉急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2-16
-
真正的修行,是为了降服自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那你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吗?或者说,真正的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你没弄清楚,任你如何努力修炼,都是徒劳,都是盲目的,毫无意义,毫无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2-10
-
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认识止观魔事 以免认贼为子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认识止观魔事 以免认贼为子内容提要:世尊提醒阿难及大众,在止观中所见到的无数非无漏的十方国土,都是迷顽妄想建立的。应当知道,心中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2-10
-
达真堪布:认识不到这是错误,才会经常犯错
过度的色欲不但折寿,还是许多疾病的诱因 在现今过度宣传以性感为美的时尚中,刺激人们过度色欲,甚至发明制造出各种刺激性欲的药物,不顾生命的自然节律与自然衰老的过程
布衣百姓时间:2024-02-06
-
佛教因果故事:一位堕胎数次的妈妈深刻的自我忏悔
我出生在1969年2月,从小没有接触过佛法,听过无神论,认为佛教是迷信。在我妈妈的教育影响下,很小就知道顺手牵羊、买东西时顺带多拿一件、占别人便宜、把公家的东西拿回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12-12
-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活出自我的学长
末学在江西南昌读的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末学喜欢打篮球,在大一时认识一个学长,这个学长后来一直成为了末学的精神支柱,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学长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时间:2023-11-11
-
星云法师: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星云法师: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敌视父亲20多年的女儿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痛哭不止。有人问她:“你是不是还很恨父亲呢?”她回答说:“我早就恨累了啊!”人生在世,就是被许
星云法师时间:2023-10-26
-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浅谈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浅谈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一 慈宗概况;慈宗创立于一九三二年.即厦门慈宗学会.2创始人.为太虚大师.3慈宗现状.慈宗学会及修学慈氏法丶门者遍布世界各地.二慈宗即慈氏的来源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时间:2023-09-17
-
酵素-我们认识晚了?
如果世界没有了它,那么种子将不会发芽,水果将不会成熟,树叶也将不会改变颜色,世界将不存在生命。可目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它就是酵素。 今天我们就请酵素英雄从幕后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索达吉堪布: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问:如何才能不虚度人生,找到真正的自我? 索达吉堪布:假如没有认清人生真相,每天就像发疯了一样特别忙,结果忙来忙去为的是什么?到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三:断臂求法
公案原文: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
佛教典故时间:2023-08-27
-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一:无生秘义
原文: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佛陀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
佛教典故时间:2023-08-27
-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慧律禅师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不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圣凯法师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总结人生幸福有三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很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各宗各派应是圆融一体的,互不相违,从发出离心、菩提心、积累资粮、净除业障,直至成就佛果,都是异曲同工的,没有差别。可是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6
-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圣凯法师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总结人生幸福有三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很
佛教故事:圣凯法师散文随笔时间:2023-08-26
-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四:法界眷属
公案全文有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老婆婆:“有。”云水僧:“怎么没有看
佛教典故时间:2023-08-26
-
做人的佛法: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慧律禅师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时间:2023-08-22
-
星云法师:如何认识益友和损友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叫益友,什么又是损友呢?在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就是四种朋友: 一、有友如花:有的朋友像花一样,当你盛开的时候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2
-
去掉私心杂念,多作自我批抨,争论自然无存
《世法哲言》(三十)久执之争,是为双错,原何也,互见其过兮,互识自优兮,久之误重,则弗见其对恼耳,由是无争于执也。双方长时间互相执着的一种争斗,相互说长道短的一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