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1 不绮语的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1)——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七【原文】“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9
-
达真堪布:慎防绮语
达真堪布:慎防绮语现在很多人都有个毛病,闲话不离口。一见面就唠孩子怎么样、家里怎么样、单位怎么样,说这些没有用的话。我们都是学佛人、修行人,彼此之间都是善友,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7
-
冥冥之中有定数:帝王与相国生死皆有定数
作者:莫求 北宋仁宗在位时期(西元1023年—1063年),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庞籍,字醇之,被誉为“天子御史”,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回家。按世人的习惯,人们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08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真常唯心一系大乘,应如何安立于修学次第之中?
问:太虚大师也立大乘三宗: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而印顺法师将大乘佛法分为三系:真常唯心论(如来藏)、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基本和太虚大师的三宗相应。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大安法师:人身难得 切莫空过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
一头牛为何在一天之中,害死了三个人?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触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就贱价地将牛出售。当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7
-
饮酒三十六过,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
【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智度论》列三十五过。《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3
-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绮语、妄言的,有口气
1喜欢绮语、妄言的,你走近一点你就闻到他口臭,确实有。我在没有学佛之前这个绮语不知道造多少,喜欢开玩笑,喜欢挖苦别人。年轻不知道,有意无意得罪很多人,以后造成很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0
-
茶道之中也能悟出治国大道
相传在战国末期有韩国闵王征战沙场,杀生无数。在大事已经成为定局之后,闵王也开始忏悔自己之前杀伐掳掠所造下的罪孽,从而信奉佛教。而古史记载,当时的闵王为了展示自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
佛教经典文化之中 著名的禅宗经纶典著有这些
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被合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不同于其他两者的影响范围,佛教文化的主要影响地区还是亚洲范围之内。而提到佛教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禅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
三论宗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是为缘何
三论宗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其中之一,也是我们国家本土发展起源的第一个宗派,对于后来佛教宗派百花齐放的形态有着非常不同一般的意义。但是三论宗却没有像其他的汉传佛教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所谓有无,指有见、无见。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相对于有见,又称无有见、非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如《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八章 原始佛教中道的价值
第八章 原始佛教中道的价值在文章前面说到原始佛教中道确立的根本与中道的内容,佛陀由缘起法确立中道正见,由八正道确立中道正行。无论是中道见中的常断中道、有无中道、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
好人有好报,做人莫贪心,切莫再回头
好人有好报,做人莫贪心,切莫再回头红果村因盛产红果而得名,但离城远,道路差,野生水果运到城里就被抖烂了,再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野生水果也不走俏,卖不了几个钱。后来有人说
微型小说时间:2024-03-19
-
放生:切莫误解了佛教放生的本意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 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
放生起源时间:2024-03-06
-
达真堪布:六道之中没有安乐与断恶行善能得到安乐矛盾吗?
达真堪布:六道之中没有安乐与断恶行善能得到安乐矛盾吗? 问:佛在经中说六道之中没有丝毫的安乐,又说断恶行善能得到人天的安乐,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答:不矛盾。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
好坏善恶都会从心地之中感受出来
《世法哲言》(四十一)有或何以喜恶而不欢其善?恶道多出私利之为,故宽而善行,人者好之;善道多于施品破利,由是窄而却步,故或远之。有些人为什么喜欢恶而不喜欢善呢?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2
-
幽默之中有禅意
寰宇禅院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我就是认为不好。”小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0
-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幽默之中有禅意
天地禅院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08-09
-
绮语无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在美国迈阿密
精选文集时间:2023-07-29
-
达真堪布:漂亮话、奉承话,算是“绮语”还是“爱语”?
达真堪布:漂亮话、奉承话,算是“绮语”还是“爱语”?问:为了使对方高兴,不生嗔心,作为一名学佛者,有时违心地对众生说些漂亮话、奉承话,算是“绮语”还是“爱语”呢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5
-
达真堪布:赞扬别人是绮语还是爱语
达真堪布:赞扬别人是绮语还是爱语问:为了使对方高兴,不生嗔心,作为一名学佛者,有时违心地对众生说些漂亮话、奉承话,算是“绮语”还是“爱语”呢? 答:这个要看具体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8
-
达真堪布:赞扬别人是绮语还是爱语?
达真堪布:赞扬别人是绮语还是爱语? 为了使对方高兴,不生嗔心,作为一名学佛者,有时违心地对众生说些漂亮话、奉承话,算是“绮语”还是“爱语”呢?答:这个要看具体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8
-
净土法门法师:念念之中佛都加持
「佛记彼人」,这个念佛的人,如果他生在大三灾这个时代,他遇到大三灾,「於临终时」,他寿命尽了,遇到大三灾,「纵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皆被劫火所烧,彼人亦能从中超出」
净土法门时间:2023-07-12
-
佛教名词:【绮语】-佛教戒律中“绮语”是什么意思
绮语(佛教解释)佛家所说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种,绮语即其中之一。绮字的本义是平纹起花的丝织品,引申为华美、艳丽。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话,都称为绮语。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6
-
佛与人生:常旸法师:人为什么会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我为什么老是活在患得患失中?我们人老是在这种患得患失当中,主要对很多事物不能清晰地认识,特别是心中的那种幸福感,我们老是在抓着它。其实这种感觉你抓的越紧,反而失
佛与人生时间:2023-06-20
-
庭前老树,切莫砍伐
在浠水仙鹤寺的院内聊种树的事,我羡慕本湾(村)空喜居士家那棵桂花树,大如伞盖,枝干粗大,据说成长了40年以上。本村堂婶爱兰有一次对我说,家有大树,千万不能砍伐,卖
道了法师时间:2022-11-25
-
此窍诀极为殊胜难得,望大家切莫等闲视之!
愿人人都掌握“刹那往生法”世界末日不一定到来,但每个人的死亡末日,却随时有可能突然降临。对每一个人来讲,无论你信不信佛,死亡都是无法避免的。当然,每个人死的方式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10-09
-
绮语花报
下面安士先生又说了《绮语花报》这个故事。这是讲到在宜兴县有一个人叫潘书升,他的名字叫宗洛,这是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事情。当时这个人梦到关帝庙里面,看到这殿里的人
因果实录时间:2022-08-16
-
禅修之中产生恶念怎么办
我们在禅修之时会出现很多妄念,有时无意当中还会产生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恶念,比如直接诽谤三宝,乃至对魔都会产生信心等等,此时我们的内心就非常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7-22
-
梦参老和尚:修道者,切莫生嗔恨
感 恩 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感恩天、地、君、亲、师。
环环素食时间:2022-03-26
-
做生意切莫使用欺骗的手段
如果大肆享用通过一些欺骗的手段、比较恶劣的行为所得到的衣食、钱财,还没有一点惭愧之心,善神都会远离。无论是做买卖,还是与人之间交往,都要实实在在,不能使用狡诈、
达真堪布时间:2021-09-27
-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因此决定了他们具有广大的功德,地位至尊至贵,世间一切众生皆应恭敬。出家人无论男女老幼、智
益西彭措堪布时间:2021-08-05
-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绮言有损。前三种口业过失,相状粗显易知,关于绮语今略作讨论:绮的本义是细绫,指有文彩的丝织品。古德解释绮语,是
如瑞法师时间:2021-06-21
-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北京到上海,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拿出地图来寻求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是:一个好朋友,有一个好
恒愚法师时间:2021-05-21
-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念,这是可以的,慢慢系念。大家可能有个体会,我本人也有这个体会:睡觉之前系念佛号睡觉,很快就能睡着,提高睡眠质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02
-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预记末法: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
净界法师时间:2021-01-22
-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问: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是什么?答:《资持》云:言绮语者。古德释云。如是锦绮交错成文。或云绮侧唔,言乖道理故名绮侧。亦名无义语。绮语,
良因法师时间:2020-11-05
-
夫妻间切莫意气用事
有心非,名为恶。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很大的错误,但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还是去做了。比方说知道跟人家起冲突是错误的,但是脾气一上来怎么样?压不下来,所以就要找
其他文章时间:2014-02-14
-
慎防无意义的绮语
现在很多人都有个毛病,闲话不离口。一见面就唠孩子怎么样、家里怎么样、单位怎么样,说这些没有用的话。我们都是学佛人、修行人,彼此之间都是善友,应该统统断掉这些闲话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达真堪布: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福慧功德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当看到他人闻思修法、行善积德时,如果能生起欢喜心,诚心诚意地随喜,双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样的。从前有个胜光王,迎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清净念佛 切莫谤法
在不同根器的人当中,念佛也有不同的方法,上上根器的人是“法身念佛”,就是实相念佛,生活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行一动无非是佛,无非是法,浑然一体。中根器的“观想念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10
-
冥冥之中 自有因果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燥;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
其他文章时间:2014-05-18
-
人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仍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
人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仍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人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进去;人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没有来,而是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2
-
切莫用“不执著”来为自己造恶找借口
许多人对佛教的认识,经常有一种误区,认为“学佛就要不执著善,也不执著恶,一切皆空”,进而做什么都肆无忌惮。其实,空执也是一种可怕的执著。佛陀曾说过:宁可执著“有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3
-
衣食之中无道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论语》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当他有一种理想追求的时候,就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4-08-20
-
虚云禅师说忙碌是非之中都可以参禅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25
-
虚云老和尚:忙碌是非之中都可以参禅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此用功,久久自然纯熟,忙碌中、是非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8
-
应尽早把因果教育应纳入德育范畴之中!
作者:张增喜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成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的根离不开因果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因果教育的重要性及对历史、社会的分析和反思,引
佛教故事时间:2014-10-29
-
学诚法师:从情爱之中解脱出来
寺院生活虽然封闭,但常会有一些消息传来,有的消息很让人无奈,前几天,一天当中,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有个小女孩,因情变要割腕,还有一个是对前夫痛恨的咬牙切齿,具体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