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敏上师:《定道资粮颂》讲义 及思考题
《定道资粮颂》讲义门类大别第一震旦禅派二次第非次第一、禅定之种类:心心相印传摄上根上智唯论见佛性 明心见性非次第禅──────────体即悲智震一心禅祖师禅绝次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掌中解脱》思考题
《掌中解脱》思考题一、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1.暇满人身有何大义?应当如何珍惜?2.此处不正动机谓何?应当如何纠正?3.业力大小与何有关?为何我们多半会堕恶趣?4.对后世将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大乘百法明门论》思考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思考题1、释论题。2、论首“如是尊言”,何故?3、问有几种?4、一切法略有几种?哪几种?5、何谓心法?心法有几义?6、何谓心所法?具何义故称心所法?7、相应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7
-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果把一滴水用火焰炙烤,它会化为高天流云,如果把一滴水冻结成冰,它将坚不可摧。如果把一滴水弃之脚下,它将会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
菩提法师: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
前言眼下,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话题,较为流行。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或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国际互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5
-
智敏上师:科颂思考题
思考题附、思考题第一讲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后弘期?略述宗大师简历?宗大师何时写《广论》此书总源何经何论,别依何经何论,有何特殊价值?海公上师集科颂为什么?详释“加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7
-
追问及思考:在无量光明与风中残烛之间选择
夜凉如水,远方有着无尽的黑暗。我不禁联想到了无始以来的轮回,那不是一个永远没有光明的黑暗吗?难道人生注定要轮回吗?明天的太阳会打破今晚的黑暗,然而刺破这无始轮回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3
-
从“网红”“网黑”中引发的学佛思考
21 世纪已进入网络时代。在网络里,地球成了一个人人共享的“村”。这个“村”,自然也就成了每个人可任意遨游的缤纷多彩、鱼龙混杂、正邪交错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6
-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多为勉励自己或提醒他人不要忘记最初时候的发心,我们要保持善良、真诚、进取、宽容等美好品质,做人做事持之以恒,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3
-
贪之源——超市小塑料袋引发的思考
那天到超市购物,看到这样的情形:“老王,这边没塑料袋了,你那边多扯点过来,让我们多装点回去用。”“好嘞!”“老王,多扯点,我也要!这塑料袋快得很,一会就没了。”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9
-
制作视频产生烦恼,引发了我的思考
这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和一位师姐讨论视频的情况。“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可终于成正果了。”师姐说道。“这一路上多亏有师姐的帮助,要不再有九十九难也成不了正果。”我感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30
-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懂得换个角度思考
懂得换个角度思考一位少年正与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争辩。老人得意洋洋地说:哈哈!太阳围着我转了八十多年了,我还没有死。今后,它说不定还会围着我转二十年哩。不对!是您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08-07
-
时间:1970-01-01
-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考虑你的利益。学会换位思考,人生将从此焕然一新!春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7
-
终极思考
一年马上要结束了,人们往往要盘点一下这一年来的得失,为下一年做打算。那么我们人生无论是到了什么阶段,也应该为自己做个小结,为明天做一番思考。而我们人人都要面临同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25
-
哪里才有佛陀的原始教法? ——看网络评论的思考
有个叫“石林”的人在“静心看佛”公众号留言,说:“为什么那些邪师和打着佛教旗号的巨骗都出自中国或者都是中国人。”我看到此言,心下不觉好笑,我们凡胎肉眼,目光所及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27
-
身心的思考
当代心理学在心理问题上,不论是理论症状,还是诊断处方,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那佛学呢?这样一门跨时空,跨领域,跨种族群体的,关于生命的学问,对于身体与心理又有着怎
明心化性时间:2022-07-09
-
深度思考已然变成一种奢侈品
独能守静笑因果智 慧 慈 悲喜从心来不染尘深度思考已然变成一种奢侈品。一方面是大脑本质上是排斥思考的,动脑思考会消耗大量的热量,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排斥高消耗
藏传佛教智悲双运时间:2021-11-27
-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李炳南居士曾开示说: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通力有大小,并
其他文章时间:2021-10-11
-
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我们能够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摄受,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做不到。 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呢?你说这样会把我们的力量都压抑了。不是! 如果你认
净界法师时间:2021-03-03
-
多识仁波切答: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
问: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多识仁波切答:(1)俗话说:“纵有金山银山,临终也带不走一文。”想到人终究要死,死后身外之物一切皆失,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多识仁波切答: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
问: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多识仁波切答:(1)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2)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作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意义的事务中消耗时光。有诗云:“人无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净空法师答:请问思考属不属于起心动念?
问:请问思考属不属于起心动念?净空法师答:思考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念头有净、有染,有善、有不善,其中差别很多。与性德相应的善念是健康的,与性德相违背的念头是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9
-
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宽泛。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弘法,十多年来,始终希望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为民众提供智慧的思考。本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
-
静波法师: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该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这是客观理性的选择,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现。而和谐是建立在一个共同规范基础上的彼此认同、求同化
汉传法师时间:2014-03-20
-
学会在浮躁中思考
学会在浮躁中思考,这样才知道下一步要迈出的方向;学会在总结中自省,这样才知道下一程要越过的沟壑;学会在绝境前转身,因为你的脚下不是华山一条道;学会在奔跑时倾听,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9
-
换位思考
最先来找我的,并不是苏黎本人,而是她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的眼里,苏黎是一个孤僻、各色、不好相处的女孩子——“她们宿舍里的同学三天两头找我,说不想和她住一个宿舍。”
其他文章时间:2014-10-29
-
孝顺父母的增福报:思考自己的亲身经历
刚才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师兄发的孝顺父母能长大福报的帖子,于是我反思一下自己的亲生经历,应该是这个原因。首先说我最开始的福报很浅,毕业后在北京一个大公司里工作,但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11
-
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人经常往上看,就会长高;老是低头捡便宜,就会驼背。只要脚还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21
-
每日一禅:学会换位思考 你的世界会更美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美。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
其他文章时间:2015-07-18
-
时间:1970-01-01
-
佛说在家人前往寺院时这样思考可入道
【经典介绍】《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8
-
文殊菩萨说修行人吃饭时可这样思考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2
-
一个小男孩的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
【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十一届【东方智慧养生营】精彩授课节选。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在2011年的时候跟着我行脚朝圣,当时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世界的真相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04
-
菩萨说见到体魄健康的人可以这样思考
【佛经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8
-
每日一禅: 内心安宁,才能思考
内心安宁,才能思考。不要追求无谓的利益,不要追求无谓的财,不要追求无谓的色。当我们的内心被财、色、名、食所捆绑的时候,你所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都是黑暗和污浊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9
-
佛说想永生的人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道理
【经典介绍】《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此经主要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对俗人修行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21
-
每日一禅: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美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美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22
-
智慧法语:看到"地狱门之匙"时 你要这样思考
拿锡杖或见到锡杖时可以这样发愿【经典原文】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华严经》【经文解释】“手执锡杖”:这个锡杖,一般人都知道,地藏王菩萨手拿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13
-
见到高山峻岭时 文殊菩萨请你这样思考
【经典原文】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见高山”:若见这个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所做的善根,超出其他一切人
佛教经咒时间:2016-04-13
-
做什么要经过深入思考和观察
尊严,是自己的行为值得人尊重:无论在何困境下,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坚持做人的准则。尊严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外在的拥有决定的。世人往往是与人针锋相对时,在对方的刺激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13
-
智慧法语:见到高山峻岭时 文殊菩萨请你这样思考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经典原文】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见高山”:若见这个高山。“当愿众生”,“
其他文章时间:2016-04-13
-
冯小刚的佛教思考: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终揭晓,冯小刚凭借在《老炮儿》中扮演的一个老混混,打败了邓超、郭富城等强劲对手,以57岁高龄问鼎金马影帝。一时间,很多人在发问反问追问——冯小刚
其他文章时间:2016-05-10
-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李炳南居士曾开示说:“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通力有大
其他文章时间:2016-06-25
-
内心安宁,才能思考
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的过程。一个人生下来,然后长大、成人、衰老,最后死亡,这是谁都不可避免的。事物因为因缘相聚而存在,也是因为因缘离散而变迁消逝,也就
其他文章时间:2016-08-25
-
热闹过后的冷思考
刚刚过去的七月是如此火热。在国人普遭“烧烤”的高温天里,修学的清凉圣地也是一片热海!7月2日的西园寺禅修大楼落成庆典上,高僧云集,信众如潮,即使在酷暑季的龙天法雨
其他文章时间:2016-09-11
-
换位思考在辅导中的运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弟子觉贤启白三宝加持,加持弟子札记下笔有神、思路清晰,内容能让师兄们受益!愿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当
其他文章时间:2016-09-20
-
最爱的人伤害最深?佛法思考与家人相处难的原因
与至亲之人应友好相处(资料图)原因1:对亲人的期望过高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7-01-29
-
一部电影带给我修学上的思考
一部电影带给我修学上的思考——《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这几天,《我不是潘金莲》总是出现在视频网站的显著位置,前段时间单位统一组织看过这部电影,本来是没有必要再看了
其他文章时间: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