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衍慈法师:注意足下 即是修行方法也是修养
只要用心注意足下,便能收摄身心,此是修行的一个方法。有些时我看到信徒在大殿行走,足踵不着地而在跑。使我想起注意足下这句名言,几年前曾到日本,发觉寺院禅堂前面挂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1
-
仁焕法师:修养和修行
广东雷州和谐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初八上午) 修养和修行修养和修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修养是内在,修行是外在。也可以说修养是精神的修养,修行是形象的修养。修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8
-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很久以来,总是在思考,什么是随和?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13
-
宣化上人: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 愈在难处愈精进
心里若公平,就要认账,还债就没事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
宋智明:悟后修养录
一智慧在碰触中放光,方便在随缘处无碍,活泼的灵光使一切万有显出奇妙,如实的应用将人生恰如其份,无念的念,在念念圆应中即念离念。二拥有心灵的一切,有而非有;相应彼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
净土法门法语:这是高深的修养
1.《华严经》悟后起修,是以十大愿王为塬则。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悟了的人,对待任何一个人,一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7
-
为人师表首重自身道德修养,学道修道则应尊师尊教
南无羌佛教言:“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世法哲言》关于传道授业,我们来看看玄奘法师的《大唐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8
-
达真堪布: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
达真堪布: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征服自己的内心,战胜自己的烦恼——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 *精进的时候精进得不得了,懈怠的时候懈怠得不得了,这样断断续
布衣百姓时间:2023-12-18
-
佛陀教你不生气:内外兼顾的修养
内外兼顾的修养对品德的培养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内容之一。你想要坦荡正大地活于世间,就离不开他人的尊重和肯定。没有高尚的品德,你的生命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有一个人接到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11-15
-
清楚了知的原则、安住当下的能力!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当感到愤怒时,要专注于愤怒。为什么要专注这些情绪呢?因为要了解它们的本质。只有与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完全正面的相触,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10-14
-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失而复得的能力
失而复得的能力从前,在一个遥远的村落,住有一户孤儿寡母,两人相依为命。家境虽不算富有,但倒也不愁吃穿。只是这位妇人经常喜欢对别人夸耀:「我从来不会弄丢东西。」一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时间:2023-10-03
-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自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问: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索达吉堪布答:愿大力大。龙猛菩萨说,真有菩提心的人,即使行为上没有在利他,也是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
佛陀教你不生气:修养离不了善意的监督
修养离不了善意的监督上面提到,照镜子可以使一个人看见自己愤怒时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自己丑陋的生气模样。同样,他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他人表情的变化可以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
做人的佛法:忍辱是种大修养
忍辱是种大修养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佛说四十二章经》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禅师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时间:2023-08-22
-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学佛第一步的工作,是要改革习气。我们的习气,各有所偏。如贪色、贪吃、多嗔、多慢,和其他一切的习气。假如我们有一种不良的习气,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9
-
随和是一种素质,低调是一种修养
随和是一种素质,低调是一种修养什么是随和?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父母要教会孩子爱的能力同事和我住同一个小区,两家的孩子经常一起玩。那天在小区里散步,刚好碰到了,同事家的童童手里拿着一包妙脆角,吃得正欢,女儿看看我,很想吃的样子,于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的故事时间:2023-08-11
-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修养篇
修养篇一、改革习气学佛第一步的工作,是要改革习气。我们的习气,各有所偏。如贪色、贪吃、多嗔、多慢,和其他一切的习气。假如我们有一种不良的习气,希望把它去掉,我们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时间:2023-08-11
-
达真堪布: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如何积福?
达真堪布: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如何积福?问:修行要积福,积福要供养,要布施,但是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怎么做呢? 答:佛法里讲的布施、供养,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我们有条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9
-
抗氧化剂对男性生育能力有重要影响
男人们,再给你们一个多吃蔬菜的理由:对精子有好处。一些研究表明男性生育能力和精液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双双下降。所以西班牙两家生育诊所的科学家想到了蔬菜和水果的再
泌尿生殖系统时间:2023-07-25
-
达真堪布: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达真堪布: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问: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答:金刚萨垛在因地的时候发过愿:“凡是持受我名者,一切堕罪得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1
-
达真堪布:观想的能力为什么不稳定呢?
达真堪布:观想的能力为什么不稳定呢? 参加万盏法会回来,自己按照上师开示讲的,按次第、从基础开始学修,最初还是比较精进、认真的,不管是观想上师,还是观想别的,观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1
-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一则·失而复得的能力
第十一则失而复得的能力从前,在一个遥远的村落,住有一户孤儿寡母,两人相依为命。家境虽不算富有,但倒也不愁吃穿。只是这位妇人经常喜欢对别人夸耀:「我从来不会弄丢东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时间:2023-07-15
-
最高级的修养,是“明知不问”
导语知名作家王臣有一句名言:“无良心之人,绝不可能有真正的修养。”所谓修养,是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去待人接物。与人相处,难的不是彬彬有礼,不是嘘寒问暖,难的是能有
修心养性时间:2023-07-11
-
素食—唤醒身体排毒能力
素食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变敏感,吃到不干净的食物跟调味料会有反应,甚至拉肚子,现在只能吃很干净的食物,难道是吃素降低了我们人体的免疫力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真相吧
素食养生时间:2023-06-19
-
佛陀说法-世法哲言(四)认识自己的能力
社会所含能力,勿轻言吾所具也,社会乃多元化汇融是也,能力似无量微尘之居其一耳,就或之能力由为单一,纵展群技各具其长,而居多于不敌他能之富,投之社会微不可言耳,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3
-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诉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兵荒马乱。诉苦,从来都是越诉越苦。毕竟,毕竟人心难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看你笑话的人,永远要比在乎你的人多。我们总该学着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在哭
素食师兄时间:2022-08-28
-
成年人的损失:失去“不批判”的能力
赞叹宗萨仁波切的“不批判”观:人成年后,最可能的损失是什么?宗萨仁波切的回答是:失去“不批判”的那种能力。很悲伤,成年人失去了这个能力。事实上,在禅定的教授里
道了法师时间:2022-07-10
-
人若懂得这种修养方法,则身便不会老、且不会死
人为什么没有智慧?就因为心到处跑。人为什么一天比一天老?因为心各处驰逐。比如一部新车子,你到处乱开,必定用很多汽油,如此既浪费汽油,结果车身及机件也产生很多
持戒修身时间:2022-07-08
-
学佛人自我修养十大标准,对照看看你符合几条?
内心修养像是黑夜中耀眼的光芒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借此走出黑暗无论是处在哪个阶层从事什么工作有钱还是没钱都要坚守自己内心高贵的修养著名佛学家周叔迦先生总结了佛教徒修养
般若电影时间:2022-06-28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我们每一个人,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和不足,就会做错事犯下错。如果与人接触有了纷争,却总是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表现。只有遇事不
学习太上感应篇时间:2022-05-01
-
讲经说法要有三种能力
讲经说法要有能力:第一要有慈悲心,第二要有智慧,第三要有善巧方便。第一,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不能讲经说法,即使讲经说法了也是有目的的,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
达真堪布时间:2021-10-28
-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论语》中对观察一个人的方法有这样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看这几个方面:他做一件事的出发点是不是
其他文章时间:2021-09-01
-
学佛才有能力「自私」
以好德行成就身口意过去,佛教造法宝,都要选非常稀有的金属,并饰以七种珍宝,这样造出来的铃不仅声音清透,还具大加持力。同样,人想要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也需要好材料好
传喜法师时间:2021-08-31
-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不失去,要持五戒,持戒才能够保住人身。从五戒做起,五
界诠法师时间:2021-08-26
-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为我们要晓得,之所以能生到这些国土里边,他的门票是什么呢?就是看你是染还是净。净的标准是什么呢?看你断的烦恼断
宏海法师时间:2021-06-11
-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教理来判。小乘要见道证初果,大乘的根性初住,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才能算真信。见道就是修真性啊,可是,哪几个
道安法师时间:2021-06-02
-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软的,结果在上面有把刀,这说明这样的心是很坚定的,有能忍耐力、有决绝力的。所以这个能忍之人是有
大安法师时间:2021-03-14
-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凡是学佛的男子,都可以叫做善男子,凡是学佛
广行法师时间:2021-02-15
-
净空法师答:长辈没有经济能力,儿孙代他修福,发心随喜供养三宝,请问是否妄语?
问:长辈没有经济能力,儿孙代他修福,发心随喜供养三宝,请问是否妄语?净空法师答:这不是妄语,这是孝心。他要是不信三宝,你就瞒着他,你花钱,以他的名义来修福,将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2
-
星云大师对话刘长乐--畅谈修养之道(一)
星云大师:有修养的人不是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彭诗婷(主持人):禅宗将修行分成三种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有体悟之后会发现原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但到了第
佛学入门时间:2014-02-16
-
要有利益众生的能力
有些修行人特别着急建道场、收弟子、摄受眷属。这些事情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没有一定的能力,修行没有到一定的层次,不能着急去做这些事情。连出离心都没有,对世间、轮回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达真堪布:没能力布施的情况下要怎么做
问:修行要积福,积福要供养、布施,但是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怎么做呢?达真堪布答:佛法里讲的布施、供养,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我们有条件、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做实物供养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星云大师对话刘长乐--畅谈修养之道
星云大师:有修养的人不是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彭诗婷(主持人):禅宗将修行分成三种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有体悟之后会发现原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但到了第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01
-
自信、自律、自强才能提高人生修养
知识可以承传,而智慧无法承传。一个人要自信不要自恋,要自强不要自卑,要自省不要自高。自信者豁达,自强者上进,自省者不怠。自信、自强、自律,既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平衡
其他文章时间:2014-05-19
-
有责任的人远远胜过有能力的人
当一个人没有责任时,就算身处在这个位置上,也觉得很多事情与自己无关,常以种种借口逃避,去做其他的事;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时,就会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甚
藏传法师时间:2014-06-04
-
正念修行会提高我们专注的能力
随着正念修行的深入,一时一步,一时一息,逐步积累,我们将发现它的诸多神奇。它让我们和生命真正相遇,让生命更有意义,当你在时,生命也在。正念修行会提高我们专注的能
南传法师时间:2014-06-12
-
缺少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是指一个人的心胸、道德、气质以及对生命的感悟等。是理想、追求、抱负、胸襟
其他文章时间: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