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佛与医学 第二讲
l·善导大师所著‘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帖疏),在教导观想方法之前,有一段很要紧的‘前方便’(准备功夫),也是修观不可少的次第、基础,学者不宜好高骛远而忽略之—‘
拜佛与医学时间:2025-07-17
-
中阿含经卷第二(五)
如是。贤者。拘萨罗王波斯匿答对群臣所问如是。如是。贤者。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
中阿含经时间:2025-07-09
-
中阿含经卷第二(四)
时。尊者舍梨子知满慈子色貌已。则善记念。尊者满慈子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国而行乞食。食讫中后。还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至安陀林经行之处。尊者舍
中阿含经时间:2025-07-09
-
大愿法师:《金刚经》与清净心的培养
源于古代印度、名震东方世界的佛家奇书《金刚经》,传世两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虔诚的善男信女和儒雅风流的文人学士,也不知使多少像梁帝明皇这样的天之骄子仰慕不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8
-
宽运法师: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 智者的觉悟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一篇 堪忍阎浮智者的觉悟释迦牟尼佛于二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为悉达多太子,在爱的围绕中长大,有享不尽之荣华富贵,食不尽之珍馐百味,没有烦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4
-
仁焕法师:佛教文化是觉悟文化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十九上午仁焕法师开示) 佛教文化是觉悟文化在座的同修,可能有半数的人是第一次闻法。本师释迦牟尼佛创造这个教是为了什么?是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7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觉悟的人不昧因果
觉悟的人不昧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 (一) 1 有位同修想知道,“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禅宗百丈大师的一个公案。在公案里面,百丈大师度的那个野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5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二讲
第二讲大家晚上好!《金刚经》非常殊胜,在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金刚经》是经中之经,是开悟成佛的经,是直接从心地上走的,只要你读时间长了,道理自然通。我们还是像昨天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5
-
陈大惠:培养定力,要从嘴巴开始
陈大惠:培养定力,要从嘴巴开始现代人在轮回里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定力。尤其是我们的嘴巴,毫无定力可言。好朋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倾诉,当她做
悟性时光时间:2025-05-13
-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所知依分第二
所知依分第二在总标纲要分中已经把线索标出来了,现在还得详细地说明。标题“所知依分第二”中的“所知依”,就是阿赖耶。“第二”是次序,第一是总标纲要,第二是所知依。看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5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二)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16)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2)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7)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
永明延寿:宗镜录卷第二
宗镜录卷第二夫诸佛境寂。众生界空。有何因缘而兴教迹。答。一实谛中。虽无起尽。方便门内。有大因缘。故法华经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二上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
分身集会品第二
就在这时,有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可说的无量阿僧祗世界里,所有地狱里的分身地藏王菩萨统统都到忉利天宫里来集合。与此同时,由于依仗佛力的加持,使得曾经受到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03
-
贾题韬:论开悟 第二讲 教下的开悟
第二讲教下的开悟一谈‘开悟\’不少人会为之咋舌,以为不是一般境界,不是轻易可谈的事。我曾经对佛教的开悟也怀疑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怀疑到底有无此事呢!虽然看了不少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
华方田: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
林国良:试论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培养
一独立人格的培养,应是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既是佛教教义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格的要求。从佛教的教义看,大乘佛教主张众生本性平等,众生与佛平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
达真堪布:你的觉悟提高了,看家人也就顺眼了
苦集灭道四谛中,“苦”指轮回,“集”指烦恼,苦谛和集谛是因果关系。集谛是苦谛的因,烦恼是轮回的因。断了烦恼,也就不造业了;没有业力的牵引,也就不轮回了。尤其我们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
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净土法门法语:要培养念佛的习气
1 佛在经上劝导我们,人要行善、人要积善,死的时候就没有恶念。善心善行能够提高自己的层次,可是一定要知道,恶念是妄念,善念还是妄念,善念感三善道,恶念感三恶道,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5
-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二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讲我们一般想罗刹应该是很凶的,实际上各个所谓世界的王,对他那个世界的众生来说都是福德智慧庄严的。我们看他的偈诵,他赞佛,以美妙音节相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4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
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第三愿是“各得真金色身愿”,就是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国中天人”——这四十八大愿讲的天人就是指他见、思惑没有断,是带业往生的凡夫——国中天人他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4-04-25
-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一)佛陀的一日生活各位想象中佛陀一天的生活,或许如小说家笔下描写一般驾着祥云紫雾飞翔于天上人间,运用神力变大变小。其实那是虚幻不实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4-04-22
-
这座是寺庙有千年历史,是蒲甘第二高的建筑,外观华丽精美
这座是寺庙有千年历史,是蒲甘第二高的建筑,外观华丽精美乘坐热气球游荡于广袤的蒲甘平原,一座寺庙在塔群中显得格外耀眼,它就是蒲甘第二高的建筑——葛道帕林寺。相比于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4-08
-
实用佛教:第二课、佛教的伦理观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此后,「五伦」建立便成为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
实用佛教时间:2024-04-01
-
佛教史:第二课、经典的结集
第二课经典的结集佛陀一代教说,透过集众会诵的方式,经大众审定认可后,有系统的编辑成书,垂为典则,称之为「结集」。依佛陀的遗教,佛涅槃后,当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止,
佛教史时间:2024-03-31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6)
子二示无大小义分二。丑初疑问阿难不知,见大见小,乃因前尘而殊,并非见性有大有小。因闻佛说,见性周遍,非汝而谁?遂又计执,以为见阎浮提时,见性甚大,可谓周遍;今入室时,唯见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3-11-27
-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
卷一 方便品 第二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
佛经时间:2023-09-12
-
星云法师:觉悟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要生活,有的人糊里糊涂的过一生,有的人却潜心于研究自己为什么要活着?这就是追求觉悟的生活。觉悟的生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过一个觉悟的生活呢?我提供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2
-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答: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根源。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没有信心就不能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
小沙弥不抵诱惑深入尘凡20年,觉悟后求师父原谅事业出现
在一个暮秋的清晨,旭日还没有升起,寺院山门外凝满青霜的草地上,跪着一个中年人。“师父,请原谅我吧。”他对从山门里走出来的住持喊道。20年前,他曾是这座寺院里的一个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2
-
独子灭亡令父母悲痛欲绝,却因小沙弥一席话瞬间觉悟
有一对老年夫妻,惟生一子,不幸在二十岁时得了绝症,百般医治无效死了。老夫妻悲痛欲绝!儿子火化后,老夫妻将骨灰存在银瓶中,供于桌上,每到初一、十五,除鲜花之外,桌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0
-
佛说八种觉悟让人永断生死轮回常住极乐
【原文】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
六道轮回时间:2023-08-17
-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三 方便品第二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三 方便品第二《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三方便品第二 方便品第二 以上所说佛国一品是佛陀开示唯心净土的法门,但并不是生硬的否定了缘起的幻相,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
佛教故事: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
有一次,大学士黄山谷去拜访祖心禅师,见禅师日日轻松安稳,处处安详自在,于是总觉得禅师肯定有处世秘术未曾传授。一日,他们一起走在山坡上,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鲜花,姹
佛教故事: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3-08-09
-
素食可以改变你的气质、培养慈悲心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除了人的外表,还有人的智慧,人的气质。人的气质是否高贵,又要视乎人的个性是否良善而定。孔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04
-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ⅱ》—— 觉悟、超脱
1.人踏上一条路,无非是为了寻找一扇门。2.通向未来的路注定是一条流亡的路,乞讨的路。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有办法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4.那些引诱者,也被自己的引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时间:2023-08-01
-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该怎么培育孩子?圣严法师答:对孩子而言,有个懂得他们性向或潜能的父母非常重要。因为孩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8
-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二节 我的王国是觉悟的王国…我们没有等级、种姓高低之分。
第十二节 我的王国是觉悟的王国我们没有等级、种姓高低之分。/佛陀佛陀双目微闭,双眉低垂,两手捧着饭钵,一声不响地站在一个小茅棚前。一个首陀罗少女,袒露着上身,走了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时间:2023-07-27
-
我的觉悟之路
末学不才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只有四年时间(2009年10月份开始接触),但是真信还是两年前(2011年8月份)从我离婚后开始,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其必然原因,离婚失去了家庭这就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3
-
钟茂森博士: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钟茂森博士: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这一段是讲七菩提分,也称作「七觉支」。七觉支这个支就是指支分,觉在梵文里面就叫菩提,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19
-
佛教名词:恭敬心_什么是恭敬心_如何培养恭敬心
恭敬心恭敬心,指具有谦恭敬重的心态。恭敬心是体悟心性和一切物性最纯净、最快速和最简单的方法。当我们在修行路上继续前进时,整个过程就表现出奇妙的互相依存性:从自己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
良宽禅师含蓄劝导 外甥觉悟从新做人
禅的教导,就是不说破,不说破的才是自己的全部。良宽禅师,毕生修行参禅,从未稍懈一天,当他老年时刻,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玩乐,快要倾家荡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09
-
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二讲
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二讲︽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讲| ﹁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这个妙啊!菩提是个梵语,译作觉,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什么样的心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9
-
黄念祖: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第二讲
黄念祖: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第二讲还是继续上次那个题目,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也就是上次提出来的“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我们要依靠般若作为我们导航的方向,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