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坚法师: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内容提要:汉传佛教在经过二千余年的传承历史中,结合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现象,形成各种适合各地民族心理的宗派,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令无数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1.佛为何先为众生说布施?每一尊佛在为众生最初说法时,都是先说布施之行,次说持戒之理,再说五欲过患,令众生行为导入道德规范,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2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真常唯心一系大乘,应如何安立于修学次第之中?
问:太虚大师也立大乘三宗: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而印顺法师将大乘佛法分为三系:真常唯心论(如来藏)、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基本和太虚大师的三宗相应。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海法师:师父曾讲菩提道次第时,有讲到五明,哪五明?怎么善用?
智海法师答: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利益众生,当然要学技巧。利益众生要学习。内明就是佛法,明心见性,在我们身上产生觉悟智慧。有了智慧之后,我们痛苦,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明海法师:茶之六度
《茶之六度》明海大和尚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
达照法师:法有次第而人无次第
按照大乘八宗来看,我们发现:《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法有次第,而人无次第。法有次第,就是告诉你道前怎么修,下士道怎么修,中士道怎么修,上士道怎么修,而且讲得很详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
大安法师:念佛具足六度万行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
慈城罗珠堪布:圆满次第。
一、宣讲圆满次第之必要从表面上看,密法,尤其是内密修法的很多名词似乎显得很神秘、很玄奥。很多人也想对密法一探究竟,却不知从何入手。尽管从大多数人的根基和条件看来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29
-
大宝法王:将六度波罗蜜融入生活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度
六度布施度 持戒度 忍辱度 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 自他苦 从此度梵语六波罗蜜,汉译六到彼岸,或六度。意谓以此布施等六法认真修学,自能由生死苦海的此岸,度化到解脱自在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
黄国达:慧学的进修次第
慧学的进修次第黄国达佛法的宗旨在于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破迷启悟、转染还净,由此展开自在、开朗的人生。所以,智慧的修学是核心的课题,然而,智慧是因缘所生法,不是宿命、无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
法增法师:入流分与入流的道次第 4 圣戒成就 结语
4.圣戒成就戒随念(sīlānussati)──随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实无毁、无穿、无污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不为爱与见所触,亦不为人责难),令起于定。随念戒能得近行定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五、 省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
十波罗蜜是哪十种?
波罗的意思是“彼岸”。在这里,蜜的意思是“到”。十波罗蜜就是指到达彼岸的十种方法,也称为十度等。一是檀那波罗蜜,即布施的意思,是指为了求佛智菩提,把所有善根施与
佛答时间:2024-08-18
-
时间:1970-01-01
-
随缘随力修三学六度,但往生只要称念弥陀佛名,不假他求,名号本身已具三学六度功德
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行,为归念佛。善导大师释:虽说两门,意在专称。刚刚讲念佛的功能力用,是大利无上,念佛才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观经》
禅理故事时间:2024-07-13
-
达照法师:天台修证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证次第
二、通教的修证次第通教就是阐述从现实通往理想的人生,所以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即把我们从现实的局限当中解脱出来,迈向理想和超越的生命,这也是每一个生命都本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4
-
慧明法师:于心上用功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处,都离他不开。因一切唯心故。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1
-
佛识慧集:六 六度万行
六六度万行六入。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六凡。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因这六者都是凡
佛识慧集时间:2024-04-11
-
极乐之光: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六度,是获得无限智慧.力量与生死解脱的六种修行方法。六度的修行,可以使一切有情生命度脱生死苦海,成就佛果。六度是自度度他的利器,是修行解脱所
极乐之光时间:2024-04-06
-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菩萨名阿泥察。佛说经道。常
佛经时间:2024-02-11
-
星云法师《如何实践佛法》之三:六度四摄篇
第三篇 六度四摄壹·前言佛法浩瀚无边,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发心、目的与方法的不同而区别。人天乘是佛陀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1
-
佛教基础知识-二:六度法 八正道 断绝凡情二十法
【六度法】:一,布施度悭贪。 二,持戒度毁犯。 三,忍辱度嗔恚。四,精进度懈怠。五,禅定度散乱。六,般若度愚痴。【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学佛常识时间:2023-09-01
-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修证次第也叫道次第,它在藏传佛教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汉传佛教比起藏传佛教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一般说来没有道次第。实际上是有的,大概只有净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1、施度----布施度悭贪: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与众生利乐。2、戒度----持戒度毁犯:包括出家、在家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15
-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主讲人:雪漠佛教修炼的目的是什么?今天讲一讲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以及解脱原理以及相关次第。这是目前好多朋友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什么叫做“六度”学佛人必定听过六度之说,那么什么佛教中的六度呢?所谓佛教六度,指的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佛教六度又译事究竟、到
初识佛法时间:2023-08-05
-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六度出家与还俗
无法过苦行的生活而还俗吉答(Citta,古译:质多)比库是个驯象师的儿子。他小时候遇见过一位老比库,他正托钵乞食回来,钵中有样非常美味的食物。老比库对它并无贪欲,便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
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
林黎,2005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以下文字出自宣公上人所讲的《佛说阿弥陀经》:什么是十二因缘?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23
-
布施是菩萨“六度”万行之一
“因果定律”告诉我们,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受恶报。布施是菩萨“六度”万行之一,也是“四摄法”之一法。布施有“三种”,就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布施里每
坛城新闻时间:2023-07-04
-
那烂陀:十波罗蜜
那烂陀:十波罗蜜 善修波罗蜜,自利又利他, 解脱道上人,涅槃城中生。 ——那烂陀 出世善法有十,在巴利语中叫波罗蜜(parami)(1)。为了求证无上菩提,每一位菩萨都修习此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4
-
达真堪布:明确目标次第修法入相续具实义
达真堪布:明确目标次第修法入相续具实义百日共修三特加行小结开示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第
入门知识时间:2023-06-18
-
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_
六度(佛教解释)六度,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六度是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即布
名词解释时间:2023-06-18
-
佛经知识_【藉心经说真谛】修行四无量心有什么次第?
南无羌佛在《藉心经说真谛》中说法:“那么,佛菩萨就跟我们行者、跟众生的修行是断然区分开的,所以你们听佛法一定要注意。我们处处是讲要发四无量的心,四无量的心就是要
佛陀住世时间:2022-08-21
-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次第。如果你想受灌顶,没有先修四加行,这灌顶不成立。还有,我请的上师是喇嘛,喇嘛上师说的是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09
-
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证。大家学习与付出是为了什么呢?是想走一条菩提道,一条觉悟人生的道,这就离不开信、解、行、证。一、信:《华
如孝法师时间:2021-07-25
-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问: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好像没有很系统的一个培训课程指导修行,这个事情法师您怎么看?宏海法师答:藏传佛教这几年显现上的确比较兴盛,本人虽
宏海法师时间:2021-07-03
-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掉它,能否戒烟成功,取决于他的愿力,而非他想不想戒掉。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抽烟不好,都想戒,不是不愿意戒,只是
如孝法师时间:2021-06-17
-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一讲)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皈依佛!皈依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28
-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往导致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急功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难就畏缩;尤有甚
宽运法师时间:2021-05-28
-
如何让财布施也具足六度
六度中的每一度又具足六度,并以法布施为例作了说明。其实财布施也一样。在财布施中,当我们布施乞丐食物时,所布施的东西、作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对境,这三者具足而作施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5-25
-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
大安法师时间:2021-03-12
-
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般波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
惟因老和尚时间:2021-03-09
-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的资粮等等。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都是自作
净界法师时间:2021-03-03
-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第一个,爱重。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帮助你灭恶生善、离苦得乐。所以你对这六度法门如贫得宝想
净界法师时间:2021-02-12
-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问: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给一句佛号就不管了?净土法门的修学没有次第吗?宏海法师答:净土法门怎么没有次第?信愿行就是净土的次第。而且这种
宏海法师时间:2021-01-23
-
希阿荣博堪布答: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问: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希阿荣博堪布答: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六度,而行持一种善法也可以同时具足六度。以放生为例:第一:布施。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无畏布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7
-
净空法师答:何为六度?
问:何为六度? 净空法师答:这是菩萨生活的六条原则、规范。佛的经论是永恒不变的,而解释是随著时代、地区有所不同。佛法与世间书不一样,世间书只有一种解释,不能做第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20
-
大安法师答: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问: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法师答: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戒律针对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所施设戒条。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