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百世狐身,此是否有同此之忧,因为我们也学师父向人说法。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31
-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0.心力无限
心力无限今天来与大家讨论:心力有无限度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在禅训班或于看佛书时,都会提到心力是无限的。心力是什么回事,为何它又是无限的呢?现在我们就先从一个问题讨论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6
-
时间:1970-01-01
-
寂静法师:一个念头,让你无限长智慧
第六届“中华醒狮教育论坛”承载着全国600多名教师的希望和梦想,于2015年4月29日,在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正式开营。本文即是寂静法师在本论坛开营仪式上的开示,相信此文可
寂静法师时间:2024-03-11
-
无常迅速,学佛不必等明天,就在当下
“无常”,是学佛修行人永恒的话题。在南无羌佛所说法《什么叫修行》中就直接指出“无常心,摄化受用的是修行的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真正的无常心,修行的种子都没有种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23
-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不必改变自己的心志
不必改变自己的心志有一天,禅师吩咐他的侍者去京城买一批上等的纸材。这位侍者向来被称许具有子贡之资材,可见是个相当聪慧灵敏之人。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10-22
-
人生不必做的准备
人生不必做的准备有句俗话,叫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就是说出门前要做好准备,以防骤雨和饥饿。推而广之,人生的许多方面都是要做准备的,考试、结婚、比赛、开业、谈判当然,也有
人生在世时间:2023-10-18
-
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第六章 未知死,焉知生(1)
第六章 未知死,焉知生(1)我现在把凯瑟琳每周的会诊排在一天的最后,因为每次都长达几小时。过了一周她再来时,脸上仍有那种平静的表情。她和她父亲通了电话,没有特别说什么,
佛教故事: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时间:2023-09-06
-
星云法师:用短暂的生命换无限的价值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去打发时间,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上的一般人,用吃、喝、玩乐去打发时间,打牌、赌博,做无聊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5
-
一人之力有限 众人之力积累起来 力量无穷
《世法哲言》(二十一)一省之田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国之或何以觉之,国人国土而方养之,一人之力颇大者则弗及其众推之量也。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的大小,其相应的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4
-
才华和时机是成就事业不可否定的定谛
《世法哲言》(二十三)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时,故事业之成必备时,具智无时业无研机,时智具之,就业由然,成就之道弗出定谛也。世间上的人,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有的取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4
-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方外之交,不必同一
方外之交,不必同一杭州净土院的药山惟政禅师,持律甚为精严,曾接引太守李翱皈依佛法,也曾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事。但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经常争相供养,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时间:2023-08-18
-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龙王与青蛙的活法:不必羡慕别人,活好自己最重要
青蛙一天,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珍珠砌成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而又气派,厅柱坚实而又漂亮。说完,龙王反问,你呢?你的住处如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时间:2023-08-13
-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凡事不必太较真儿
凡事不必太较真儿有的人凡事都喜欢较真儿,有什么事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搞得清清楚尝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非要分出个一二三来。其实,比起玩世不恭、游戏人生来,态度认真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时间:2023-08-03
-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领
我有个发小,异常有聪明,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领,看看就好!那时,我们都是刚刚卒业的穷孩子,她在一家病院当护士,我在工厂当技巧员,挣的钱仅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24
-
如果自己时间有限,可以请他人代为诵经祈福吗?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遇事事不顺、甲方频频“无理取闹”迟迟寻不到对象等情形时便会寄希望于“佛菩萨的力量”但有时因担心存在特有的规矩或是经文咒语晦涩难诵、时间有限亦或是
素食师兄时间:2022-08-05
-
为人父母做到这点,就不必担心儿女不孝顺
不少人有疑问:“佛教一天到晚讲“苦”,是不是很消极?”当然不是。就像为人父母,会经常提醒小孩:“你多吃点儿,不然长不高;你多穿点,不然冻到会感冒;你要好好读书,不
铭心国学时间:2022-08-01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61.修行净圡为什么不必问他人之效验?
修行净圡为什么不必问他人之效验?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至于修行净圡,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
净律社时间:2022-07-06
-
用否定100多位佛教领袖的手段抬高自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用否定100多位佛教领袖的手段抬高自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最近, 网络上有个“觉树下”又开始造谣了。他在微博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小常识,藏传佛教的祖古转世(活佛
明信因果时间:2022-06-19
-
梦参老和尚:世间事不必求,修为所至,不求自得
◇三皈依开示◇听经闻法 当愿众生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有了智慧,世间一切的现象,你能忍受得了。譬如别人以非理辱骂你,非理骗你钱,骗你一两百万,乃至骗你倾家荡产,你能
环环素食时间:2022-03-28
-
将有限的日子,活出无限的宽度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无法改变的规则,却不是我们对生活失望的理由。我在医院待产的时候,旁边病床的家属,因为目睹周围的产妇在产前产后经历的各种痛苦有感而发:“做女人
环环素食时间:2021-12-30
-
大宝法王:用无限宽度的视野思维人生的意义!
我相信这个更宽广的角度,在如何让人生变得有意义上是极为至要的。是什么让生命真正有意义?这是个大哉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用比较宽广的方式来思维。我们的视野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1-12-14
-
延参法师:放眼生活的无限未来
烟火人间,无限可期,一片和气,灯火万家。来到这人间,是一种清新自然,随顺自然,不知所以,一往情深;来到这人间,接纳,欢喜,祝福,陪伴。不必要去解读为了什么,你和
海月禅林时间:2021-12-13
-
不要急于推销你的信仰!
现在有的居士刚刚对佛法生起信心,还没有良好的佛法基础,就特别着急地兜售自己的信仰,并带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别人指指点点,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当遭到别人反感时,
青年佛教网时间:2021-11-27
-
生活不必抗拒眼前的苟且
佛说人仙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提迦城昆左迦精舍中,与大众俱。尔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起如是念:“我佛世尊,
南普陀寺时间:2021-11-26
-
不必羡慕别人的生活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会有很多对境,也有很多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胜过对方,就容易生嗔恨心。比如,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的同事,逐渐爬到自己头上去了,就说:凭学位、凭能力我
达真堪布时间:2021-10-19
-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挂虑衣食资具的来处。只要我们一心向道,龙天自然会来护持。如果出了家,不置心于道业上,终日
广化老和尚时间:2021-10-13
-
人的潜能无限,但是需要开发
一个酒鬼,深更半夜回家途中不慎掉进一个深坑。这一跌,酒醒了一半,于是他努力往上爬,这时后面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老兄,甭爬了,没有用的!酒鬼以为有鬼,于是一跃而上。
星大法师时间:2021-10-09
-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老和
广钦老和尚时间:2021-09-23
-
不必讶异他人的变化
我们说,聪明贤能和愚笨低劣也是无常的。一个人并不是曾经聪明,就会永远聪明;曾经愚笨,就一直愚笨下去。无常,不是只往坏的、恶的方向变化,也会往好的、善的方向发展。
嘎玛仁波切时间:2021-09-18
-
真信切愿必定往生,不必以功夫浅而怀疑
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者,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而死后身体柔软洁净,颜貌如生,又何必以彼工夫浅为疑乎。夫弥陀愿王,十念尚度,况彼精进修
印光大师时间:2021-09-16
-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正说明生命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可是,即使这样短暂的生命也是不容易的。世上多少有生命的东西
宏满法师时间:2021-08-31
-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我们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两个方
如孝法师时间:2021-08-21
-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有,看看就好!那时,我们都是刚刚毕业的穷孩子,她在一家医院当护士,我在工厂当技术员,挣的钱仅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14
-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则或有之。但随缘即已,咸淡了不分别。不以淡则生嫌,咸则起憎,即为解脱法门。行道之人,固宜适中。显异惑众,佛所深
印光大师时间:2021-07-27
-
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工作与休息要互相调理,在工作中,不感觉到辛苦;在休息时,培养随时都可以再工作的活力,就能做到人忙心不忙的安然态度。忙碌是一种生活状态,但不应该成为心灵的常态。若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4
-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2
-
化繁为简把握有限人生
聪明的人做事,将事情单纯化,所以增加效能;愚笨的人做事,却把事情复杂化,只有事倍功半。繁也不是不好,有时为了表示慎重,有时是表示繁荣茂盛,但繁也有它的缺失,尤其
星云大师时间:2021-05-30
-
我执会障碍无限智慧与悲心的发展
我执就像是个捣蛋鬼,会使我们孤立寂寞、与他人敌对;我执,也会吞噬我们的慈悲,使我们变得自私与傲慢。当我们惊觉到我执出现的时候,应该立刻以出离心的觉照加以对治,才
海涛法师时间:2021-05-05
-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觉得我很了不起?自已的心念是最清楚的。慢慢把佛法的智
如瑞法师时间:2021-03-02
-
患难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明白吧,很多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蛊惑人的方法,其中就是做这个。世人有病及有危险灾难
仁清法师时间:2021-01-20
-
爱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
【原文】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忽缘变而情迁,转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亦复如是。是故爱不必喜,憎不必怒,梦事空花,本非实故
莲池大师时间:2021-01-15
-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容易着魔,非常容易中邪。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
仁清法师时间:2020-12-20
-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共业、恶业同分所感的情况,知道这些还不赶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太愚痴了,太不应该了,辜负己灵太多了,辜负佛恩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11
-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话,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问: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拿着一位高僧大德的话去否认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请问法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大安法师答:你这个还是比较抽象,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话否定另外一种话
大安法师时间:2020-11-29
-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没有妄想,佛没有妄想,就无量无边,用哲学的一句话,就
慧律法师时间:2020-11-28
-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于此着力,不能顿见自性,当验习气厚薄,切磋琢磨,于根本处着力。譬如磨镜,尘垢若除,光明自现。吾人日用工夫,
憨山大师时间:2020-11-24
-
安静自己,不必去倾诉……
原文摘自:《佛学通讯》总第205期/第七版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颗心都是一座海洋,安静自己,不必去倾诉……认真想来,生命的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不管是生命的获得,还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3-08-18
-
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
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年纪轻,体力强的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要搞那么复杂,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佛陀临灭度的时候
佛学入门时间:2013-11-27
-
大安法师答: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吗?
问: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百世狐身,此是否有同此之忧,因为我们也学师父向人说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