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这个景区很低调,拥有“世界第二大窟”,佛寺是古代建筑之最
青岛这个景区很低调,拥有“世界第二大窟”,佛寺是古代建筑之最青岛崂山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在全国都非常有名。但是崂山景区内有个游览区就非常低调,它不经拥有“世界第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在家众修行的六根本是什么?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杀生偿命,现报当前
今天中午(2013.3.24.)偕夫人与朋友聚会,上次聚会也是同一家餐厅,人还是与前次相同的人。只是少了一位张姓老大姐,方才坐定便得噩耗:数天前,张姐老公死于大脑梗塞。我顿
杀生果报时间:2025-09-09
-
帕奥禅师答: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是用什么方法?
问:在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里,都有着人类可以跟动物互相沟通的情况,例如禅师所讲的商人与驴子的故事。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请问是用什么方法?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仁禅法师:学佛多年烦恼越重,说明你学佛学错了!
众生跟佛是没有差别的,众生的当体,或者我们的一念自心,当下就是实相理体。我们如果起分别念,觉得众生跟佛完全是有差别的,这就麻烦了。你把众生理解成实有的,对佛也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宣化上人:真正的利益是什么?:“诸漏已尽,无复烦恼”
真正的利益是什么?——“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为什么你愚痴?就因为你没有智慧。一天到晚就打妄想,把这心支配得不得休息;就因为没有智慧,所以什么事情 也就认不清楚。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31
-
印良法师:心灵超越烦恼
人,内心的放下其实和修一颗宁静的心有关系。内心归于宁静以后,轻松才不成问题。记得有一位外道修行了一辈子,很痛苦,找不到解脱的方法。于是,来找佛陀。只见他披着袈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7
-
智随法师答:烦恼重怎样亲近善知识?
尊敬的师父,我感觉自己很痛苦,我是3年前学佛的,一开始是误入外道,幸得菩萨慈悲自己看佛书又转入了正见,我是相信有极乐世界,也愿意求生到极乐世界,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4
-
宣化上人对烦恼的开示
这个烦恼有多少啊?我最不愿意讲这个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一讲,怕你们烦恼就多了。没有讲的时候,你不知道有多少,还可以不清楚,随便起一个烦恼就算了,不知不觉就过去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4
-
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
究竟一乘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萎花中诸佛 众蜂中美蜜皮[米*会]等中实粪秽中真金地中珍宝藏 诸果子中芽朽故弊坏衣 缠裹真金像贫贱丑陋女 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 有上妙宝
大乘无上续论时间:2025-08-10
-
大安法师:年轻人如何克服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
问: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大安法师答: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8
-
大安法师: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6
-
大安法师: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
问: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至提不起佛号时,应如何对治?大安法师答:烦恼习气来的时候,这时候你特别要注意。烦恼习气就是病,这个病来了,你的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2
-
大安法师: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在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曾经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的种种的样子、根性、烦恼,他也发现有一些众生,有一些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2
-
印光大师:欲挽回世道人心,当从根本上解决,即提倡家庭教育,提倡因果报应
甚矣,今日之世道人心,陷溺已至其极。具忧世之心者,种种设法以维持之。否则人道将几乎熄,诚可畏也。虽然,欲挽回世道人心,当从根本上解决,则用力少而得效巨。有真知确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6
-
大愿法师:大悲心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
大悲心在菩提三因之中是主要的因,也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大悲心都是极为重要。最初的时候大悲心好像种子一样。菩萨是因菩提心而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
大愿法师: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宣化上人:无论你怎么修行烦恼不断一切都是假的
不守戒就是不修行,能守戒律就是能依教奉行,就会令我们生出真正的智慧,什么时候也不会颠倒,不会做出开斋破戒的事情。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能克己复礼,好好控制自己,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8
-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有些人总以为是上苍欠他的,老觉得老天爷给的不够多、不够好,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五福临门时间:2025-07-07
-
珍惜自命请从戒杀放生做起
我们过生日不能杀生,人庆长寿,杀害众生来宴会;庆祝自己的长寿,叫人家短命,哪有这种道理?于情于理都违背了。庆祝庆生,杀生造业来庆生,诸位想想看,这合不合情理?本
放生心得时间:2025-07-03
-
明一法师:禅修能够破烦恼
禅修能够破烦恼我们的烦恼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无处不在。学佛就是要消灭我们的贪、嗔、痴三毒,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这样我们就能够减少我们的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4
-
印光大师: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说
印光大师: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说因果报应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而世人不察,或以为佛氏之言,则多方破斥,或以为浅近之义,而弁髦置之。任己世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6
-
慧广法师:为何每天念经拜佛还是觉得烦恼?
居士问:师父,为什么每天念经拜佛自己还是觉得烦恼呢?慧广法师答: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等等,我们很辛苦地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
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
法句经故事: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渴望证得涅槃)的人,愚痴的人贪爱财富,不只毁灭自己,也害了别人。有一次,高沙喇国的国王前往精舍向佛陀问讯。他首先向佛陀解释晚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29
-
释迦牟尼出世,他创立并传播了佛教,如今拥有数亿信徒
释迦牟尼出世,他创立并传播了佛教,如今拥有数亿信徒历史知识传播者:鹿冰寒说历史说到印度历史,大家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可能是佛教,确实佛教是在印度诞生,也是从印度传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6
-
明证法师: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
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明证法师开示:这三障,可能是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就是我们现行的烦恼,这烦恼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我心烦叫烦恼,心烦肯定是烦恼没错,天冷了你受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1
-
明证法师:烦恼如何转化?
烦恼如何转化?明证法师开示:完全不需要转化,有人说转烦恼成菩提,我告诉你,烦恼它就不是菩提,你要把烦恼转成菩提的话,请问,什么叫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转成菩提了,这个烦恼没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为什么说三皈依是诸戒之根本
问:为什么说三皈依是诸戒之根本?答:戒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但所有戒律的受持奉行,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无论是受持五戒、八戒,还是沙弥戒,都是
佛具法器时间:2025-05-18
-
钟茂森博士:请君珍惜:今生夫妻前世缘
钟茂森博士:请君珍惜:今生夫妻前世缘人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五百世的祈求才有今世的一段尘缘”。由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16
-
随顺世缘减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少烦恼》,讲了我们如果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话,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2
-
静波法师:“四依学佛”学佛者的根本所依
静波法师:“四依学佛”学佛者的根本所依如何学佛?我们要依“四依”学佛。 第一、依法不依人 我说的是佛法,所以大家可以信任我。如果我胡说八道,那大家可以否认,甚至可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4-21
-
智敏上师:阿罗汉断了烦恼还会不会受报?
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大搞得清楚的,我们再大概地讲一下。若云,假使没有烦恼,所有宿业超诸数量,也不会感果。就是说烦恼断了,虽然业报还有,就不感果了。那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黄念祖:出离心是修行的根本
黄念祖:出离心是修行的根本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然摆脱了世间的家庭眷属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4-15
-
慈法法师:安居第二十六日(一):珍惜点滴善缘
安居第二十六日(一):珍惜点滴善缘“触”功德的提示——心念所缘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无外乎是为了唤醒大家沉睡的觉性,让我们的习气、烦恼消融在当下,使一切学佛者真正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8
-
时间:1970-01-01
-
静波法师:贪爱才是生死的根本
故劝今念佛的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中见得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3
-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佛学讲座91:烦恼像婴儿心地法门:「烦恼就像婴儿一样,有人照顾就越长越大。」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子。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当妄念来的时候,你不懂得去掌控的话,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
沉香手串,来之不易,且玩且珍惜
沉香是我国历史续至今的名贵中药,这是由于沉香木多年积淀下来带有浓郁香味的树脂,具有驱秽辟邪、调中平肝的作用,古典医学名著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沉香在基督教、
沉香文化时间:2025-03-11
-
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
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俩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
佛教知识时间:2025-02-28
-
这个妙法,能化解烦恼
学僧: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梦参老和尚:你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那你一定是有近视眼。打坐和“治好”近视眼两个是不相同的。那你要想治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
珍惜福报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边,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三人商讨着,今晚要到哪里投宿呢?其中一人发现前方有炊烟升起,料想上游必有住家,于是三个人沿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
生死大事的根本
香严本是百丈门下的弟子,他虽然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后,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灵佑处。沩山:"你在先师百丈处,听说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因为你聪明伶俐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31
-
消灭仇人和消灭自己的烦恼哪个更重要?
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就是你用正见把你烦恼、愚痴众生,都度过来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清净心是功夫,烦恼少是功夫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
净土法门法师: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
佛陀的烦恼源于慈悲心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
大宝法王:使佛法降服烦恼,这即是修行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