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深义【法藏法师】(二)
因此,我们可以更直接的说:“净土法门就是诸佛彻底真实之利的所在!”因为它彻显了诸佛的无尽大悲、大愿、大力与大用。这也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十方诸佛没有净土法门,下无以度尽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时间:2025-07-15
-
法藏法师:一生做的很好但没有学佛,往生后能到极乐世界吗?
善士问:世上有些人一生做的很好,但是因为没有学佛,往生后能到极乐世界吗?法藏法师答:「修得很好,做得很好」,你那个什么叫做好?是一边钓鱼,怡情养性,然后又去捐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9
-
法藏法师:佛七中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症,要怎样调整?
善士问:佛七中,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症,要怎样调整?法藏法师答:焦虑的事情是这样。焦虑,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我也是有,我不是这种焦虑,我是什么?我从小就会把事情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9
-
法藏法师:法藏师父开示:放生
放生的真实内涵,是从内心之中发起一份不忍众生苦的慈悲心,不忍见彼遭受杀戮命断之难,予以救赎,放其生命,令彼重获自由。这是行放生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要点与要求,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9
-
法藏法师:对定课有依赖性是心理作用吗_对定课有依赖性是是护法神在督促吗
善士问:做定课可以让身心感到安稳,但若当天有特殊情况,没有做定课,会觉得怪怪的,当天会过得不太顺,卡卡的,这样是否定力不够,心不能做主。对定课有依赖性是否是心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8
-
法藏法师:修行是为了调练心性
修行是为了调练心性修行的目的,在去〝我执我爱〞、断〝烦恼〞持咒、诵经、拜佛、听经、闻法,都是修行的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佛教的修行手段,不是为了求神通,是为了调练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8
-
法藏法师:信能往生而后行
所以净土法门让你当生还活着的时候,就要渐渐的得到自在,得到仰信、仰承、投归、不疑惑,先信而后行。这有点像禅宗的先悟而后修。其实净土法门也是这样,你先信你能往生,然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7
-
法藏法师:不要求财,求财是乞丐行为,越求越穷!
你看看世界上,求财的是什么人?是乞丐在求财,大叔大婶给点吧,好心的人给点吧,是这个样子,乞丐才求财呢!你天天抱着个求财的心,你天天都是乞丐,因为你有乞丐的心理正报,就有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7
-
法藏法师:当觉性来敲门
当觉性来敲门有时,在人来人往过后,于夜深人静之际,展转难眠的夜晚。总有种,空虚却上心头,又有种莫明的焦虑盘旋于心。那就是内心的觉性来敲门了!只是,一般人都未曾追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6
-
惟觉法师:如何追求真富贵
如何追求真富贵(一)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好像花儿一样,今天开了,明天又谢了。佛法浩如烟海,一般人常说佛法无边,确实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无所不包,内容非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2
-
追求自在的家
追求自在的家追求自在的家,先要自己心境平和人活着,是要自在、是要开心、是要快乐。当人活得自在、活得开心,人才会健康成长。 然而, 不少现代人, 特别是为人父母者,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4-08
-
收藏沉香不要刻意追求体积
很多沉香爱好者都知道,沉香原材的体积都不大,大体积的沉香原材很难得。因此,很多沉香爱好者在选购沉香原材的时候,都希望能够选购到体积比较大的沉香原材。其实,这本无可厚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02
-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
勇敢追求爱情,挽回前男友吧
挽回前男友其实是很多人都想要达成的目标,毕竟很多人在分手的时候都是因为一时气愤,其实并不是真的对前男友有什么意见,其实想要挽回自己的前男友要付出真心,这样才能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8
-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容易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人,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看微信。可见,这个心不容易调伏。心很散漫,无法安住,就找个微信看看,日子也能过去。高科技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9
-
世智聪慧的人极力追求财富,却走向了末途
编者按:很多人对于生命的可贵性认识度不够,一生追逐名利、财富、地位,往往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才恐惧:我还有多少天可活?最终会去向哪里?我就要和家人离别,辛辛苦苦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8
-
追求的名利财富终不能永恒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总是在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一旦得到了,心里只有无聊”。幸福总是转瞬即逝,欲望和烦恼却如影随形。回想起小時候,生活起居都没有现在好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5
-
佛教故事:禅·看开: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
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传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11-16
-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过去在印度有个小国叫未登伽城国,城中有个仙人,相貌丑陋的世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虽然如此,但他在山中坐禅已修得了五种神通。当时国中有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时间:2023-09-18
-
索达吉堪布:追求钱财是怎样成为痛苦之因的呢?
索达吉堪布:追求钱财是怎样成为痛苦之因的呢?问:以佛教的观点看,追求钱财是怎样成为痛苦之因的呢? 答:龙树菩萨说过:“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因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大多数人追求羡慕有权势者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大多数人追求羡慕有权势者问:大多数人都特别羡慕有权势者,佛教怎么看待追求权势? 索达吉堪布答:为安乐而希求王位权势是不合理的愚行。一个人如果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
索达吉堪布:在追求佛法的同时,能不能追求世间的圆满呢?
索达吉堪布:在追求佛法的同时,能不能追求世间的圆满呢?问:在追求佛法的同时,能不能追求世间的圆满呢? 答:龙猛菩萨言:“佛说世上圆满事,难信如同木鳖果。”世间上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
索达吉堪布:在活着的时候,还是要努力地追求安乐吧?
索达吉堪布:在活着的时候,还是要努力地追求安乐吧?问:虽然人生苦短,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存活期。在活着的时候,还是要努力地追求安乐吧? 索达吉堪布:有情的存活唯是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问: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索达吉堪布答:应日日夜夜思维:一、我辈凡夫随着无始以来的业力牵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索达吉堪布答: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问: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答: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
做人的佛法:追求多元的人生
追求多元的人生生活是多元的,把握分寸,知所割舍,才算成功的人生。禅语有一位商人想做很多事情,但既感到力不从心,又感到只做有限的几件事获利不多。因此,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时间:2023-08-22
-
索达吉堪布:佛教徒放弃世间“安乐”而全力追求的大安乐究竟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佛教徒放弃世间“安乐”而全力追求的大安乐究竟是什么?问:佛教徒放弃世间“安乐”而全力追求的大安乐究竟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答:三界中有很多安乐,如逛花园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
索达吉堪布:人们现在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人们现在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问: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佛教认为,每个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9
-
一切适可而止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记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0
-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
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单智禅师的门下有弟子数百人,其中仁惠、香严最为优秀。有一天,单智禅师正在休息,仁惠冒冒失失地闯进禅室。单智禅师听到有人进来,便转身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08-07
-
时间:1970-01-01
-
海涛法师:追求美丽、追求财富,不正是一种欲望、贪念吗?
海涛法师:追求美丽、追求财富,不正是一种欲望、贪念吗? 追求美丽、追求财富,不正是一种欲望、贪念吗?那如果师父你讲因果,反作用力来得到这些表面的福报,那样不也是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4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人生追求
人生追求人生几十年年,天下间,一切恍如梦幻;但凡一度生存,岂有永恒不灭者。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以经常生活在烦恼、束缚之中。佛经里有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3-07-20
-
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问: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济群法师答:有些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因此使社会上有人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1
-
时间:1970-01-01
-
济群法师:哪些属于错误的追求呢
济群法师:哪些属于错误的追求呢问:人生的痛苦在于错误追求。请问,哪些是错误追求呢? 济群法师答:错误的追求,一是违犯法律或戒律,二是心态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占有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法藏法师:佛陀为什么要求弟子们不能用神通度人?(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
法藏法师:弥勒净土比弥陀净土更容易往生吗?(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
法藏法师: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29
-
法藏法师:比丘尼的八敬法是不平等吗(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23
-
法藏法师:四种邪命是指哪四种(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19
-
法藏法师:凡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起“空假中”三观?(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16
-
法藏法师:以苦为师,用谦卑忏悔感恩之心念佛(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12
-
法藏法师:因為太愛您(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06
-
法藏法师:核心转语的重要,一句话就出家了(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05
-
法藏法师:临终念佛应保持什么样信心?(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05
-
法藏法师:用佛法的智慧,面对各种宗教与文化(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9-01
-
人一旦得到追求的东西,心里只有无聊。有同感吗?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总是在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一旦得到了,心里只有无聊”。幸福总是转瞬即逝,欲望和烦恼却如影随形。回想起小時候,生活起居都没有现在好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31
-
法藏法师:红尘中的弥陀使者(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