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惭愧佛子正道:我身边的因果实例
曾经我也是一个浑浑噩噩人,不懂佛法,不知因果。在接触佛法后,我开始深信因果。并且回想起来,在我身边的确发生过许多因果报应的实例,有些是我亲身经历的,有些是身边亲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6
-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五章放生得智】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原文】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戒杀放生时间:2025-05-03
-
你会做一个佛菩萨赞叹的佛子吗?
摆正自己的位置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佛答时间:2024-12-16
-
虱如佛子
虱如佛子有个修行人名叫无畏三藏,他平日虽然饮食不净、言行粗俗,但是心地却十分光明。因此他的师父很疼爱他,只可惜他的行为不洁净,因此命他睡在门外。某日夜里,他的师父抓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15
-
要想狗狗乖为牠念佛号,种下解脱因佛子慈悲行
佛经有云,念一声“阿弥陀佛”灭恒河沙罪。作为一个佛弟子,我深知佛号的力量,不仅自己平时勤念佛号,甚至看到动物我也会为它们念佛号,特别是狗狗。为狗狗念佛号是源于一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07
-
达真堪布:佛子之慧,君子之交
达真堪布:佛子之慧,君子之交跟众生交往的时候,要保持适度。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对他们有怨恨。所谓不能过度亲密,是指不能以贪爱心去接触。所谓不能有怨恨,是指不能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7
-
佛陀教你不生气:迟来的惭愧
迟来的惭愧我们会因为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愧对了别人而感到惭愧。觉得惭愧仅仅这样还不够,惭愧应该转化为对人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深刻的悟,并在此悟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行为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
一个易学圈走出来的佛子对算命的看法
转载我本人误打误撞进了易学圈,这么久的算命经验使我对易学界和八字等算命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曾经在qq算命群整天的算命,也担任过国内各大主要易学论坛的八字斑竹,到
风水算命时间:2023-07-25
-
惭愧居士:一组念观音退水灾的感应事迹
国家水难当头,末学特选编了这一组念观音退水灾的感应事迹,伏请佛门弟子及一切善心人士能在你的网站、博客、空间大量转发,同时每晚为灾区人民念诵1000声“救苦救难观世音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1
-
佛教名词:佛子(名词解释)
佛子(佛教解释)佛子,是阿罗汉(arhat)的通称。佛赞五百阿罗汉说︰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印度的婆罗门(brahma^),自以为从梵天口生,从梵天化生,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2
-
今人学佛要知道惭愧
印光大师自称“常惭愧僧”,今人亦有自称“常惭愧人”,初时以为是谦词,但看了莲池大师《十二头陀行》随笔后,才感到“常惭愧”是今人学佛的一个重要法门。常觉察到惭愧,
道了法师时间:2022-12-01
-
修行中的一点惭愧心得
去寺庙参加完法会,搭一师兄的顺风车返回,同车数人无不感叹学佛受益良多。突然师兄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怎么修行的呢?”此问一下令我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初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11
-
身处逆境时,佛子千万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0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梦参老和尚说:我说这话或许有人会怀疑说:“我念观世音菩萨念得不少,〈大悲咒〉我也持得很多,我的
素食师兄时间:2022-07-02
-
佛子当发上品心,求上品戒
#戒法、戒体#虚云老和尚在一九五五年云居山传戒的时候,有一次开示戒法,以及如何得下品戒、中品戒和上品戒的戒体。S虚云老和尚德相虚云老和尚首先讲的是戒法。“戒法者,
佛日清凉宝时间:2021-11-25
-
阿姜查:真佛子,看不到快乐
【阿姜查尊者开示】☞无须四处游历,只要专注修行有些穿着袈裟的人只是消磨时间在挣扎、想家与困惑,他们都不够坚强,未专心修行。身为佛教比丘或沙弥,我们不能光赖在这里
溯源法语时间:2021-11-11
-
常把惭愧放心头,有三大好处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中惭指的是对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惭形秽;愧指的是对不起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6
-
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现在社会中,我们应当怎
慧智法师时间:2021-05-25
-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原文: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当极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为世间贤人善人,以立其基。良以佛以三
印光大师时间:2021-03-13
-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大家公认的当代美国思想家,他很富有,但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的人,生活却是极其俭朴的。他能
如瑞法师时间:2021-03-05
-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讲经,沙门座下受教﹙妙境法师解释:这是白衣在高座上讲经,出家人在座下听他讲法。在我的看法,白衣上座有两类,有两
妙境法师时间:2021-01-21
-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菩萨的道场过来,刚好有这个机缘,所以我们今天安排大家有的来发心三皈五戒。但是三皈五戒之前,我们共修一个小座。什
宏海法师时间:2020-12-27
-
拖尸人的惭愧与忏悔
本是骷髅骨,曾将诳惑人。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省庵大师我常常在想:自己究竟造了什么样的极重罪业,现在要拖着这样一具充满脓血屎尿、九孔常流不净的尸体到处跑?我拖
会同法师时间:2020-12-19
-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医治。《金刚经》也提到: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是讲缘生缘灭;所以生病也要药物来医治。但有些病苦吃了药也治不好,
妙莲老和尚时间:2020-12-15
-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观音菩萨,声声阿弥陀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佛菩萨才能达到,凡夫能做得到吗?的确,要做到自我肯定或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虚骄自负的人,多半是有些许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他,便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过他们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于佛教的关系,所以他们本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无惭愧者,不名为
佛学入门时间:2014-02-25
-
时间:1970-01-01
-
佛子应继承佛的家业
我们修持善法、积累福德的时候,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总是想靠佛菩萨的力量。“阿弥陀佛来救救我吧,观音妈妈来看看我吧,我完了……”不能这样。我们都是佛菩萨的孩子,但
藏传法师时间:2014-09-19
-
时间:1970-01-01
-
济群法师:学佛发心两大误区佛子应当尽力避免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一、基于某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4
-
佛子心语:复生
出尘者等心已凉,岂会贪醉温柔乡。前世今生恩怨事,抛至九霄笑无常。 刚开始写这首诗时,我已经发心出家一年了。厌倦了红尘,厌倦了世俗。那时的我,还在上学,还在双亲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23
-
孝悌佛子度双亲,六亲眷属入佛门
生死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没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但是,世间仍然有很多人过于重生,而不重死。这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人死如灯
佛教故事时间:2014-12-15
-
一位佛子的故事——梦中抱怨的蝉
特于佛前净手焚香,以忏悔之心写下此文,自勉且勉人:天地以慈长养万物,无论是佛子,还是非佛子,皆当萌发善心,悲悯众生;倘麻木狠戾,痴心炽盛,耽于口腹之欲,而恒常戕
佛教故事时间:2014-12-16
-
学佛发心两大误区佛子应当尽力避免
这种发心是否就能持续下去?保持永久的纯正性?(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6
-
佛子心语:加行,解脱的基石
通过学习四外加行,我终于明白了,得人身多么地不容易啊,我们却得到了;失去人身却非常容易,若失去了要想再次得到,几乎是不可能。因为要再次得到人身所需要具足的条件,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22
-
嘎玛仁波切:老年佛子和年轻人
分别心与平等心相对,比如一切喜欢和厌恶的念头:我喜欢这个人,讨厌那个人;我喜欢听这个人说话,不喜欢听那个人说话等等。由此让心产生烦恼,带来痛苦。不少人有个误区,
藏传法师时间:2014-12-23
-
善护三业老实念佛:一个佛子的四世轮回因果
1997年前后,我母亲请了观世音菩萨瓷像到家里供养。从此,我开始跟母亲一起念佛、念《大悲咒》。98年初,我母亲又请回了《阿弥陀经》和念佛机。一读佛经,我立即对佛法产生
佛教故事时间:2014-12-25
-
一位佛子的放生日记
今日中午,到市场买鱼放生。买了一斤多鳝鱼,有十多尾,二十元;当我刚进市场时,我远远就看见有二三尾大的黑鱼跳得很高,我当时就想,这鱼可能有神通,知道我要买鱼放生,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25
-
每日一禅:呼吁佛子用佛教的方式为罹难者祈福
2014年最后一天,36条生命在上海外滩迎新的人潮中瞬间陨落,这巨大的伤痛让国人在新年的第一天陷入悲伤。佛教梵网经菩萨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03
-
徐孙铭:佛教末法观为激励佛子变"末法"为"正法"
正法还是末法,取决于每个佛弟子的作为佛教末法观,是指佛教经过正法、像法、末法三个发展阶段,必然走向消亡,佛教徒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深的忧患意识
佛学入门时间:2015-07-22
-
日本和尚在裸女图上写字让商人惭愧不已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点亮心灯》,原标题为“心不留影”,主人公是泽庵宗彭禅师,日本江户时代临济宗东海寺开山祖师。奸商设计不怀好意,禅师题词磊落自在
佛教故事时间:2015-08-21
-
时间:1970-01-01
-
一位佛子读诵地藏经的神奇感应
我的父母几年前已经去世了,在世时不信任何佛神,去世后,我开始不断的梦到他们,特别是母亲,而且每次梦见他们第二天都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或者是身体不舒服,因为这个
其他文章时间:2015-10-11
-
学以致用,惭愧忏悔
我们修行,要修什么?最主要的是修对治自我的贪著。不要一天到晚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老者,在他病重弥留之际,一直不咽气,而且手一直在空
汉传法师时间:2016-02-19
-
服用动物制品,则是不知惭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① 之人,以所杀蚕命,实非小可。至于服阿胶,更非所宜问者,此与吃肉有何分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9
-
越来越惭愧,证明你修行进步了
导读:修行进步不进步,关键点就在于你对三宝的信心有没有增加。对三宝越来越恭敬,对自己越来越惭愧,对众生悲悯心油然生起来了,这证明你修行进步了。学佛,即便是你自己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21
-
真正的觉醒从惭愧开始
《阿含经》中说“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对不起自己叫作惭,对不起别人叫作愧。你对不起别人时,别人不一定知道,但是心知道;你对不起自己时,自己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21
-
如孝法师:真正的觉醒从惭愧开始
时时刻刻保持觉照《阿含经》中说:“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对不起自己叫作“惭”,对不起别人叫作“愧”。你对不起别人时,别人不一定知道,但是心知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