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愿法师: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病。同样的我们要对治烦恼,首先也要能够知道这个烦恼的次第,施设对治的方便。一般的凡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
放生应以谨和敬的态度
近日,微博上关于放生的话题,我感到很无奈也很遗憾。放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好事,让很多动物免于受千刀万剐之痛,成为刀下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放生也存在很多问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22
-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是智慧慈悲
2008年,先是缅甸遭受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接着不出半月,中国四川遭受巨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伤亡目前还在延续着。人们一边积极地抢救伤病,一边积极地恢复民生,尽力将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大安法师:没有建立净宗见地很难产生信心
居士: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整个过程,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法师: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5-19
-
大安法师:怎样建立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怎么样建立信心?一般来说,从信心建立来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顿信,顿然相信。就是此世的念佛行人,宿世曾经修过念佛法门,曾经跟阿弥陀佛结下甚深的法缘。在这一世,一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5-15
-
圣开法师:建立不丢不捡之新观念
建立不丢不捡之新观念民国七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的「自由日报」,十一版有一则「你丢你捡,不捡受罚」并指「你丢我捡」的观念落伍啦!其报导说:【台北】中华民国环境保护学会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8
-
时间:1970-01-01
-
道场怎么样建立啊?就是这样建立(宣化上人)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
惟贤法师答:对人世间的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惟贤法师答: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
净慧法师:做命运的主人 用积极态度不断的修正自己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5)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1)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在经典中有许多形容贪爱的譬喻,可帮助我们了解贪爱的毒害:1.贪爱如水:“水能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4
-
梦参老和尚:持戒就是修福!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淨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你现行的烦恼哪一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
念三皈依,与佛建立“量子纠缠”关系。附录重磅文章《缘分之间的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揭示一个事实,当两个相互关系的粒子,其中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即刻发生相应的变化。佛弟子呵护自己的“三皈体”,就要每天念三皈依,跟佛建
道了法师时间:2024-11-18
-
贪、嗔、痴
贪、嗔、痴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贪:是一种染著的心理。所谓染著,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
雪漠:在虚幻中建立相对的永恒
在虚幻中建立相对的永恒当你明白了生命的易失和你想建立的不朽价值之间的落差,进而积极设计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时,就不会虚度人生,不会认假成真,不会执幻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
有一种态度比理想更重要
不久前,一位作家朋友应邀回小学母校做演讲,告诉我他在和学生们交流的时间里,有学生递上了不少纸条。有一张纸条上写的是:您上小学时的理想是什么?这位作家朋友在学生们面前
励志故事时间:2024-05-30
-
我为失去贪嗔痴而进修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分享:在去普陀山的路上,一位老居士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拜南无观世音菩萨。老居士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又泪流满面。游客们窃窃私语:这个阿姨这么大年纪,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9
-
面对生命的态度
面对生命的态度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了几天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4-05
-
对鬼神的态度(转载)
一般讲,鬼神分开讲是很多的,有地上的神,包括土地公、城隍神、山神,这些有被玉皇大帝封过的,叫玉封。还有一些,被人间的皇帝封过的,好比妈祖、关公、临水夫人,还有玄
邪淫果报时间:2024-02-24
-
嘎玛仁波切:学佛是修心,是要清净自心的贪嗔痴。法的定义,就是“能对治烦恼”
伟大的佛陀为什么要示现涅槃给众生看?2500多年前,佛陀每天讲经说法,在他巨大的加持力之下,很多人坐下的时候还是凡夫俗子,听佛陀讲完课起来就变成了罗汉。佛陀如果不示
邪淫果报时间:2024-01-07
-
星云法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作,就必须对工作有一个健全的态度。什么是健全的工作态度呢?我提供六点建议:第一,任务必须明了:对于自己身负的任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2
-
星云法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0
-
星云法师:求法的态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训练,我要向各位讲几句话。各位到这里来,主要是为了求学,也可说是为了求法,为了求道。大家都知道,做人有做人的态度,做事有做事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9
-
星云法师:友谊的建立
人,不能没有朋友,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甚至从小在家,我们就以邻居为友;长大后求学以同学为友,出了社会工作以同事、同乡、同志为友。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个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7
-
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从“观心念,正行为”开始
疫情的不断反复及病毒变异,让大家都在恐慌中度日,真是一觉醒来,很可能就被静默管理不能出门,只能无奈宅在家中。在我周围的一些家庭中,原本各自忙碌的状态,虽有距离反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6
-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对待痛苦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到怀孕与诞生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它却是真切存在的。胎儿虽然在怀孕的母亲体内,但是他和母亲都拥有独立的心脏,母亲还是不能够完全真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态度决定宽度
态度决定宽度态度决定我们对事物的热爱程度。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干的事业没有高度热忱的话,那就最好别去做这件事。态度是人生行动的温度计。好比生铁要放在一定温度的熔炉时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时间:2023-08-23
-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问: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索达吉堪布答:由往昔因缘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
时间:1970-01-01
-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时间:2023-08-12
-
《学佛群疑》09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9
-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问: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贪,贪什么东西呢? 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状况而学佛...是不是还没有离开贪嗔痴?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状况而学佛...是不是还没有离开贪嗔痴?问:有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状况而学佛,有人认识到做人苦,因为在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1
-
犯了贪嗔痴里的嗔怒,怎么办?
犯了贪嗔痴里的嗔怒,怎么办? 居士问:犯了“贪嗔痴”里的嗔怒,怎么办?今天和老公生了一天的气,虽然知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但是就是觉得委屈,流了好多眼泪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8
-
准提咒改善人缘效果显著,态度大变判若两人
缘起:与母亲关系紧张,动不动就劈头盖脸说我一顿(母亲是基督教徒,十分反对我信佛),言语很难听,虽然每天1万地藏菩萨圣号,对我来说很精进了,依然与母亲关系紧张,有一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8
-
星云大师: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
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佛陀在竹林精舍,环绕在左右的弟子,逐渐的加多,弟子多了,发心供养的人也是与日俱增。一天,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罗长者,承受佛陀的教化,发心备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
佛陀对饮食的态度
要小心吃的东西,才不会污染自己,否则我们的细胞和头脑会产生混淆,到头来会障碍自己灵修的进步。并不是上帝在意我们吃什么,而是如果我们用酒精或肉类、动物制品等不纯净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2
-
学佛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催化剂”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硝烟”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可谓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哪怕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他们有时也能吵个天翻地覆,好几次准备离婚。印象中,我每天放
感悟受用时间:2023-07-08
-
佛与人生:如觉法师:当别人获得利益与福报时应有的正确态度
世间众生常因无始以来贪嗔痴烦恼的影响,当他人获得利益与福报时常生嫉妒之心,甚至对他人心中怀恨,故意谣传是非,令彼受到诽谤与羞辱,自己也将因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所以
佛与人生时间:2023-06-20
-
修行只靠说大话没有用,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修行只靠说大话没有用,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南海普陀山佛教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淨三业多作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8
-
建立幸福的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
“妈妈,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老婆,不能好好说话吗?发那么大火干嘛 ……”这些都是以前家人经常对我说的话,的确,每天下班劳累一天,就想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待一会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30
-
法藏法师:修道人对鬼道众生应有的态度(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8-28
-
管好自己的贪嗔痴,便是在努力出离!
我们总以为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让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让我们执着,觉得换一个环境,问题就会自动解决。但如果我们看待事物应对问题的方式不改变,如果我们的内心不足够强大
素食师兄时间:2022-07-06
-
改变自身态度,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修行
佛菩萨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会回向是为了利他,就像《华严经》〈净行品〉提到的一样。但这不是要你变得做作,不是要你走一步路,就要煞有其事的念一段经文、修个仪轨或者结
素食师兄时间:2022-05-25
-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比丘请问佛陀道: 佛陀!像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人出家,她们剃发染衣,现出僧相,我们可以不把她们看作女人,但对
其他文章时间:2022-03-13
-
大宝法王:改变自身态度,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修行
佛菩萨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会回向是为了利他,就像《华严经》〈净行品〉提到的一样。但这不是要你变得做作,不是要你走一步路。就要煞有其事的念一段经文、修个仪轨或者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1-11-20
-
大宝法王:你需要一个积极的态度去成就喜悦人生!
有一部分人是对佛教感兴趣的,同时也有不是佛教徒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使此生更具意义,要令此生幸福圆满。所有精神修持的初衷都是希望生命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1-11-18
-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息灭烦恼,精修戒行,痛耻恶业,那么修行成就就容易。经典上面有很多的比方
大愿法师时间: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