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愿法师:《金刚经》与清净心的培养
源于古代印度、名震东方世界的佛家奇书《金刚经》,传世两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虔诚的善男信女和儒雅风流的文人学士,也不知使多少像梁帝明皇这样的天之骄子仰慕不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8
-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一向专志
《佛说无量寿经》中讲三辈往生,就把“一向专志”表达出来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一向专念?由于阿弥陀佛完成大愿,完成净土,他是一向专志;现在我们要到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1
-
陈大惠:培养定力,要从嘴巴开始
陈大惠:培养定力,要从嘴巴开始现代人在轮回里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定力。尤其是我们的嘴巴,毫无定力可言。好朋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倾诉,当她做
悟性时光时间:2025-05-13
-
达照法师:解脱的圣人也叫“无业行人”
妄想、颠倒、我执才是罪业;无妄想、无颠倒、无我执就是真净。比如释迦牟尼佛,也有金枪马麦之报,佛陀难道也是有罪业的吗?也是不清净的吗?显然不是的,佛陀内心清净,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
昌臻法师: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昨日罗刹心 今朝菩萨面罗刹与菩萨 不隔一条线 南宋时代净业禅师,四川人。年青从事屠宰业,一天,准备杀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着跪在地上,好似替妈妈求饶命。师一见深受感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8
-
林国良:试论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培养
一独立人格的培养,应是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既是佛教教义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格的要求。从佛教的教义看,大乘佛教主张众生本性平等,众生与佛平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
净土法门法语:要培养念佛的习气
1 佛在经上劝导我们,人要行善、人要积善,死的时候就没有恶念。善心善行能够提高自己的层次,可是一定要知道,恶念是妄念,善念还是妄念,善念感三善道,恶念感三恶道,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5
-
什么叫净业?
编辑净业三福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5
-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在做人方面,儒家圣师孔子了达众生虚情假意的劣根性,故所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
大安法师时间:2024-03-09
-
宽运法师:欲生彼国 当修净业
欲生彼国.当修净业──宽运法师佛七开示每次见到大家我都感到很欢喜;即使冒着风雨,大家都前来参与;你们无论是从香港来,或是从国内来,都让我非常的感动,所以自己也不敢懈怠,
汉传人物时间:2023-10-01
-
行人临终的时候,因缘怎样才能够具足?能够往生西方呢?
行人临终的时候,因缘怎样才能够具足?能够往生西方呢?答:如有一种大根机的人,平素的时候,真信、切愿、念佛,信愿既极真切,念佛功夫又极纯熟,临终的时候,不须旁人助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3
-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达真堪布: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答: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根源。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没有信心就不能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
印光大师:我们为什么总是不能老实专修净业?
今人稍于经教有得,即注重于研究;稍于宗意有所发明,便注重于参究。其源总因不知自己是业力凡夫,不能自证解脱耳。(三编下·复周群铮居士书)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27
-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
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无"字药丸很早以前,我到出云一个叫平田的地方讲话。讲话结束后一位老者问道:"佛教的经典浩繁,像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在家人,哪辈子能读得完啊。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时间:2023-08-26
-
路怒症行人学佛后的心路历程
开车近二十年,我也算一名老驾龄司机。面对他人加塞、胡乱变线、强行超车等不良行车行为,我一直嗔心甚重。说有路怒症吧一点也不为过,我曾在行车途中看别人不顺眼,还与人
感悟受用时间:2023-08-24
-
素食可以改变你的气质、培养慈悲心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除了人的外表,还有人的智慧,人的气质。人的气质是否高贵,又要视乎人的个性是否良善而定。孔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04
-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该怎么培育孩子?圣严法师答:对孩子而言,有个懂得他们性向或潜能的父母非常重要。因为孩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8
-
佛教名词:恭敬心_什么是恭敬心_如何培养恭敬心
恭敬心恭敬心,指具有谦恭敬重的心态。恭敬心是体悟心性和一切物性最纯净、最快速和最简单的方法。当我们在修行路上继续前进时,整个过程就表现出奇妙的互相依存性:从自己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
佛学常识:净土行人如何辨别正法和邪法?
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弘扬净土的书籍或者音像带确实特别多。总体来讲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数在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以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佛学常识:培养福报极其简易的方法就是施食
顺丰快递的董事长王卫说:我信佛,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是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培养孩子的仁慈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一个人如果从小对小小的昆虫都能够去爱惜,就会有慈爱之
佛化家庭时间:2023-06-17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99.印祖为什么劝修净业人除念佛外兼念观音?
印祖为什么劝修净业人除念佛外兼念观音?一心念佛,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未发心人即令
净律社时间:2022-08-13
-
佛经知识_什么叫净业?什么叫净业世界? 什么叫严净佛土?
什么叫净业?它是没有黑业,没有无明烦恼,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私心争斗,没有任何杀戮和恐怖,只有仁爱、善洁、慈悲、关心、尊敬、无有痛苦,唯独只有幸福、快乐,如释迦牟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17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39.怎样培养真信切愿?
怎样培养真信切愿?深信持名佛号,广阅净土经论,参承净业知识。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十念若,从何而生?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
净律社时间:2022-06-12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05.知识份子如何信因果?印祖为什么劝知识份子把学问抛向东洋大海外,力修净业?
知识份子如何信因果?印祖为什么劝知识份子把学问抛向东洋大海外,力修净业?知因果,则不敢损人以利已,伤天而害理矣。世之强暴,语以道德仁义,或绝无动心处。语以因果
净律社时间:2022-05-10
-
毕生的忏悔:著名歌手刀郎唱诵《地藏经》寄托哀思!
近日,刀郎(原名罗林)创作的佛教音乐专辑《如是我闻》,强势“霸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未做任何华丽的宣传,以大家陌生的名字“罗林”本色呈现,又以佛经《金刚经》为歌
般若电影时间:2022-05-06
-
百岁大德一语道破禅机,颠覆修|行人!
佛是怎么成佛的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师父:成不了。徒儿:为什么?师父: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读经。徒儿:佛是怎么成佛的?师父:佛
圣严法师时间:2022-04-27
-
不要舍弃任何一个培养福报的机会
要求福报,就要时常告诉自己,不舍弃任何一个培养福报的机会。哪怕是举手之劳,都不要舍弃它。很多人浑浑噩噩,天天就睡觉看电视,其实这是非常损福报的事情。人生应该从
素食菜谱大全时间:2022-04-21
-
感恩心,是需要培养的
在一个“与成功者对话”的论坛上,一位听众请教台上的企业家:“您觉得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在什么地方?”企业家没有讲一番大道理,而是告诉在座的各位:“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环环素食时间:2022-04-07
-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是大乘佛法,是为了成佛的,所以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目
大安法师时间:2021-10-10
-
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问:佛法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索达吉堪布答: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10-06
-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大安法师答: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求往生的过程也免不了有种种的情形。或者他的业力比较薄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1-10-05
-
每天一万声佛号是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
每天念一万声佛号是对我们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虽然有工作,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一般是八个小时工作制,就算加班也是特例。念一万佛号只需两个小时,一天有二十四个小
大安法师时间:2021-09-27
-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又由于内在的很多障碍,容易走火入魔。我们常常会接到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29
-
修行人必须要看破今生吗
问:作为佛教修行人,必须要看破今生吗?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从心坎深处生起了舍弃贪执今生之念,则无论修习其他任何之法,都不在话下。只须稍下工夫,就能大见成效。反之,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7-28
-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福人天福就谈这个问题,这跟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地吻合。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23
-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此老病死皆共嫌,形仪丑恶极可厌。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
其他文章时间:2021-07-18
-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12
-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常在处理政务、与他国的战事问题时心很散乱。若我在临命终时,如果心散乱,没有在念佛上,能不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28
-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这个时候,彻底了然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菩萨在这个时候,在流转生命的动荡不安当中找到
净界法师时间:2021-06-28
-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苦、恐惧等各种情绪,深深的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现在,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表
宏圆法师时间:2021-06-16
-
雾霾——净业行人的欣厌剂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整个中国大地基本都笼罩在雾霾的阴影之下,有关雾霾的各类新闻报道、演讲、视频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大家都各有各的说辞并提出一系列所谓的解决方案。随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5
-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11
-
净业行人如何看待转经轮
问:历史上,汉地傅大士曾造轮藏置于寺院,供众人推动以增福慧。转经轮在藏地更是人人行持的普遍的法门。您对转经轮法门是如何看的?您认为转经轮、电动转经轮是否有功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24
-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愿往生为人生皆大欢喜,那么随着佛法的兴盛,现在很多中青年学人学净土法门,上奉老下养小,正要敦伦尽分,需要现实利益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21
-
修行人失毁名声的六种行为
是故怙主龙树尊,于亲友书中宣说:赌博看会与懈怠,饮酒依止恶劣友,以及夜间入村落,毁坏名声六种因。应以此等为范例,断除一切非法事。众生怙主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5-16
-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最基本的就是五戒:杀、盗、淫、妄、酒。不杀生是培植我们仁爱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15
-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矣。《印祖文钞 - 与徐福贤女士书》修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10
-
聪明的人会用今生的福报,去培养生生世世的福报
一、精神财富的匮乏快乐在心在座各位,看起来都是成功人士,虽然我对你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但从你们的形象、身份等来观察,你们可能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一些人。对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4-28
-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心出家,羡慕于道来修行的。但虽然有向道的心,对自己是放逸的,放逸懈怠不精进。一次得了病,只过十来天就死了。不过
如瑞法师时间: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