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一(一)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一(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佛有幾身。淨土有幾種釋曰。佛有三身。土有三土。三身者。一法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土有三種者。一法性土。二受用
释净土群疑论时间:2025-07-19
-
中阿含经卷第一(一)
东晋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于东亭寺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道祖笔受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经)(初一日诵)(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经)善法.昼度树城.水.木积喻
中阿含经时间:2025-07-09
-
永海法师:人中第一
人中第一《杂阿含经》一二一八经 白话:有一天,容色美妙的天子,在清晨乍现鱼肚白光的时候,来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拜望佛陀,他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全身放大光明,遍照祗园。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6
-
什么是印度老山檀香
什么是印度老山檀香?印度老山檀香的名字来历一直备受争议,其实老山檀香仅仅是国人自己的一种命名,在印度本身是没有这种叫法的。为什么称之为老山檀香?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佛珠材质时间:2025-07-02
-
放生是念佛的第一助行
放生、念佛从不分家,所以,很多利益很难说是放生得到的,还是念佛得到的。而放生,确实是念佛的第一助行,下手容易,福德也高。如果是有组织,有秩序的集体放生,参加是非
放生文库时间:2025-06-26
-
百业经:(8)生乐母 婚前证果智慧第一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一时,佛在舍卫城。(译者:据说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说是二十四年。佛当年所居的遗址尚在,在更顿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与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1
-
明一法师:禅修的第一条件是要明识因果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话头、或者参话头、或者持咒、或者观想、或者念佛等等。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5
-
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 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
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 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兴善寺西街55号,坐落着一座隋唐皇家寺院,地位之高不容小觑,它是密宗祖庭,是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当时,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2
-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要长寿第一不杀生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要长寿第一不杀生如何延长寿量,要延长寿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现在我们将会一一提到。戒杀与不伤害众生。在各种具延寿作用的法门中,最有奇应的莫过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10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的奇异人生
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31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全球金融危机对佛教徒和社会有什么启示?
问: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金融、经济危机的时代,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对佛教徒、学佛者的启示,和对社会的启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
圆因法师:诸功德中 放生第一
放生三施俱备◎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花钱财买物救赎生命,是为财布施;放生时为众生物命皈依洒净念佛忏悔,是为法布施;放生时救物生命,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0
-
隆莲法师:农历三月十三_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诞辰日
农历三月十三,是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诞辰106周年纪念日。隆莲法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明海法师:素食改变世界—— 将“卫赛节”定为“全球素食日”的设想
素食改变世界—— 将“卫赛节”定为“全球素食日”的设想明 海一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起,中国汉传佛教的信徒就倡行素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
智谕法师:中论讲记 卷一 观因缘品 第一
观因缘品第一「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称为「八不中道」。第一品,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
总持第一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于是一同来到佛陀座前,请佛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6
-
时间:1970-01-01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3)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0)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
净土法门法师: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
时间:1970-01-01
-
时间:1970-01-01
-
梦参法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念诵地藏菩萨 花草茂盛上梦下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营务。或不营务,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
太虚大师:楞伽经义记(卷第一)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
唐普式:印度密教管窥
印度密教管窥唐普式一、印度密教的建立,与显密二教名称的来由约在公元二、三世纪间,被称为中国八宗之祖,印度禅宗第十四代祖的龙猛菩萨,持诵大日如来受用身真言,用白芥子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
吴立民: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南无地藏菩萨,愿垂恩光加持我。略释大悲无尽愿,普劝含灵起信仰!南无地藏王菩萨!(三称)现在我们讲第一品,我们念一段讲一段。我敲木鱼大家跟着念。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
李富华:佛教学 第三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
元音老人:第一则 圣谛第一义
佛教中有真谛、俗谛的义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明空,俗谛明有,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这是教家穷玄极妙处。教家在精研教理时,把教分为五类。一是小乘,二是大乘。大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觉知心识和所缘境)很高兴看见你们来这里学法,看到你们禅修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全都想要快乐和满足,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满足。如果你问:「我有发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
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净土法门法语:万德万能里面第一德是什么?
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后到哪里去?那个时候完全了解,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原来是一体,你就回归自性了,自性在净土法门里叫常寂光,换句话说,你就回归到常寂光。回归到常寂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7
-
佛陀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19
-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
1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2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3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4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8
-
六祖坛经:行由品 第一
【原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
今天藏历10月15日,阿弥陀佛节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今天11月25日,藏历十月十五,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凡有诸福善,真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20
-
如何让家人避开抑郁症魔爪 现代人心灵的第一杀手!
走下讲堂迈入佛堂,治愈了我的抑郁病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期望人生的完美无缺,所以总是竭尽所能地把工作生活做到极致。但工作的顺畅和圆满并未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心灵满足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2
-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释 经甲一 教起因缘分乙一 证信序丙一 五重证信丁一 略叙闻时主处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
初级佛学教本: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1.佛的境界甚深,凡夫谈佛,如坐井论天,不特所见甚陋,甚至可以说:完合不对。因为垂迹者,并非真佛,真佛不可说故。2.佛有三身,只有法身,才是
初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
这个东北小城,在隋朝有着与印度阿育王齐名的佛教盛举阿育王是古印度著名的君主,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
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健康饮食新风尚
新加坡有许多印度人和中国人居住在新加坡,这让你很容易就在新加坡找到素食。遍及新加坡的摊贩中心和美食中心为你提供了许多素食选择。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到色彩斑斓的印度餐
素食情怀时间:2024-01-16
-
佛教是哪一年从印度传到中国的?
佛教从哪一年传到中国来,在历史上很难考据。不过应该在秦始皇,即印度阿育王时代,就不断有佛教的人士将佛教慢慢带到中国。根据历史上记载:汉明帝在一天夜晚,梦见一位身
初识佛法时间:2023-12-30